资讯·通告

《日常-非常》中外青年摄影师多媒体展映在京举办

展映会以中国摄影师吕格尔的《羌的山》为序拉开帷幕,这是一位1995年出生于四川汶川的大男孩,也是本届“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入选摄影师。《羌的山》正是一个基于家乡汶川的大计划,他通过前期对当地的类似田野考察,在一种“再熟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身份认同的疑问,又...[更多]

>>MORE

  • “日常-青春”——2020青年摄影师作品联展征稿启事
  • 专访|王磊:用影像塑造一个指引我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分身
  • 专访|刘江岭:我只想着怎么去,但从不考虑怎么回
  • Carla Liesching:《神秘岛》
访谈·评论

专访|王磊:用影像塑造一个指引我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分身

情绪的表达和画面的艺术表现都是我在创作中需要考虑和呈现的,但是在这组作品中我更关注关系以及交流困境的展现,比如作品中的身体局部表现和图像的组合,我很坚持这样做,因为我要探讨的是关系和关系中的那种难以降解的疏离与冷漠,我并不需要去拍完整又完美的肖像作品;时间随时...[更多]

专访|刘江岭:我只想着怎么去,但从不考虑怎么回

父亲曾和我说过 “中国这么大,可只有北方中原一带的人才算是标准的中国人样貌”。每当我行走在北方郊外的田野中,这无从考证的说法就会浮现在我脑海中。我喜欢漫无目的地游荡,喜欢默默地注视。北方的山脉、河流连同散落在荒野中无人问津的古迹,从四面八方照射着我全身的细胞。...[更多]

专访|金元:寻找向内生长的力量

我不相信会有世界末日,它们也意味着某种诞生、到达、未来,这是延续和轮回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他们存在于因果关系中,在因果关系中产生了连接,这是非常有趣的循环运动。每天有很多事物在某个角落安静的消失,那些消逝的生命中最终会生长出另一种新的生命,树木上生长出蘑菇、废墟...[更多]

>>MORE

青年影像 | 李雅楠:木棉与橡树

“我与你的青春,像那《致橡树》一般展开”——此作品致敬我心目中的木棉与橡树,我的姥姥与姥爷。姥姥姥爷年代的爱是质朴的,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却是难得的细水长流,如同《致橡树》中的木棉与橡树的爱情一般,同甘共苦,冷暖相依。我一直在寻找爱的定义,或许就是这样吧——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

>>MORE

青年影像 | 李雅楠:木棉与橡树

青年影像 | 肖艺九:舞台,我们回来了

舞台是演员的生命。如果没有舞台,那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演员的意义。又逢周末,武汉杂技厅剧场内,灯光闪烁,音乐回荡。而一场没有现场观众的杂技表演,在舞台中央照例上演。因疫情防控的需要,这家风靡武汉、享誉海内外的文艺院团尝试转型并推出线上公益演出,演员们也首次试水“云剧场”直播。为了这一刻的网络直播,武汉...

>>MORE

青年影像 | 肖艺九:舞台,我们回来了

青年影像 | 李玉建:青春无悔

这是我军首次举行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阅兵。这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这是我军向世界一流军队奋力进发的庄严宣示。训阅一致 、战训一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必将聚焦全世界的目光。阅兵集结号已经吹响,共和国武装力量将整体亮相。参加此次阅兵方队队员大都是基层部队的训练尖兵,见第...

>>MORE

青年影像 | 李玉建:青春无悔

青年影像 | 孔浩然:四格建筑

城市不只有车马喧嚣,静下来走走、看看,总能发现一些不同的风景,城市色彩斑斓,光影间洋溢着青春。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青春的色彩。...

>>MORE

青年影像 | 孔浩然:四格建筑

青年影像 | 王旭:T台·Time

T台、秀场、模特、霓裳,锦衣修身,魅影轻扬。台前是镁光灯下的行云流水,幕后是满眼新鲜的潜藏。T台,本就是一场流动的时尚盛宴,却又时刻与日常生活相关。有人说:摄影一旦沾染了时尚的风潮,就会记录并展现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风貌。让“时装”演绎时尚,用镜头记录岁月时光。走近T台,定格的不止于时尚,还有青春、...

>>MORE

青年影像 | 王旭:T台·Time

青年影像 | 郁大波:一个人的风景

人,生而孤独,它似乎贯穿于从生到亡的整个旅程。周国平说:“灵魂需要独行”,我们都在黑暗中走在各自的朝圣途中,穷其毕生寻找心中的圣地……也许,这终究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到达旅程,在最遥远的距离和最熟悉的亲切之间,永不停息的往返,而我,沉溺于此。...

>>MORE

青年影像 | 郁大波:一个人的风景

青年影像 | 张宏川:赋山水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在我眼里总是那么的简单、美好。对艺术的好奇与敏感让我在看待事物时可以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感受不一样的自然风光。“赋”同“复” 字代表山水的自然韵律和技术上的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总会让我创意无限!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玩法,但是时空的错位让我沉静其中~...

>>MORE

青年影像 | 张宏川:赋山水

青年影像 | 李腾:星空梦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一段属于自己的星空梦,我今天所展示的作品就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追逐的那片星空,每个晴朗的夜晚我都会不经意的抬头看看夜空,其实在这个灯火通明的现代化城市,那种满天星辰,银河屹立的美景在我们身边基本已经看不到,走出灯火通明的城市,走进自然的深山中,站在漫天星辰下,去寻找一下属于自己的星座...

>>MORE

青年影像 | 李腾:星空梦

青年影像 | 陈劲:小镇青年

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小镇青年曾经是被淹没在城乡二元对立结构中的社会阶层。近年来,小镇青年通过文化消费重新进行身份的建构,进入大众视野。从2016年开始,我在中国多个省份拍摄了各种差别迥异的小镇青年,他们有的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闯荡,化身蓝领工人。白天聚集在流水线上、晚上去得最多的是旱...

>>MORE

青年影像 | 陈劲:小镇青年

青年影像 | 吴为:外婆的日常

2014年,我待在家里准备考试,单纯而无意识的用胶片相机记录外婆的日常生活。起初无意做成项目,只是看到什么拍什么,后来出国念书,外婆疾速衰老,照片中的一切情景无法重现。2017年回国后,外婆失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我再次使用数码相机记录她的日常生活。这些照片成为她最后的生命痕迹。...

>>MORE

青年影像 | 吴为:外婆的日常

青年影像 | 顾光辉:工地赞歌

作品拍摄于浙江省宁海县,由于工作需要,经常会去工地,拍摄了大量的建筑工地作品,这一组片子采用无人机航拍视角展示了每个工地每个节点的日常工作画面。每张片子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MORE

青年影像 | 顾光辉:工地赞歌

青年影像 | 徐昕:大都会

上海这座城市从来不缺乏记录它的人,从我喜欢的摄影家陆元敏, GREG GIRARD到我的朋友席子,大家都在以不同的视角记录它的变迁。...

>>MORE

青年影像 | 徐昕:大都会

青年影像 | 许飞华:盲

这组作品初衷就是希望社会更加关注盲人群体,摒除偏见,还他们以尊严,完善社会设施,让盲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MORE

青年影像 | 许飞华:盲

日常-时间的旷野 |《缅甸的野生大象》 KoMyo(缅甸)

由于偷猎,缅甸的野生大象数量不断减少,已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2017年,约有40头野生大象被偷猎,史密斯森生物保护协会表示,这一数字超过了缅甸野生大象年平均死亡率。几十年前,缅甸的野生大象大约有数千。现在数量锐减,大概只有1400到2000头了。由于象皮需求不断增加,不仅长着长象牙的公象成为偷猎对象...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 KoMyo:《缅甸的野生大象》

日常-时间的旷野 |《与谁共眠》 Norapat Kammart(泰国)

这个项目被称为“与谁共眠”。项目始于我在数字摄影班学习的时候,我被指定在清迈12个不同的地方为自己拍照。重点是照片必须反映我是什么样的人或我的生活方式。最后,我想到了“睡觉”,这是我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我去清迈不同的地方睡觉并拍下所有照片。我想表达的意图是: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做自己或做自己...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 Norapat Kammart:《与谁共眠》

日常-时间的旷野 |《旧船上的劳作者》 Nyan Zay Htet(缅甸)

在德拉镇的仰光河沿岸,五个男人昼夜不停地工作。从早到晚,周而复始,每天大概挣5美元。他们不停地捶打、拉扯,把旧船拆解成碎片,零件再重新出售。几乎不用什么工具,他们徒手拆解,体力才是关键。他们不用安全设备,他们认为唯一可以保护他们的只有传统的神灵,每天开始工作前,他们都会祈求神灵的保佑。他们经常受重伤...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 Nyan Zay Htet:《旧船上的劳作者》

日常-时间的旷野 |《夜间漫步》Mintra Wongbhanchai(泰国)

夜间漫步,佛历2555年。佛历2555年年11⽉月4⽇日,我在海外独⾃生活的第⼀天,也是感恩上帝的节⽇ 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这是美国很重要的节庆,如今已成为长假,让人们有时间回家团聚,一起度过家庭日,就像我所住小区的许多家庭一样。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聚会开始时、家庭...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Mintra Wongbhanchai: 《夜间漫步》

日常-时间的旷野 |《农旅经济热》章勋

在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下,各地对乡村发展进行了多形式多格局的探索。浙南地区致力于打造好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打造休闲旅游之城,在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中不断探索,寻找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新出路。于此而来的,是乡村全域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大建设,这股热量席卷着浙南乡村大地。乡村旅游经济必然依托于乡村特性进行发展,因此,...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章勋: 《农旅经济热》

日常-时间的旷野 |《时间的原野》淘喜(倪斌)

再次回到多雨傍河的出生之地。伴我长大的天光水光,河面的雾,青灰色寂静的原野又重新接纳了我。借此我试着寻找对故乡和自己一种新的理解。 无论是幸存的、此刻的,还是遗失的、记忆的:事物开始隐现、汇聚、扑面而来,就像浮于时间之海。与原野、人物、景致悄然相逢,它们既是日常琐碎的轻屑,又是来自风声水声...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倪斌(淘喜): 《时间的原野》

日常-时间的旷野 |《刘书彦-刘山保-刘书彤》刘书彤

刘书彦和刘山保是我小学和中学时期的“小名”,刘书彤是我证件上的名字。通过影像把自我意识和对外界的感知,建构出我的作品。在生命的浪涛中,截取出具有浓烈私人属性的非决定性瞬间,这是源于自我生命存活的客观记录,也是源于个体内心的主观展示。随着对人生轨迹和生存规则的探寻,这种日常的重复性、规范化、模式化和现...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刘书彤:《刘书彦-刘山保-刘书彤》

日常-时间的旷野 |《此在》王琦

这些影像是对生命和物像的思索,我试图通过它们去捕捉外界世界,刹那间给予心灵的直击感受。我的生活轨迹大抵被这些影像还原,犹如在平淡无奇中有一颗石头,从高空投下并在心中泛起涟漪。感谢被现实挤压的、尚存的一丝好奇心,驱动自己做一个有意思的人,拍一些有趣的东西。照片是个体对世界的存证,是沉淀了许久又能拿到手...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王琦:《此在》

日常-时间的旷野 |《盼回音》陈柏行

《盼回音》是我已逝世的父亲写在照片后面的一首诗。“鸿雁千里外,寄语定谋略。孤女钦此外,孝顺父母心。”在父亲去世五年之后我读到了这首诗,常年在外地读书的我与父亲之间似乎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我也开始去探索这段我最不想提及的往事。一方面我利用父亲拍摄的照片探索父与子之间的观看方式以及爱意表达;另一...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陈柏行:《盼回音》

日常-时间的旷野 |《城中村浮世绘》林宏贤

《城中村浮世绘》阐释 员村曾经是广州的轻工业重镇,员村的地理位置优越,离中心城区不远,离黄埔港近,得益于珠三角水利运输原料的便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亚洲最大的罐头厂——广东罐头厂建成投产。仅一步之遥则是广州中心CBD城区,承担着CBD向东延伸的角色,后来因工业排污备受住户投诉,被分批治理、转...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林宏贤:《城中村浮世绘》

日常-时间的旷野 |《直播舞台》王杨钢

2018年底,淘宝直播平台宣布了一个“小”目标:未来3年,淘宝直播将带动5000亿规模的成交。这个数据是怎么得来的?2018年双12,7万多场淘宝直播带动的GMV增长率是160%,按照如此增速,3年后带动5000亿规模成交并非遥不可及——淘宝直播将不再是点缀,而是未来商业模式的主流。阿里巴巴发布20...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王杨钢:《直播舞台》

日常-时间的旷野 |《家务事》刘埙琦

母亲已七十二岁    她老了......    就在锅碗瓢盆,衣食住行的家务事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变老了。...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刘埙琦:《家务事》

日常-时间的旷野 |《在现实中睡去》

这组项目是对我自身周围日常环境的一次探索和记录,它是纯粹的视觉性的一种产物,通过视觉语言可以直接摄取现实世界的客观影像。同样,亦可捕捉灵魂深处的驿动,在幽幽的梦境中追寻着理想之国。东方哲学一直建议人们保持绝对的沉静与思维过程的进化,来达到对生命的直观体验,通过视觉这样一种非物质产物使其更加接近纯粹本...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吴凡:《在现实中睡去》

日常-时间的旷野 |《雪国江湖》赵智

黑龙江流域是我国地理气候最为严酷的高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结冰期长达半年之久。寒冷的气候为黑龙江流域提供了丰富的冰雪资源。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从每年的11月份开始冰封,到翌年4月才能开化。在长达近半年的冰封时间里,江河、湖泊失去她往日奔腾不息的活力,却提供了人们与她亲密接触的机会,严寒阻挡不了人们生活...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赵智:《雪国江湖》

日常-时间的旷野 |《我前方一米》黎光波

《我前方一米》黎光波——作品阐述 这组照片是我从2011年起至今一直在拍摄累积下来的照片。我从我自己出发,抛弃掉了手法回归到我对这世界的感觉本身,通过相机所记录下的我看到的这个世界。“一米”对我而言是一个概念性的词。我前方一米是我心中的未知、危险、期待以及好奇。兜里藏着一朵略带神经质的浪花...

>>MORE

日常-时间的旷野 |黎光波:《我前方一米》

维基·阿斯科伊蒂亚:《派斯基与爸比》

《派斯基与爸比》探究了一个儿子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该系列通过纪实手法,捕捉了日常生活中那些或亲密或荒唐的瞬间。这个长篇图片故事借由母亲独有的无限制视角,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父亲身份的模糊界限,反思了母性与父性的概念是否一定具有显著差别的问题。维基·阿斯科伊蒂亚,现居纽约,是一名纪实摄影师,纽约视觉艺术学...

>>MORE

维基·阿斯科伊蒂亚:《派斯基与爸比》

陈韵芝:《大海》

这个项目是一个通过我在水中的体验来描述我的情感和梦想的照片日记。 自2015年起,每年夏天我也会去香港这个海湾游泳,并与那边小区的人物互动。 这些照片是我在海湾游泳时拍摄的。 在某种程度上,项目可以被阐释为逃离外部世界的噪音,往内在制造自己的宇宙和梦境。陈韵芝,出生于香...

>>MORE

陈韵芝:《大海》

苏迪塔·查特基:《第六感》

“第六感”系列拍摄的是加尔各答一所盲人学校里具有视觉障碍的学生们。通过这件作品,摄影师与这些有视觉障碍的学生们合作,从视觉上构建并诠释了他们的梦想,以此希望能够探究真实与所见之间的关系。印度是全世界盲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每年大约会新增3万名盲人。众所周知,在印度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残疾人势必会遭...

>>MORE

苏迪塔·查特基:《第六感》

莫黛比·纳菲斯:《解刨构造:序章》

2010年2月15日,父亲因车祸离世,我通过此次《剖析:序言》系列摄影作品表达对父亲亡故的冥思。莫黛比·纳菲斯,出生于1988年,现居孟加拉国达卡。作品入选2017年印度孟买“焦点”摄影节,并获得2017年荷赛大师班提名奖。...

>>MORE

莫黛比·纳菲斯:《解刨构造:序章》

劳伦斯·赫维克斯·戈塞尔林:《双重特征》

在《双重特征》专题中,我结合同时在做的两个项目展现了这一理念。其一是我记录了一家自己从小到大经常光顾的影院。当地纸媒宣布这家影院即将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拥有更先进技术的大型影院。其二是我晚上在父母家后面的树林里拍摄蘑菇画像。旧的被分解了,新的蘑菇一夜之间破土而出。并且希望通过夜晚的记录,展现蘑菇...

>>MORE

劳伦斯·赫维克斯·戈塞尔林:《双重特征》

申惠善:《塑胶眼泪》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自以为是的世界中。该摄影作品的标题为《塑胶眼泪》,意即人造的虚假泪水。在生活中,我开始不断思索人类的谎言、欺骗、真相和道德。有时候,我会摸摸那些装饰的花朵,因为它们看起来很真实。真假插花、拉近关系的花朵都象征着另一副隐藏的面孔,人们不愿以真实的面孔同这个世界坦诚相见。人们往往...

>>MORE

申惠善:《塑胶眼泪》

艾伦娜·奥尔蒂斯·法拉斯:《光》

Llum是一个摄影项目,其灵感源于生活中许多短暂的时刻。正是这些小小的时间碎片才造就了生命的价值。 “一天”系列便是这个项目的成果:我在异乡墨西哥待了一年半,用这段时间创作了这个系列。在这件作品中,我想要表达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寻找自己一席之地的种种努力。想要适应某个地方,每天都在努力地寻求两...

>>MORE

艾伦娜·奥尔蒂斯·法拉斯:《光》

安东尼·塔夫若:《你在哪里》

图片集《你在哪里》(Where YA Been)中,街头摄影和风景中的刹那瞬间全都被纳入感知的世界之中。人们的脑袋漂浮于空中,白日里的天空也是黑暗的。我的手在整个过程中都是黏糊糊的。安东尼·塔夫若,来自纽约长岛,2008年9月搬至纽约市。2012年获得帕森斯设计学院学士学位;目前居住于纽约市布鲁克林...

>>MORE

安东尼·塔夫若:《你在哪里》

张驰:《背影》

年少时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敬佩先生细腻的文笔,更被字里行间里父爱的含蓄与深沉所打动。长大后,摄影逐渐成了我关照现实、表达个人情绪与思考的方式。在摄影里我更喜欢那些具有多义性表达的照片。所以,我时常为生活中那些神秘的背影而着迷。因其充满未知性,它们总是挑逗着我的好奇心,给予我无限想象的空间,看不到...

>>MORE

张驰:《背影》

王翰林:《寻觅鲁博》

“鲁博”是我的乳名,通过寻觅“他”,来填补我记忆的空白。这个作品是我个人情感的延续,是对自我的梳理,也是将摄影与个人成长经历和情感相结合的产物。以图像的方式去表达空间和时间的模糊与纠缠,以及整个军人世家对我产生的影响(我的父亲是一位军人)。自幼跟随父亲工作地点的变迁,导致我身边的环境不断的转变,伴随...

>>MORE

王翰林:《寻觅鲁博》

张亮:《春光照相馆_照相、照片、家与村》

我的故乡将台河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以北30公里,地处黄土塬沟壑之间,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小村庄。离开故乡已经有十二年,可我始终没有忘记故乡,时常梦回故乡。从2011开始,每逢休假,我都会去拍摄故乡的亲人、村舍、山川、河流,记录着我记忆中的黄土高坡。我的父亲是一位上世纪80年代自学摄影、自营照相馆的乡村摄...

>>MORE

张亮:《春光照相馆_照相、照片、家与村》

唐咸英:《平行世界》

当我们在掷骰子时,它看起来随机得到一个特定的结果。那一瞬间我们实际上掷出了每一个状态 ,骰子在不同的宇宙中停在不同的点数。其中一个宇宙里,你掷出了“1”,另一个宇宙掷出了“2”,只是我们仅仅看到全部真实的一部分。当我在选择一张照片与之并置时,而我每一次的选择都会导致一个平行世界的出现。摄影并文:唐咸...

>>MORE

唐咸英:《平行世界》

王泽瑛:《游离集》

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景观,让我沉迷,有时让我无法分辨真实与虚构,各种等大的但并非真实的景观,各种缩小的虚构的景观,他们或隐藏或坠落,或是仅仅只存在与我的影像之中,他们都印刻在我的脑海中,通过摄影的手段投射到图像之上,影像的意义在于追寻自身的意义同样可以是无意义,他抛出了一个尚未解答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交...

>>MORE

王泽瑛:《游离集》

吴凡:《原乡》

长期以来,我一直寻找着日常生活中的诗意的摄影语言,寻觅内心深处自我的影像。通过这个项目去发现平凡表面下的诗性生活和人文景观,从而探讨事物与其所在环境的关系,构建属于我自己的精神原乡。我觉得摄影一定是和自己有关的事情,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自己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那些所有...

>>MORE

吴凡:《原乡》

吕格尔:《羌的山》

《羌的山》是一个基于家乡汶川的大计划,我通过前期对当地的类似田野考察,在一种“再熟悉”的过程中,我逐渐产生了对身份认同的疑问,于是我把这种疑问寄托于《上山寻海》(第二章)的行为当中,在三叠纪时期,汶川地区处于滨海环境,我询问羌人是否有过汶川与海的记忆,我也上山寻找海留下的痕迹,途中我遇到了张开双臂的...

>>MORE

吕格尔:《羌的山》

Pola Esther:《BigBang的坏女孩》

Pola Esther是一名纽约的艺术家。其摄影作品旨在通过感官性强烈的画面来体现女性身体和其所隐含的不可见力量。其作品《BigBang的坏女孩》记录了韩国著名偶像团体BigBang在拍摄音乐宣传片时的幕后场景。然而,在这组摄影作品中艺术家并没有关注作为音乐宣传片主角的五位男性乐队成员,而是将视角转向了作为配角的女性角色,捕捉她们身上复古而神秘的气质。...

>>MORE

Pola Esther:《BigBang的坏女孩》

Nguyen Uyen Minh:《困惑》

“我看到这些塑料头扔在街上,在一家美发沙龙前面。我把它们带回家,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关于废弃品‘生命周期’的项目。不过,我很快意识到,即使有机会回收再利用,还有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将捡到的塑料头丢进浴缸,我让邵(Thao)一起进入,并清洗它们,抚摸它们或忽略它们。我开始想象,如果这些塑料头能够说话,他们会对自己的副本说什么?像人类一样,它们会尝试给自己取名以便和其他的副本区分开来吗?...

>>MORE

Nguyen Uyen Minh:《困惑》

Mayumi Suzuki:《修复的心愿》

我的父母曾经有一家摄影工作室,他们在2011年的海啸中离我而去。我们的房子被摧毁,它既是工作的地方,也是生活的地方,我在那里长大。在灾难过后,我找到了埋在碎石和泥土中的父亲的相机镜头、文件夹和我们的家庭相册。有一天,我尝试着用父亲沾满泥土的相机拍了张风景照,出来后的照片昏暗模糊,像是逝者眼里的风景。通过拍照,我感到我可以将这个世界与那个世界相连,我感到我仿佛可以跟我的父母对话,尽管事实上这是不可能...

>>MORE

Mayumi Suzuki:《修复的心愿》

Hadi Uddin:《此时此地》

我们渴求的只是自由吗? 我们也需要一个家。一个人和他(她)的家总是有一种亲密的关系。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一种关系? 一个家里有些什么呢? 应不只是 一个有着许多物品的地方吧,比如电视机,冰箱,几件衣服和家具? 一家里是不是也包含了一种文化甚至是一个国家呢? 家是否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以随心所欲的安全感呢? 如果是这样,那些没有家的人呢? 他们需要的自由又是什么?...

>>MORE

Hadi Uddin:《此时此地》

Frances F. Denny:《粉色迷恋》

“粉色迷恋”描述了20世纪后期少女情怀的视觉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塑造其发展的自我意识的方式。这些图案和颜色使人想起丽莎·弗兰克以及其它80年代和90年代对女性化的少女的流行痴迷。尽管这些主题表达出对娇媚的警惕心和孩子气的特质,这个系列在整体上泄露了一种长期存在的吸引力,暴露出那些女性化的痴迷是如何一直存在于我们成年女性的外表和内心的。...

>>MORE

Frances F. Denny:《粉色迷恋》

Eiffel Chong:《制度化关怀》

Eiffel更加深入地探索医疗中心作为生死之地的潜在“危险”属性和双重属性。他的摄影灵感来源于几年前读到的一本恐怖小说;男主人公不得不在他和妻子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产科病房和他患癌症命在旦夕的父亲住进的重症监护室之间来回奔波。...

>>MORE

Eiffel Chong:《制度化关怀》

​Chanipa Temprom:《ID-EAL》

“ID-EAL”这个单词可以拆分为两部分,即“ID PHOTO”(证件照)和“IDEAL”IDEAL(理想),表达对证件照的期待。本项目中所有照片都由一家摄影工作室基于其对美的理解,进行拍摄和修饰。应聘竞争激烈的工作时,照片往往是简历或求职表的重要一部分。照片可用于考察一个人的性格、社会角色,甚至是社会地位。一个人应该为人可靠、享有良好声誉,这也就是为什么照片在求职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应聘公司...

>>MORE

​Chanipa Temprom:《ID-EAL》

Carla Liesching:《神秘岛》

与我在幻想空间中观察到的命名和声明一样,《神秘岛》展现了对秩序的一种普遍向往。面对转变、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我关注对陌生的恐惧,以及随后产生希望恢复世界秩序的渴望。这种渴望不仅体现在对地理空间的控制上、对人类的“分类”上,还体现在语言、意义与身份的构建中。在这里,地图成为一种隐喻,暗指我们发现自我、理解自我的方式,即“我是一处风景,与‘你’隔开”。...

>>MORE

Carla Liesching:《神秘岛》

Bookon Park:《痕迹》

我的摄影之旅始于对发展项目土地的记录过程。对于这部作品,我采用了长曝光技巧,我的行走干预——毫无目的地沿着发展商业活动在土地上留下的印记漫步,用身体感受土地。我缓慢地游走于房屋之间,直到再次回到起点。照片中那些烙印在黑暗中的不规则轨迹,是无数能量源和希望之光留下的痕迹。...

>>MORE

Bookon Park:《痕迹》

AikBeng Chia:《Golden Capitol Optical手表店(1971-2016)》

2012年初,我在新加坡文庆(Boon Keng)发现了这家手表店,于是开启了这次(摄影)之旅。遗憾的是,由于租金上涨,再加上劳先生已经80岁高龄,无法继续长时间工作,这家店铺于2016年关闭。...

>>MORE

AikBeng Chia:《Golden Capitol Optical手表店(1971-2016)》

侯帅:《第二世界》

在接触摄影的前几年,我进行了搭建诗化超现实图景的实验,并沉迷于研究银盐冲洗技术,制造具有暗角和银盐颗粒等“传统摄影特征”的成品,令其在摄影的语言范畴内合法化;而在近期,我更加关注摄影图像本身对个人经验主导下的历史与政治叙事的设问。那些似曾相识的符号在我的作品中被放置在某个奇异的空间,以如同怀旧电影般黑白色调的虚构剧情呈现一个来自旁观者眼中的超现实世界。...

>>MORE

侯帅:《第二世界》

王磊作品《,》

作品是《,》系列中非常主观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缄默》的节选,完整的系列包含图像,诗文,行为及一个录像视频:《你可以当它是场梦,但是我告诉你的都是真的》。此系列从独存自我出发,延伸至对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和自我与当下的关系的发问与探索。...

>>MORE

王磊作品《,》

邹璧宇:《黑土地上的生存》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之后的两、三年煤价迅速的回到了低谷,煤矿主与产业上游的人各自想办法逃离。留下来的,大多数是生根于这片土地的人。他们有着各自留下的理由,似乎在等待着复苏或者其他的什么,往日的荣誉感与富足是否还能再度降临?...

>>MORE

邹璧宇:《黑土地上的生存》

张景然:《1990》

19个奔向三十岁的我们 《1 9 9 0》这组系列照片是我于2017年9月开始的一个项目,聚焦了生于90年代初的青年人,用室内半纪实人像的摄影手法表现他们当下的生活,踏入他们的家中拍摄他们不常示人的状态,简单采访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对未来的目标。我认为家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地方,它稀释了每个人的快乐、焦躁、喜悦、不安、压力等各种情绪,让我们卸下自己的“外壳”是每个人最私密的空间,同时这些90年代初的青年...

>>MORE

张景然:《1990》

杨博炜:《柔软的刺》

《柔软的刺》是我在家乡拍摄的关于童年的记忆亲人友人的专题。在该专题拍摄中,我受到新客观主义摄影,公路摄影与传统纪实摄影的影响,同时将有明显导演摆布痕迹的画面穿插在这些纪实影像当中作为个人态度的表述和叙事方向的引导。尝试通过模糊纪实摄影与导演摄影以及私摄影的界线,来进行建立一种更为主观的画面叙事方式。整本画册是《柔软的刺》中名为“棉絮以及其他”的第一章节,是我从个人角度对于“母爱”与“温柔”两个词汇...

>>MORE

杨博炜:《柔软的刺》

王儒洁:《99美分商品》

《99美分商品》是关于99美分商店购买小商品与人物肖像的混合作品,其中所有材料都是我在美国的99美分店购买的中国制造商品。这些小商品是我异国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想重复堆积这些小商品来代表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思考。结合这些商品,我想讲述关于社会对亚洲文化的陈规定型观念。...

>>MORE

王儒洁:《99美分商品》

汤凌霄:《离群》

《离群》系列,多是在逡巡之旅中偶然拾得。我无意展现异类精神和哗众趣味,而是将人、物、情境的组成,描述一种隐约而多元的状态,它们是介于寻常与巧合之间,现实与梦境之交,又是轮回更替的,仿若有明确的可能,亦存在更多不可言述的意象。是飘忽倏然,是落地生根,亦或万物归零。一切都穿梭于我们的生命时空。...

>>MORE

汤凌霄:《离群》

邱于真:《美国境影》

在美国居住的第十年, 我从憧憬, 认知 ,转化成想主动去探索。我拿起相机, 五年来不间断地在美国土地上做文化探索和审视, 试着找寻我与这块土地的关联性。我以那些最启发我的文学作品、电影为开端, 从居住的纽约市(New York City), 第一个拜访的城市洛杉矶(Los Angeles), 以及我心中的美国城市代表喜多娜(Sedona) 三个地方出发, 探索我心中的美国。这个集结了想像、理想主义...

>>MORE

邱于真:《美国境影》

刘江岭:《风河》

父亲曾和我说过 “中国这么大,可只有北方中原一带的人才算是标准的中国人样貌”。每当我行走在北方郊外的田野中,这无从考证的说法就会浮现在我脑海中。我喜欢漫无目的地游荡,喜欢默默地注视。北方的山脉、河流连同散落在荒野中无人问津的古迹,从四面八方照射着我全身的细胞。它们如同这里的人一样,散发出可贵的气质,让人敬畏。我年复一年地抛下一切琐事,一个人寻访这片人和自然能够如此亲近的土地。十二月底,站在冰冻的黄...

>>MORE

刘江岭:《风河》

李东翰:《我也是你&无人之境》

《我也是你&无人之境》是两组“景观摄影”作品集合。在拍摄《我也是你》这组以人与环境之间关系作品的同时,又使用比较接近的视觉方式创作了《无人之境》这组以人为痕迹为中心的作品。这两组作品都是对现实的观看,或者说是对于人的力量的认同与思考。在通过宏大视角观看得到《我也是你》的同时,《无人之境》的关注点更加具体,利用宏大视角对具体甚至细微的事物进行相对整体性观看,通过画面中信息的组合对现实人造社会进行表现...

>>MORE

李东翰:《我也是你&无人之境》

神思远:《荒蛮志》

《荒蛮志》大部分拍摄在冬天的水边,地点多为北京郊区。我的大部分的相片作为日记或者素材存在,之后按照某一种感受归类或者拼接成一组相片。这组相片体现了我对于与自然相处的某种发现,更多是对“荒蛮”作为一种自然常态,它所散发着的微妙的戏剧感的一种有意识的拼接。作者介绍:神思远,摄影师/《平面国》主编喜欢写诗...

>>MORE

神思远:《荒蛮志》

周仰:《不朽的林泉》

一座园林就像一方壶中天地,园中的一切似乎都可以与外界无关,园林内外仿佛使用着两套时间,园中一日,世上千年。就此意义而言,园林便是建造在人间的仙境。——高居翰(James Cahill),《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Garden Paintings in Old China)生在江南,小时候苏州...

>>MORE

周仰:《不朽的林泉》

周冠羽:《观鱼台隐》

一直有这样的感觉,只有在注视时间时才会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灵魂。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以前种种因果的一个集合体而已,这其中有多少欲说还休。这组作品,是我四年来断断续续对家乡和周围的拍摄,记录了我和路途.家乡之间隐秘的疏离感,还有那难以言说的时间。作者简介:周冠羽1993.8.28生于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

>>MORE

周冠羽:《观鱼台隐》

张一:《后山》

我长大的地方,是北京郊区一座借鉴了苏式规划的“工业城”,建立于20世纪60-70年代,主要产业是石油化工。根据冷战时期的考虑,这批工厂被设立于平原至山区的交界处,最重要的首批工厂位于后面山谷中,之后逐渐发展至山前台地和平原,办公区域和工人居住区则交错于工厂之间。我家的楼,就在这里一处小山脚下。山上很...

>>MORE

张一:《后山》

张笑宇:《丢失的欢愉地》

地价越来越贵,城中心的公园被挤压的越来越小,首先挤没的就是那些儿童乐园。经济越来越发展,为了迎合娱乐消费市场,游乐园也越来越成人化,追求刺激惊悚。我小时候记忆中那些简单但是能给儿童带来欢乐的儿童乐园逐渐在消亡。一方面是因为爸妈很忙,没时间陪他们就给他们买游戏机,他们的童年就被禁锢在了0和1之间。另一...

>>MORE

张笑宇:《丢失的欢愉地》

张开宇:《北京地铁公交日记》

因为容易忘记,所以我们需要用镜头记录下那些平日里不经意间让我们有所感的街头场景。每天上下班乘坐公交和地铁,用手机记录下那些有一面之缘的同路人。狭小的空间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场场的生活戏剧,一场场有关大都市的小人物们为生活而奔波的戏剧。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儿的地方,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小小的箱体里都毫无掩饰的展...

>>MORE

张开宇:《北京地铁公交日记》

尤文虎:《生长》

有那么几年时间,我只选择在雨季返回故乡,在西北的黄土沟壑中,宁夏西海固。只有在这样的季节,才因为难得的雨水而拥有一些彩色的生机。一入了秋,土地没有了庄稼的掩盖,马上就露出萧瑟的气息。而冬天,偶尔带着回音的鞭炮声惊动谁家的狗,反显得这千山万壑更加落寞悲凉。从小到大,我已经无数次跟别人讲述我的故乡了,着...

>>MORE

尤文虎:《生长》

叶婷婷:《亲密家庭》

作为两个女儿的母亲,摄影就是从记录孩子的日常生活那一刻开始的。 2010年8月,糖出生了。初为人母,我的世界瞬间变得格外新鲜,我本能的反应就是--我需要摄影。2011年,大年初五的晚上,糖突然自己会翻身了,当时只有我在身边,拍照很菜的我,此刻自然是手忙脚乱。我开始暗下决心,必须好好学习摄影...

>>MORE

叶婷婷:《亲密家庭》

姚舜:《孤独》

孤独是把双刃剑的名字,正面用在披荆斩棘厮杀困难的路上,反面用来雕刻温柔乡里英雄冢的墓志铭。我们都像树一样,努力迎着阳向上生长,我们的根却要努力向黑暗狠狠扎去,我们笑得越阳光,所触及的黑暗越深邃,我们越是合群,孤独越是围绕。大概孤独是成长的快速通道,而旅行,成了克服现代自闭症的一条命脉,所以我想远行,...

>>MORE

姚舜:《孤独》

杨明:《行走的心像》

我喜欢行走:行走于我,既是身体的,更是心灵的。在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行走之间,无论走到哪里,在做什么,我都会记录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生活是喧嚣的,青春的灵魂也总在悸动不安中。青春岁月中的忧伤、孤独、迷惘、愤怒……碎片化情感,就这样被记录下来。我看见:在景区山顶,拍下拍照的男人翘着妖娆的兰花指;在裸露的滩涂...

>>MORE

杨明:《行走的心像》

吴郑鸥:《今天你会不会来》

二零一五年的某一天,我遇见一位陌生老奶奶。她满头白发,身着玫红色夹克,戴着墨镜,站在那里,像一个少女。“请让我给你拍张照片。”她答应了,我们口头约好某天某处见,双方并不留下即时联络方式。这意味着,当我们各自转头,迈步走,一方失约,便可能再不相遇。让人没有安全感的约定,一切的浪漫与残酷,从这里开始。我...

>>MORE

吴郑鸥:《今天你会不会来》

吴涛:《日常》

日常就是我们平时都能看到的东西,是我们的生活,他平常细微到也许从来没察觉就匆匆过去。但我愿意去凝视,并让这些时刻凝结在胶片上。我随身带着相机,是这些东西触动了我,我才会按下快门。他们也许美丽,也许诙谐,有快乐也有忧伤。我试图拍出人的精神,试图通过他们的眼睛进入他们的灵魂。《从文自传》里沈从文看手艺人...

>>MORE

吴涛:《日常》

宋毅:《忽然之间》

忽然之间——千古缠绵事,愁怨“两地书”自古以来,尽管通讯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异地恋都是痛并快乐的事,从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怨郎诗》到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可见一斑。“忽然之间”我想把它拆开理解:“忽”形容变化快;“然”是某种样子的后缀,“喜、怒、哀、乐”已经属于对情绪的泛泛概括了,把其中每个字拆开...

>>MORE

宋毅:《忽然之间》

Sasha Maslov:《老兵》

《老兵》二战老兵是对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群的集体肖像。茌人类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个事件能够比二战更能代表人类的灾难和悲剧,并对人类文明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每个参与过这场战争的人,无论是战士还是将军,是战俘还是守卫,是医务工作者亦或工程人员,都对当今世界格局产生过影响,并影响至今。本项目旨在深入每个...

>>MORE

Sasha Maslov:《老兵》

中田博之:《上海》

1999年,我来到中国。当时,索尼公司的Mavica相机刚刚问世,自那时起我便开始留意相机产品。也正是那时,各大厂商开始生产紧凑型数码相机。我还记得当年我一直保持每年更换一部相机的频率,也正是那时我搬到了上海。当时我专心致志地拍照片,记录我的生活和回忆。最终我的数码相机都坏掉了。又过了一阵,当我在2...

>>MORE

中田博之:《上海》

张哲榕:《无瑕的爱 》

#1信息的流洪水而至,有时观察到的不再是眼前,而是刻板的符号,大量地、迅速地占领了记忆,回过神来,已无法分辨看到的是否是真实。#2这世代依赖着显示器与世界交流,透过它们接收信息,转化成想象的样貌。这片发光体承载的世界骗走了寂寞,成为情感释放与依赖的空间。这看似完美无瑕的爱,是否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情感...

>>MORE

张哲榕:《无瑕的爱 》

Takahiro Yamashita:《寻迹多摩川》

多年以来,我一直探访多摩川,在河边走过就会发现这里的风光一直发生着变化。但是,当我看到照片的时候,就总能回忆起曾经的时光,似乎也能闻到过去的味道,能看到曾经那落日的余晖。我想这里堤岸的轮廓将发生变化,看上去和人类一样。作者介绍:1984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2005年毕业于日本摄影艺术学院 现...

>>MORE

Takahiro Yamashita:《寻迹多摩川》

Tomasz Lazar:《生活剧场》

《生活剧场》系列是关于生活的个人化的摄影系列作品,表达摄影师本人如何感知和理解生活。该系列探讨了日常生活中的超现实主义,将摄影师个人经历与对于周遭事物的想法结合在一起。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大众传媒对人类生活的入侵,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许多人感觉自己与世界脱节。有些人试图寻找避难所,为自己...

>>MORE

Tomasz Lazar:《生活剧场》

Shadman Shahid:《天堂的另一边》

《天堂的另一边》讲述的是一段风景与圣马丁岛上居民的复杂关系。圣马丁岛是一座方圆仅八公里的小岛,坐落在孟加拉湾东北部,是孟加拉国的最南端。小岛美景袭人,岛上的居民却陷于阴霾。正是他们将我带入了这个故事。天堂并不完美。邪恶正逼近,很可能摧毁这座天堂。在过去十年中,岛上无与伦比的美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MORE

Shadman Shahid:《天堂的另一边》

Ricardo Diez Baeza:《日常•邂逅》

本系列作品摄于美国,拍摄时间长达数年。这是一部半自传式游记,全来自于我对童年的回忆,当时我的父亲住在加州,不在我身边。这些图片捕捉了我记忆和幻想的片段。记忆当中也包含了虚构的部分,这是我们对过去事件的记忆。有时,我们故意忘却一些重要的事;有时,我们以为梦境成真。对过去的怀念,以及父亲断断续续的陪伴,...

>>MORE

Ricardo Diez Baeza:《日常•邂逅》

Ore Huiying:《湄公河,母亲河》

湄公河是老挝和泰国两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第12长河流。它犹如一条巨蟒在陆地上穿梭,河岸两遍诞生了丰富的人类文明。这里也是东南亚与中国最早建立跨国贸易往来的场所。几千年过去,湄公河已经成为不同国家的人们、文化以及货品交易的重要联系纽带,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如今,湄公河连接着沿岸的六个国家和地区,为他们...

>>MORE

Ore Huiying:《湄公河,母亲河》

Minzayar Oo:《玉石的代价》

缅甸秘密的玉石矿山位于其北部的克钦邦帕敢地区,帕敢(Hpakant)在缅甸语中也是“玉石之地”的意思,这里出产全世界最高品级的玉石,中国人追求玉石之美,并崇尚其象征意义,往往不惜花费重金购买。中国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黄金有价玉无价”。每天都会有来自全国不同地区,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来到帕敢,他们都抱着一...

>>MORE

Minzayar Oo:《玉石的代价》

Léonard Pongo:《暗恐》

这是一部纪实摄影作品,该系列将焦点关注在刚果共和国加丹加省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众多不同人物之间的亲密联系(包括朋友、家人等),它描绘了一个被国家内部冲突摧毁的世界,也正是这些普通人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他们私密的个人生活。作者介绍伦纳德·庞哥(Léonard Pongo)毕业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社会科学...

>>MORE

Léonard Pongo:《暗恐》

李正乐:《生命之树》、《先知》、《解码景观》

生命之树(Tree of Life)《生命之树》系列最初创作于2006年,那年的冬天寒风刺骨。我在一颗光秃秃的树干上偶然瞥见一抹绿色。“我是不是看错了?”不论我当时看到了什么,我似乎在那颗毫无生气的干枯树干上发现了嵌入其中的生命的种子。尽管没有看得很清楚,但确定无疑的是那里存在着鲜活的生命力,而这只...

>>MORE

李正乐:《生命之树》、《先知》、《解码景观》

Hajime Kimura:《人与狗》

我的父亲身材有些丰满,看上去显得脾气不太好,而且他在我的面前不苟于言笑。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似乎变得越来越矮小。就在我离家开始独立生活后,他养了一只黑色的狗,这只狗的肚皮还有些白色的毛,刚好与身体的黑毛形成对比。它的名字叫Kuro,是“黑”的意思。每次当我的父亲打开花园的门,这只狗就会伸出自己的舌头,...

>>MORE

Hajime Kimura:《人与狗》

朴亨烈:《图形》

《图形》项目开始于2013年,主要创作内容是人为改变自然空间,并从空中视角俯视,用相机记录变化。照片当中的自然界距离城市中心很远,人迹罕至,极少被人们注意到。我尝试创作出多样的视觉元素,将它们融入自然空间当中。创作出的所有作品都会在拍摄完成后消失。 《图形》这一作品的创作主要使用两种方法:首先,通过...

>>MORE

朴亨烈:《图形》

吴恼厮:《副本》

《副本》系列是2014年初至2015年末影像片段的截取,出发于长期受压的黑暗情绪之中。我将这些状态自私地复写描摹。不避讳其中负面与悲悯的同时又积极地寻找着阴影和黑暗里的可见光。以生命体验串联这段短暂的副本,不是伪装生存状态的另存,而是无需再提及的告别。个人简介:原名吴雨航,1994年出生于重庆江津,...

>>MORE

吴恼厮:《副本》

王自彬:《31°C》

一直心系南,始终北靠岸。5月初我离职后,去南方呆了一段时间,去过港澳深、尼泊尔泰国,机缘巧合又去了拉萨和新疆。离职后的这一段旅程均非刻意行走,而是巧合地把时间地域一茬接一茬,随心行走。在实地的旅程中,地域之间的差别异常明显,但在后续的再度编选时,我惊奇地发现,影像是这么的有意思。这些不经意拍摄的无面...

>>MORE

王自彬:《31°C》

王攀:《小城碎戏》

没有重大突发事件,也没有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没有逻辑关联,都是些日常片段和偶遇碎戏,人物普通,场景司空见惯,来自秦岭的乡野之间,“平淡”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这是个人项目“大秦岭”的第一部分,试图在童年记忆的指引下,把它拍成当下中国发展中的一个小城样本。骊山是秦岭支脉,隶属于西安市临潼区,总面积915...

>>MORE

王攀:《小城碎戏》

王大可:《东张西望》

这些照片是从2014-2016年拍摄的底片中选出来的。对于照片来说文字是多余的,这些照片也是多余的,因为它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了打发我无聊的时间。我没有能力给所谓的“创作”一个存在的理由和物质基础,让一切看起来更像一回事。一直坚持用胶片拍摄,大概就是为了故意拉长过程,拍摄 冲洗 暗房 经过许多步骤和...

>>MORE

王大可:《东张西望》

宛超凡:《在水边》

我的大学在重庆,近嘉陵江。出学校正门,走二十几分钟,穿过一条商业街,转一个街角,空气变得潮湿,隐约可听到水声。然后,看到那截嘉陵江。临近学校的这截江岸不长,两小时左右即可走个来回。大三我开始拍照,那时几乎每天都要走去江边。挎着相机顺流而下,再逆流而上,来来回回,又来来回回。嘉陵江是饮水水源,两岸环境...

>>MORE

宛超凡:《在水边》

淘喜:《孤独的鸟鸣》

孤独是成长自己的某种方式。它使我从庞大的社会限制中摆脱出来,在嘈杂的世界里获得安宁。人们往往通过事后的追忆,才能体会到当时来不及把握的幸福。而摄影是我通往梦想世界的一个入口,让我在一次一次的追忆中插入短暂片刻的温情想象,以使我面对迁流不住的世界时,多了一份安心与宽慰。作者介绍:淘喜,自由摄影师,苏州...

>>MORE

淘喜:《孤独的鸟鸣》

安钟岘:《通道》

现在我已经无法回忆起究竟从何时开始频繁地在钟路区(Jongro)拍摄街拍照片。而后,我也会问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在街头漫游,拍摄照片。钟路区这里有哪些特点如此得吸引我?我希望在此地寻找些什么?在我最终开始决定在钟路区正式拍摄工作的时候,我的父亲得了中风住院。从那天起,他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面,无法通过语言...

>>MORE

安钟岘:《通道》

Gidon Levin:《21,22,23》

《21 22 23》这一系列与我在伞兵部队服役的经历有关。它们拍摄于我服役期间。我离开军队多时,已经使部分回忆变得模糊。而这些照片却令我想起那段经历。也许这些照片看上去稀松平常,但仔细观察,却能够感受到归属感与兄弟情。我似乎试图通过摄影回忆过去,同时也为那段回忆赋予全新的意义。作者介绍:基登·莱文(...

>>MORE

Gidon Levin:《21,22,23》

Morgan Maloney:《邂逅》

《邂逅》作品与建筑结构相关,将日常普通的景观转变成发人深省的作品,作品中展现的现实也许并不为大众所熟悉。作者介绍:摩根·马洛尼(Morgan Maloney),23岁,来自美国纽约,现在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她的作品与建筑结构相关,将日常普通的景观转变成发人深省的作品,作品中展现的现实也许并不熟...

>>MORE

Morgan Maloney:《邂逅》

Yuval Atzili:《情同手足》

尤瓦尔·阿兹利1986年出生,毕业于比撒利艺术与设计学院(以色列),获雷迈·霍尔帕林奖学金,并曾获得2008年IDF摄影大赛银奖。作品曾参加多次个展与群展,包括:2015年以色列艺术博物馆“第一个星期五”个展;2014年基布兹·贝尔艺术画廊“飞行的鸟儿”双人展;2014年以色列TLV艺术空间“静物与...

>>MORE

Yuval Atzili:《情同手足》

马进忠:《生活在澜沧江-湄公河上的人们》

有人说航拍视角是上帝之眼,我想要是真有上帝,那他肯定是高于我们所处的维度而存在。从无人机传输的影像中我看见了劳作、嬉水、狂欢和群舞的人群,也看见了人类建造的古迹,栖身的居所,运输的轮船。抛开我所有理性的认知,我仅从维度空间来思考,在展开的二维平面上它们仅是些不同形状的图案。正如我拍摄时的感受一样,我...

>>MORE

马进忠:《生活在澜沧江-湄公河上的人们》

蒋磊磊:《胡不归》

在一个昏昏欲睡的秋日午后,我隐隐约约中听到了布谷鸟叫着“不归,不归”。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个午后,我独自一人躺在老家二楼那张随老妈嫁到家里的老木头床上,无聊的等待着那个炎热的高中暑假一秒一秒的结束,那台已经绿的不那么明显的九十年代的电风扇吱呀吱呀的转着,不停的向我吹着温热的微风,窗外的竹林里布谷鸟时有...

>>MORE

蒋磊磊:《胡不归》

高上:《冬季超现实幻想》

作为一个哈尔滨人,20多年来冰与雪带给了我从童年到成人的一切快乐和美好的回忆。有些人怕冷想去南方向往四季如春,可我从未怕冷却等待每一个冬天的来临,那是我的游乐场和我的超现实实验室。纯洁安静代表这个城市季节的颜色,我迷恋哈尔滨的冬日就像萨尔瓦多.达利迷恋加泰罗尼亚一样吧。这一组作品是我历时3年对冬季的...

>>MORE

高上:《冬季超现实幻想》

杜扬:《暗时间/耳鸣》

《暗时间》——“来去匆匆和永恒是同一件事。”这本摄影书里的照片,来自很多个“此生只有一次”的相逢。在人们经历的时间之流当中,“无常”构成了现实世界的常态。我们所经历的那些一去不回的时刻、仅有一面之缘的人,以及一生中仅仅到访过一次的地方……所有这些琐碎的“轻”,包含着时间的“重”。每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

>>MORE

杜扬:《暗时间/耳鸣》

仇晔昕:《生活而已》

生活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因跌进现实而被割裂,继而呈现为无数堆积在眼前的碎片。影像作为一种复原生活或者记录生活的表达方式,一旦生成,无疑就成为了生活的注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像作品本身也难以逃脱被碎片化采撷的命运。作为日常快拍的素材在被摄之初是具有偶发色彩的,所以在量的积累之上,后期的二度审视和编排并置...

>>MORE

仇晔昕:《生活而已》

陈海舒:《Zona Rossa》

陈海舒的摄影作品《Zona Rossa》以维苏威火山为样本, 从不同角度再现了维苏威火山的多重属性:它不仅是自然物,同时也是政治、宗教、历史、文化和科技的操作对象,并探讨了“危险”这个概念是如何被人类社会定义、感知、再现和应对的。矗立在意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亚地区,以希腊神话中宙斯之子命名的维苏威火山是...

>>MORE

陈海舒:《Zona Rossa》

曾戈: 《致幻》

这组照片拍摄于2012-2016年间,在我所生活的世界里观察到一个并不为他人所挖掘到的、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充满了粗糙的、也是即兴的观感。无论是站在城市的最高处,还是躲在奥动的车厢里.借着相机快门的记录性.我写下了每天的日记。我们自以为对所处的世界熟悉,但现实并不如你所见那般真实可信,表象之下往往隐藏...

>>MORE

曾戈: 《致幻》

Suzanne Lee:《未成年矿工》

这是一项关于童工的个人调查项目,研究目的是调查:何种社会经济现实迫使家庭利用孩子(有些孩子年仅五岁)来养家糊口。煤矿中有许多孩子是跨越国境被贩卖到印度的,其中一些想要通过工作来补贴家用,但是多数时候他们得不到报酬。作者探索的不仅仅是强加在印度最底层弱势群体身上的日常生活状况,还有造成这些状况的广泛社...

>>MORE

Suzanne Lee:《未成年矿工》

Sheila Zhao:《Komorebi》

法国作家乔治·贝纳诺斯曾经写道:“这些小事情看似无足轻重,但他们能够带来平安,就像草地上的花丛一样,每朵花儿单独闻起来似乎没有气味,但聚在一起就会让空气中弥漫清香。”作者介绍:Sheila Zhao目前主要在亚洲各地进行纪录片以及专题拍摄,她的作品曾在《商业周刊》、美国《环球邮报》以及加拿大《环球邮...

>>MORE

Sheila Zhao:《Komorebi》

Shahria Sharmin:《叫我Heena》

“我感觉我像条美人鱼。我的身体告诉我,我是一个男人,可我的灵魂却告诉我,我是一个女人。我好像一朵花,一朵纸制的花。我只能被别人远远的爱着,存在着距离,无法触摸,也无法因为我的香味而坠入爱河。”何娜 (52). Hijra(中性人),是南亚地区常用词,它在现代西方性别分类里没有准确的对应词。中性人指的...

>>MORE

Shahria Sharmin:《叫我Heena》

Sarker Protick :《当下》

一天下午。我坐在爷爷的沙发上。门微微敞开,我看见光透了进来,打在白色的门和墙上。突然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透过眼前看到的景象我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约翰和普罗瓦是我的祖父母。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多的爱和照顾。他们当时还都年轻力壮。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无情,洗尽铅华。他们的身体变得苍老,我们之...

>>MORE

Sarker Protick :《当下》

Rony Zakaria:《人、山、海》

环太平洋火山带被17,000个岛屿分隔开来,印度尼西亚拥有超过150座活火山,超过80,000公里的海岸线。该项目记录了印度尼西亚人生活中的两个主要元素:山和海。作者介绍:Rony Zakaria大学主修数学和计算机科学。2009年,他作为研究员在菲律宾马尼拉亚洲新闻中心学习。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包...

>>MORE

Rony Zakaria:《人、山、海》

Peter Evans:《西兰大陆:山顶的风景?》

这组作品用图片记录了新西兰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在过去的200年中,石化燃料的使用已经改变了人类社会,实现工业化的飞速增长。今天,全球范围内每消耗三桶油的同时,只新发现一桶油。石油是有限资源,全球石油储量正极度下降,未来将面临着非严峻的考验。作品主体部分的背景是塔拉纳基(新西兰唯一产油地区)的塔拉纳基...

>>MORE

Peter Evans:《西兰大陆:山顶的风景?》

Muhammad Fadli:《被遗忘的小岛》

横跨印尼班达海(Banda Sea)中部,鲁恩岛(island of Rhun)就是与世隔绝的代名词。早在几个世纪前,鲁恩岛并没有这么萧条。肉豆蔻曾经几乎只生长在班达群岛上。鲁恩岛被认为是英国最早的海外殖民地之一。1667年布雷达条约颁布,英国人正式将它割让给荷兰。随着19世纪初肉豆蔻树的传播,荷兰...

>>MORE

Muhammad Fadli:《被遗忘的小岛》

Mitsu Maeda:《我的回忆》

美津的奶奶Tsuyajyo7年前就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症的体征。他们之间变得难以交流。通过给奶奶拍照,美津可以铭记现在,发掘奶奶周围更深层次的细节。作者介绍:Maeda来自日本高知县,她的摄影主题是捕捉情感和感知遇见。最终目的是探索人性。自2011年起成为“后院项目”(Backyard Project)...

>>MORE

Mitsu Maeda:《我的回忆》

Miti Ruangkritya:《想象洪水》

对曼谷2011年的洪水进行摄影研究,这些照片的目的是捕捉事件的预感和超现实的本质。摄影师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捕捉洪水带来的静止、等待和恐惧。作者介绍:Miti Ruangkritya,1981年出生,品红新兴摄影师基金会(英国)奖项候选人;在新加坡2902、曼谷加德满都画廊和威尼斯ICI举办过个人摄...

>>MORE

Miti Ruangkritya:《想象洪水》

​Farhad Rahman:《海岸之歌》

海洋随着时间流逝发生着变化,土地也随着时间一起消失。一群新的居民创造着崭新的故事。时间改变了海洋,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随着风景的变化,海岸上居民的心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这个项目旨在描绘孟加拉国处于孟加拉湾580公里沿海地区的变化。作者介绍:Farhad Rahman,自由摄影师。目前在孟加拉达卡工作...

>>MORE

​Farhad Rahman:《海岸之歌》

Farhad Rahman:《最后一个游乐场》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孟加拉国达卡郊区附件儿童的梦幻世界的故事。这个游乐场由一个个大水坑构成。不过这个地方只是工程的过渡时期,短短几天之后就会消失;很快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建筑工地。这是当地的孩子最后的游乐场。作者介绍:Farhad Rahman 1986年出生,在Pathshala南亚媒体学院完成学业后,成...

>>MORE

Farhad Rahman:《最后一个游乐场》

Kazuhiro Yokozeki:《日本的单亲父亲家庭》

据2011年日本厚生劳动省人口普查显示,与大约1,237,700个单亲母亲家庭相比,日本的单亲父亲家庭大约为223,300个。单身父亲的数量相对较少,但由于普遍存在的离婚和同居而不结婚现象,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然而,在这个男性主导职场和迷恋工作文化的国家,要做一个单身父亲不仅费力,而且具有挑战性。...

>>MORE

Kazuhiro Yokozeki:《日本的单亲父亲家庭》

Homayra Adiba:《屋顶》

我在屋顶上长大,在我很小的时候,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屋顶上。晚上,我喜欢坐在叔叔种的番石榴树枝上,和姐姐找来漂亮的小石头,从中编出一个个侦探小说......停电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用学习,躺在毯子上数天上的星星,为了等待流星划过我们情愿呆上几个小时...... 雨天时,我们会爬上屋顶一起跳舞,任...

>>MORE

Homayra Adiba:《屋顶》

Hemya Moran:《亲密的陌生人》

在由文森特·加洛编剧和导演的电影《水牛城66》中,讲述了一个被释放的囚犯绑架了一名十几岁的学生,囚犯带着这名学生去看望他父母的途中,他迫使这位年轻的女孩装作是与他亲密相爱的女朋友。在我的作品“亲密的陌生人”中,我随机的选择陌生人,让他们扮演成与我关系亲密的熟人,并且在他们的私人空间里与他们拍摄照片;...

>>MORE

Hemya Moran:《亲密的陌生人》

Geric Cruz:《右边第二颗星星》

“他们是兄弟,一起生活在湛蓝的天空之下,天空中的萤火虫如繁星点点。有时候他们会去打猎,会潜到海里寻找美人鱼。不论一个男孩去哪儿,另一个总是跟着。这一切都发生在日落之前;当太阳落山后,一个男孩就离开了另一个。他们代表着每一个曾经与兄弟亲密无间的男孩,最终他们落了单,发现萤火虫都死去了,美人鱼也从来没有...

>>MORE

Geric Cruz:《右边第二颗星星》

周引:《无题》

“大概是一尘不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让你始终纠结在某些事情上,作为个体的、自身能力的局限让我屈从与这种状态。这个状态没有那么不好,但是你内心总有一些蠢蠢欲动的因子在翻滚,继而演变出各种变幻的情绪。这些情绪那么私人,变成你回绝外界的借口和挡箭牌。你眼中的世界变成一个个孤独个体在游荡的场景,他们若有所思,可...

>>MORE

周引:《无题》

张锦旗:《雾色》

时下中国,政治环境无时不刻地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作为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历史上以其重要的政治地位和区位优势备受重视。2008年-2013年,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更是将重庆推上了风口浪尖。无论是打黑除恶,还是红色文化的发生、消解,都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烙上深深的时代印记。自2008年开始...

>>MORE

张锦旗:《雾色》

余姚瑶:《container》

2012年至2014年間拍攝了身邊的同齡人,選其中一些編錄為<container>作者简介:余姚瑶,自由摄影师。...

>>MORE

余姚瑶:《container》

邢磊:《江国寂寂 》

第一眼见到长江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离不开她了。南方人喜欢把心事托付在氤氲弥漫,灰暗潮湿的下雨天里,好像只要一下雨就能冲刷掉心里所有的隐晦,不堪,悲戚与苦闷。任凭雨水一直下,一直下,下到漫山遍野,流进下水道,流进长江,最后都汇入大海,这样说的话,长江也好,大海也好,都如母亲一般,包容了我们一切的心事。...

>>MORE

邢磊:《江国寂寂 》

吴涛:《日常》

我见过西湖倒影的月亮,也见过火车上薄雾中的日出;我见过黄石轮渡上的桀骜的青年,也欣赏过青岛海边男子的纹身;我猜过敦煌拿着明信片女孩的心事,也和武当山的青年在雪中一起奔跑。这些景象是我眼里的碎片,但她们也是构成我生命的重要片段。生来就喜欢去没去过的地方,那种陌生感让我莫名兴奋。我也用眼睛去观察,并捕捉...

>>MORE

吴涛:《日常》

黎晨驰:《I see what I see》

《I see what I see》是一组用4x5相机拍摄,并手工放大的银盐照片。整组作品有两条线索,即在自然中直接截取的景物和经过我蓄意谋划的场景。在寻找自然景物和构思场景时,我的兴趣点始终都在于捕捉或营造那些主体元素与环境有着强烈影调对比,却又在对比中与环境有着暧昧关系的画面。不管是画面中一块莫...

>>MORE

黎晨驰:《I see what I see》

蒋得好:《手机摄影》

作为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手机是离我最近的工具,每次有什么隐晦的心情都通过手机拍摄的图片的方式来表达,一张没有文字说明的图片,不懂我的人怎么也看不出来我拍的是什么,而懂我的人只是看一张单单的图片就能感受到我的心情。作者介绍:蒋得好,影像中国网编辑。...

>>MORE

蒋得好:《手机摄影》

贾锦新:《十方众生皆成佛》

中国佛教于公历纪元前后,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在中国形成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形形式式的佛像是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像,伴随着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佛,梵文佛陀简称,意译觉者,知者,觉有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

>>MORE

贾锦新:《十方众生皆成佛》

华伟成:《尘末》

身处中国现代化的洪流中,越来越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将这种现代性危机表述为对存在的遗忘。存在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事物自身显现与敞开的过程。我拍摄的这些照片大多是些不为人所注意或即将消逝的事物,正因如此,它们得以回归于存在的本真状态。我试图呈现的就是这种在摆脱了功能性的意指束缚后,恢复...

>>MORE

华伟成:《尘末》

胡嘉兴:《靈山》

山水,是我看到最初的风景。我生长在徽州,家乡绩溪是墨的发源地,因而在初习绘画的时候,就自然地使用笔墨。接触最早的艺术作品,便是寥寥几幅文人笔下的山水画。我常常凝视着这些画,想像自己就是画中的策杖逰山人,或是斜风细雨中的渔翁,这种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让我痴迷。但却是一座山真正滋养了我的灵魂,它就是清凉峰...

>>MORE

胡嘉兴:《靈山》

陈文笔:《江水悠悠》

作者行走于长江、金沙江、怒江,用手机记录下的影像故事。作者介绍:陈文笔,自由摄影师。...

>>MORE

陈文笔:《江水悠悠》

王自彬:《如此这般》

这一年多,因为工作原因,我得以带着相机或随身的手机去了一些地方,发现每所城市、场所里总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很多画面没有了地域性特征,放在任何一所城市里都是可以发生的。有时,我无法用具体的语言去表述我要说的话,于是,我就以影像为借口诠释“夹杂在不过如此与出乎意料之间的一种情绪的拿捏”,也就是汇集“如此这...

>>MORE

王自彬:《如此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