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影——摄影与绘画的纠结
编者按:如今的后期制作已足以以假乱真,究竟一张经过处理的图片是属于摄影作品,还是属于绘画作品?无忌网友山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前段时间,Adobe推出了最新一代的PhotoshopCS5,立刻便有网友惊呼:PhotoshopCS5一出,世界从此无真相。PhotoshopCS5强大的后期处理能力,让人们...
2010-11-29
一些摄影的非摄影思絮
一月前,QQ上闪着一串字:去连州看展不?一起去过两趟的深圳朋友在问。不想去。半月前,QQ上又跳来2010连州展览主题:这个世界存在吗!像被蜜蜂赘了一下,谁在问我?我在问谁?!有点坐不住了,不记得说过的不去,不仅想去而且还想马上弄个展览带去,因为,我发现自己实在很想说话。说干就干,马上着手选图,什么展...
【讨论】摄影,什么题材最能打动您?
编者按:小编在逛本网互动社区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摄影,什么题材最能打动您?》,这个话题也是众多摄影人所关注和经常思考的。在探讨这个话题的时候或许也会给众多摄影人带来新的拍摄灵感。借此机会小编把此话题转到本网,供更多影友参与讨论。点击进入讨论区每个玩摄影的朋友,都有自己最喜欢的题材。我对光影的...
2010-11-18
摄影史料记事
上篇中国摄影写家,抢在新时期社会改革开放、思想活跃的时机,做成了一件对中国文化极具意义的大事--中国摄影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国摄影史》,由马运增、陈申、胡志川、钱章表、彭永详编著。尽管这部书写到的只是1840--1937年间的断代史,然而这件事情的文化意义非同小可,它终于给那些不只局限...
2010-11-15
好照片可以被裁出来--答复《中国摄影报》关于图片裁切与否的讨论
身处一个包含媒体在内都在日益变化的时代,普瑞基的观点无疑是只是一家之言,不必以教科书似的论断来膜拜,即便教科书经典如肯尼斯科布勒的那本《美国新闻摄影教程》般,也是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就如我们已看到的第六版。当然,丝毫我没有否认普瑞基以及他的团队在1988年给中国新闻摄影带来的震撼和启迪,一如马格...
为什么没用新华社的图片?
8月13日,我应王瑶邀请到新华社摄影部讲课。她出了两个题,一个是新华社招了很多新编辑,希望讲讲图片编辑业务。二是新华社与非机关报类报纸交流较少,这类报纸用图有什么要求,也希望讲讲。所以我准备了两个课件,一是图片编辑关键词,一是新锐新闻摄影。每堂课我都留了提问时间,大家也提了不少有见地的问题,让我也收...
2010-11-12
我们拍照片给谁看?
很多年以来,有很多拍照片的朋友都问过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拍了照片给谁看。看起来,这个问题问的仿佛很多余;但是慢慢地仔细琢磨起来,发现这个不被经意的问题还真是个值得说道的事情呢。为了闹明白这个好像很简单的问题,我征询了很多摄影师的看法,但得到的回答深深浅浅的依旧莫衷一是。既然大家都在莫衷一是,我看这...
2010-11-02
摄影中的思维惰性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些从事摄影和热衷摄影的朋友多次与我谈起摄影灵感枯竭的事情。大家言谈中多少的忧心忡忡,大有江郎才尽的颓势情绪。天地很大脚下的路很长,一个人就是再用上100年的时间,也拍不完眼前的美景,也记录不完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把摄影看重的时候,整天脑子里装着的就只有摄影。当一谈起摄影,很多人都会...
2010-10-29
纪实摄影到底该向何处走?
纪实转向:何处是归途?近年来国内摄影界正在发生着一场摄影的纪实转向,其中的关键词是:记录、人文、社会责任一个宏大的声音在摄影家们的耳边回响着:记录才是摄影的本质,纪实摄影才是摄影的正途。于是,昔日的风光大师风光不再,沙龙风格备受质疑。什么叫话语权,这就叫话语权。在这场纪实转向中,纪实摄影赢得了话语权...
2010-10-26
影展也应树立传播伦理道德观
前些年某次国际摄影节的露天幻灯晚会上,比影院的宽荧幕还大的屏幕支在繁华地带,老百姓像看露天电影一样将放映场挤得满满当当,让专程赶来的众多摄影人也成为小众。法国VU图片社总裁克里斯蒂安戈约尔主持演示的一组被称作新新闻摄影的作品,因其中涉及部分反映国外性工作者的画面,而引来当地百姓杂七杂八的议论。还是在...
2010-10-25
巴黎为摄影展设年龄门槛引争议
巴黎市立现代艺术馆自10月8日起推出美国摄影师拉里克拉克回顾展。这次展览透过克拉克的200多幅原版照片,展现他50年来的摄影历程,其中大部分作品从未发表过。就在艺术之都巴黎正准备迎接这位饱受争议的摄影师在欧洲的首个回顾展时,巴黎市政府发现自己已经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克拉克转专注拍摄的题材过于敏感...
为特批入会叫好
近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决定,对抗灾救灾一线摄影人可以特批加入中国摄协。为中国摄协实事求是,锐意进取,特事特办的做法叫好。参加中国摄协,是众多摄影人的梦想,因为要在中国摄协举办的展览入选片子等条件,许多人多年难以如愿。因此,中国摄协举办的国展每届收到的作品翻番,今年的收稿量达到18万幅,创造了世界之最。...
2010-10-22
吴琼:摄影作为一种表征实践
一、摄影作为一种文化实践自产生之日起,摄影就在为争取自身所谓的艺术地位而挣扎,摄影作为艺术成为牵引摄影史行进的一个重要向度,把摄影尤其那些被称作专业摄影师的摄影看作是艺术曾经是且一定程度上仍然是摄影家、批评家及观众建构图像意义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以至在很长一个时期里,以及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摄影作为艺术...
由“功能型摄影”看当前纪实摄影存在的几个问题
【注】:本文转引自李楠博客(李楠:《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根据李楠在10月初举办的《见证中国纪实摄影20人》作品展暨纪实摄影高峰论坛的发言整理而成。首先,既然今天是一个关于纪实摄影的高峰论坛,那么我们必须先明确我们探讨的语境。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先达成共识,才有可能进行有成效的讨论。刚才几位说到什么是纪...
2010-10-21
照片能"活"多久?
一张照片拍出来了,它能活多久?这很好计算,照片拍出来是给人看的,被读者看多久它就活多久。辨清一张普通的照片只需扫视一眼,0.2秒,阅读一张照片包括看清图象、初断它的意思,5秒就很充分。细节丰富、意味深长的,自然可能再多看一会儿,但是到了一定份儿上,就会不耐烦。也就是说,一张照片被一个读者阅读,它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