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电线和纸屑真的影响美观么
(司寇)在因违反征稿启事中纪录类不得修改原始影像规定,而被取消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资格的那些作品中,相当一部分是修改了原始照片中的某些细微之处,比如电线、比如地面上的纸片和杂物等。对此,有人可能会分析说,这是摄影者追求完美的心理造成的。我们固然可以这么认为,但需要反向思考的是,那些电线和纸屑...
2010-08-25
纪实摄影为何只有“节庆”一张脸
不久前举行的上海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让评委非常无奈,几千幅作品放在桌上,竟在节庆里扎堆了,很热闹的场面,几千张脸都笑成一个表情。据说这是当下纪实摄影的特点高度同质化。纪实组评委、日本写真家协会常务理事木村惠一说,他经手评选的5000多幅参赛作品中,近半数作品拍摄的内容是节庆和民俗活动。他说,中国的摄...
2010-08-23
“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是摄影界的求真之风
侯谢作品《明天的现实》被指剽窃一事,从被江苏一位广告从业人士的质疑开始,便受到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高度关注。联想到近年来一些被指违规、造假、剽窃的照片案例,不免有人会问:摄影界到底怎么了?因为摄影事业的发展和普及,摄影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记录和表达手段,公众也可便捷地利用互联网公示等渠道对摄...
2010-08-19
《明天的现实》图片“侵权”案例分析
2010-08-18
深圳摄影收藏尚未起步?
日前,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奖作品《明天的现实》由于PS未经授权的原始素材,并涉嫌剽窃而被取消获奖资格。虽然,该事件掀起了轩然大波,不过,也刺激了人们对摄影收藏的关注。8月12日,华侨城LOFT雅典居邀请了《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摄影评论家A.D.柯曼,针对国内与美国的摄影收藏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他认为在...
2010-08-17
无缘金银铜 未必就不中
2010-08-16
借鉴?模仿?抄袭?——从“国展”入选作品《后天NO.2》谈起
“侯谢”在本网中摄论坛发表声明
曾璜:影像拍卖还应关注纪实摄影
今年春拍影像市场出现了纪实摄影、老照片与观念摄影三大板块并举的转机。不过,华辰拍卖公司影像业务负责人李欣认为,纪实摄影仍在这三大板块中占有主导地位,在成交总额中占到60%。为此,记者对华辰拍卖的业务顾问、策展人曾璜作了专访。徐肖冰毛泽东与朱德在延安七大华辰春拍成交价13.4万元市场关注纪实摄影曾璜认...
评委说国展
评委说国展国展评选,一方是全国广大的投稿作者,另一方就是肩负从海量照片中遴选佳作的诸家评委。通过对所有参评作品的浏览和评判,评委们对于这其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摄影现状,有些个性化的认识。应本报之邀,部分评委撰写了相关文章,畅谈了自己对于国展及其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的观感。这些文章,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国展评...
2010-08-13
《冬浴的芦苇工》公示后落选有感
23届国展已落下帷幕。为了备战这次国展,几年来,我花费了很多心血,全心身投入,拍摄创作了许多作品。精心制作,向此届国展投了30余幅作品。入选作品公示后,我的一幅《冬浴的芦苇工》在其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幅作品,是我在2008年冬深入洞庭湖芦苇荡体验生活,与芦苇工同吃、同
摄影界践行了“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摄影界践行了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燕郊摄影界又出了一单丑闻,获得2010年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奖的作品再陷抄袭门。纵向来看,抄袭的水平都渐渐倒退了。先前是PS,毕竟要添几只鸽子,弄一队羚羊;现在连这点儿可怜的技术含量都没有了,流行反转,把人家的作品左右翻个身,就变成自己的了,前一阵子是《千里寻水》,...
2010-08-12
纪实摄影向何处走?
纪实摄影向何处走?(一).....一、纪实转向:何处是归途?.近些年来中国摄影界正在发生着一场摄影的纪实转向,其中的关键词是:记录、人文、社会责任一个宏大的声音在摄影家们的耳边回响着:记录才是摄影的本质,纪实摄影才是摄影的正途于是,昔日的风光大师风光不再,沙龙风格备受置疑什么叫话语权力,这就叫话语权...
没有人人都满意的结局
23届国展入选作品公示后,网络的反响很大。针对不同作品,有夸奖的、有批评的、还有谩骂的。我自己也投了16张稿件,制作和邮寄成本就500多元,但一张都没有入
2010-08-11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刚刚公布评选结果的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在发表获得各项荣誉的国展收藏作品、优秀作品及评委推荐作品名单的同时,也确认取消了共计36幅(组)违反国展征稿启事规定的公示作品的入选资格。被取消入选资格的绝大多数纪录类作品是对参评作品局部进行了细微修改,且大部分违规者均非职业摄影记者,对于纪录类的相应要求理...
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