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号角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中在庄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吹响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2022-10-20
人民网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凝心聚力创伟业,万众一心向未来。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近平新
2022-10-19
董帅:优秀文物摄影在“四史”工作中的作用
“四史”,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开展“四史”宣
2022-10-10
文艺观察|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艺百花园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处关键落子,盘活了宣传思想工作基层资源,在复兴之路上提供了一股强劲的精神推力。鲁迅先生讲过
2022-09-22
以影像为媒,打造亮丽“风景名片”
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对于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中国风景名胜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为摄影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而摄影人作为“挖宝人”,从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人文风情中获得灵感,通过独特的视角寻找美、发现美,把“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拍摄下来,通过展览、
2022-09-13
文艺观察|让文艺助力网络生态更加山清水秀
新媒体技术从诞生之日起,一直以超乎想象却又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网言网语、网民网红、网校网课、网购网约、追网剧看“网大”,虚拟空间不断地拓展丰富人们的现实世界。艺术作为人们的生活内容和审美方式,与同样作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网络一道,相互需要,彼此成就。艺术放飞的是想象的翅膀,网络插上的是科
文艺观察|从人民生活和文化传统中汲取创作营养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决定了文艺创作方式方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创作之源,全面精准把握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在创作形式、题材、体裁、风格、手法上实现突破,在审美领域、审美品质和审美形式上不断开拓,理应成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一项重要的看家本领。准确把握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需要深悟“生活就是人民,
2022-08-29
刘鲁豫:用影像为河南山水而歌!
与中国许多广为人知的山川相比,河南境内的太行山、大别山和伏牛山各有千秋,是中国地理上、生物多样性上的一处高地。这些山脉如同生活在它脚下的河南人一样,宽厚、内敛和沉默,却有着让人出乎意料的景象,是极具潜力的山水景观。河南新乡宝泉河南焦作云台山茱萸峰摄影直观、生动,富有感染力,影像的记录和传播功能在旅游
2022-08-24
孙振军:值得回望与收藏的民间影像碎片
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向今天的文明社会,从来都不是在坦途上疾驰,而是在曲折中前行的。摄影的历程,也不例外。1826年,法国化学家、画家尼埃普斯,用沥青做介质,曝光时长达8个小时,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风景》,开启了人类固化视觉形象的第一步。1839年,52岁的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也是个法国人,
为时代“造像”,为历史留影 ——谈王俊荣的摄影创作
初识摄影家王俊荣,是从两年前江苏《新华日报》上整版推出《再见!长江捕捞船》的一篇图文并茂的专题开始的。由此,结识了这位颇具才华的摄影家,更进一步领会了摄影艺术的奥秘:从照相之“照”,到造像之“造”,从选材到成像。其实,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就是一个对生活原态即拍摄素材进行再创造的能动过程。较之于某些具
2022-08-23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征集规则变化及对中国摄影师的影响
摘要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之一,对中国摄影界亦有重大影响。从2022年的比赛开始,比赛的征集规则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本文试图探讨变化的内容、成因,以及中国摄影人的应对之策。一、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地位和影响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Pre
2022-08-22
陈馨:纪实摄影在当下的困境与破解
摘要纪实摄影是摄影主流和重要的类别之一,但在当下,纪实摄影的创作和传播进入了相对瓶颈期。本文试图分析纪实摄影的困境和成因,并寻找今后摄影创作中,纪实摄影突破的方法。一、纪实摄影的定义和困境1.纪实摄影在摄影创作中的重要地位纪实摄影是以留存文献、传递信息为主要价值的摄影形式。主要关注社会性题材,因而承
2022-08-15
王一川|以新的文艺创造坚定文化自信——谈谈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编者按:2022年3月29日,中国文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修订稿)》。新修订的《公约》在保留原有内容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新的精神,增加了新的表述,并修改了个别文字,以进一步体现时代性要求,拓展和强化文艺工作者的自我教育和自律要求。修订后的《公约》,面向全国
2022-08-12
文艺观察|将文联组织“两个优势”的势能转化为实践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发出号召,“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面对新时代呈现的精神气象、创造的历史机遇、绘就的光辉前景,我们有责任创作出彪炳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面临文艺发展的条件、环境和格局的深刻调
2022-07-20
文艺观察|善于从职能定位中找准文联“两个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联组织和文联工作放在治国理政全过程谋篇布局,赋予了文联组织新的职能和任务,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为新时代文联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联、作协组织优势、专业优势“两个优势”的重要论述,更是进一步丰富了对文联组织的定位归属、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