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察|从人民生活和文化传统中汲取创作营养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决定了文艺创作方式方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创作之源,全面精准把握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在创作形式、题材、体裁、风格、手法上实现突破,在审美领域、审美品质和审美形式上不断开拓,理应成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一项重要的看家本领。准确把握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需要深悟“生活就是人民,
2022-08-29
刘鲁豫:用影像为河南山水而歌!
与中国许多广为人知的山川相比,河南境内的太行山、大别山和伏牛山各有千秋,是中国地理上、生物多样性上的一处高地。这些山脉如同生活在它脚下的河南人一样,宽厚、内敛和沉默,却有着让人出乎意料的景象,是极具潜力的山水景观。河南新乡宝泉河南焦作云台山茱萸峰摄影直观、生动,富有感染力,影像的记录和传播功能在旅游
2022-08-24
孙振军:值得回望与收藏的民间影像碎片
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向今天的文明社会,从来都不是在坦途上疾驰,而是在曲折中前行的。摄影的历程,也不例外。1826年,法国化学家、画家尼埃普斯,用沥青做介质,曝光时长达8个小时,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风景》,开启了人类固化视觉形象的第一步。1839年,52岁的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也是个法国人,
为时代“造像”,为历史留影 ——谈王俊荣的摄影创作
初识摄影家王俊荣,是从两年前江苏《新华日报》上整版推出《再见!长江捕捞船》的一篇图文并茂的专题开始的。由此,结识了这位颇具才华的摄影家,更进一步领会了摄影艺术的奥秘:从照相之“照”,到造像之“造”,从选材到成像。其实,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就是一个对生活原态即拍摄素材进行再创造的能动过程。较之于某些具
2022-08-23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征集规则变化及对中国摄影师的影响
摘要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之一,对中国摄影界亦有重大影响。从2022年的比赛开始,比赛的征集规则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本文试图探讨变化的内容、成因,以及中国摄影人的应对之策。一、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地位和影响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Pre
2022-08-22
陈馨:纪实摄影在当下的困境与破解
摘要纪实摄影是摄影主流和重要的类别之一,但在当下,纪实摄影的创作和传播进入了相对瓶颈期。本文试图分析纪实摄影的困境和成因,并寻找今后摄影创作中,纪实摄影突破的方法。一、纪实摄影的定义和困境1.纪实摄影在摄影创作中的重要地位纪实摄影是以留存文献、传递信息为主要价值的摄影形式。主要关注社会性题材,因而承
2022-08-15
王一川|以新的文艺创造坚定文化自信——谈谈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编者按:2022年3月29日,中国文联十一届二次全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修订稿)》。新修订的《公约》在保留原有内容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新的精神,增加了新的表述,并修改了个别文字,以进一步体现时代性要求,拓展和强化文艺工作者的自我教育和自律要求。修订后的《公约》,面向全国
2022-08-12
文艺观察|将文联组织“两个优势”的势能转化为实践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发出号召,“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面对新时代呈现的精神气象、创造的历史机遇、绘就的光辉前景,我们有责任创作出彪炳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面临文艺发展的条件、环境和格局的深刻调
2022-07-20
文艺观察|善于从职能定位中找准文联“两个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联组织和文联工作放在治国理政全过程谋篇布局,赋予了文联组织新的职能和任务,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为新时代文联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联、作协组织优势、专业优势“两个优势”的重要论述,更是进一步丰富了对文联组织的定位归属、本质特征
文艺观察|让文联的组织优势汇聚起文艺奋进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作出了“要发挥文联、作协系统的组织优势”的重要论述,既是对文联组织历史贡献和独特作用的充分肯定,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文联系统改革发展、更好履行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纽带,既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组织载体
2022-07-15
文艺观察|文联的优势应在“专”字上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发挥文艺界人民团体的专业优势,指导文学家、艺术家提高专业水平,建设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深入推进行风建设”。这既是对文联组织专业特性的高度认可,也为文联在新时代发挥行业和专业
2022-07-12
用光影留存时代的“变”与“不变”
用光影留存时代的“变”与“不变”——记摄影家王玉华“镜头永远装着责任和使命。”谈及自己的艺术追求,王玉华娓娓道来。王玉华是江苏省摄协纪实摄影委员会委员,常州市摄协副主席,金坛区文联委员,也是原金坛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委员。20多年来,他将镜头聚焦到抗战老兵、乡村建设、时代发展等多个维度,用行动践
2022-06-28
文艺观察|文联“两个优势”是历史形成的,也是时代召唤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对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作出重要论述。“两个优势”是党领导文艺百年历程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在文联工作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党中央对开展文联工作规律的最新总结,为新时代新征程文艺文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文联组织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
2022-06-17
访谈 | 邢千里:中国当代摄影理论批评的“胡思乱想”
近日,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照片的“罗生门”——中国当代摄影的批评视野》一书出版,该书是艺术史博士、专栏评论家邢千里继《中国摄影简史》之后的又一力作。作为多家专业媒体专栏评论家的邢千里,涉猎摄影史、艺术批评、图像理论等诸多领域,总能立足于更广阔的学术背景,以更为宏观和细腻的角度审视当代摄影的诸多问
艺坛大家 | “战火光影”顾棣:中国红色摄影领域的司马迁
艺坛大家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联合出品顾棣人物简介顾棣1929年生于河北阜平,1940年2月投身革命,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八路军,随即到晋察冀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队师从沙飞、石少华等学习摄影,步入中国革命摄影队伍。后又接受郑景康、吴印咸的传授。他
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