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20】由阐释说开去
这次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的评选,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参评者的阐释,写得都相当拗口和抽象。但对于我这个观看者来说,这似乎是一种不信任,作者认为用眼来观看作品根本不能抵达作品的意义,才会费劲周折写这么多观看指南,更进一步讲,这可能会是对图像
2015-10-12
【TOP20】简述一点评选的感受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摄影作品,要在十来天内看明白所有作品,实为不易之事。可真得要耐下心来,认真仔细从688人的828组作品中先筛选出100组较好些的作品,作为下轮复选,就更不易了。不易还有诸多其它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届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的
摄影的互联网融合生态扫描
从摄影诞生至今170多年来,摄影这门艺术创作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不断与其他领域发生着联系,由光学、化学到电子学、传播学、互联网,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摄影,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浪潮,摄影器材
2015-10-08
朱勇:收藏反映使命感的摄影作品
虽然与西方成熟的摄影收藏体系相比,国内摄影收藏市场还显稚嫩,但如今不少国人已认同摄影作品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一座金矿。但作为最有实力的中国摄影收藏家之一,朱勇眼中却是另一番不同的风景。这都是假象而已,市场上有分量的作品已经越来越少了。朱勇这样
新媒介中的图片叙事
加拿大传播理论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在1970年代前后作为意见领袖有着巨大影响力,他很早就预测了随着网络和新媒体而来的许多新现象。他的名言媒介即信息出现在其1964年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Media:TheExtensi
文化惠民工程中的摄影担当
艺术的形态有许多种,但艺术承担的社会使命是一致的,那就是:艺术必须服务人民。这是所有艺术在创作中的基本规律,更是艺术价值生成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这显
2015-09-24
雨伞爸爸的背后
最近,一张大雨中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照片中,一名中国爸爸在大雨中为儿子撑伞,自己却被淋得湿透。人们纷纷表示:了不起的爸爸,很甜蜜!这使我想起了《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随后,西方媒体找出了拍摄照片的摄影师,美国媒体也找到了照片中的雨伞爸爸
2015-09-21
姜纬:我为什么要谈美学?
我为什么要谈美学?再论付羽、路泞、邹盛武、魏来、卢恒、马永强、张玉明的作品姜纬美学问题通常也就是认识问题,事关认知和价值估量的准确性。从广义上讲,我鼓励摄影的创新和多元,这是我的一部分工作所需。但同时,我也是一个鉴赏者,在这个位置上,
2015-09-07
抽象摄影在中国当下的实践
李为民《旋》作者有选择地截取了不同色阶的六个画面,组成了这幅意外之《旋》,看似简单的色阶排列,却是对旋的含义的详尽诠释。徐明松《镜像》系列作者在作品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细腻情怀与思考: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他呈现出来的画面,是我们眼中看
2015-08-27
费大为:所谓“艺术”是社会系统协作的结果
费大为,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策划人和批评家之一。自八十年代后半期以来所策划的一些列展览活动,首次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向国际舞台。费大为1995年至2003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基金会的艺术评审,2002年至2008年任尤伦斯基金会主任,并在北京创办UCCA(
2015-08-26
素材、标签以及伤害
他是我们同行不再是了,我们是专业的,现在他是我们的素材了。在丹吉尔罗伊2014年自编自导的电影《夜行者》(NightCrawler)里,主人公路易斯冷静地一边用摄像机拍摄躺在地上的同行另一个摄影记者一边和自己的实习助手交谈。那个同行死了,从路易斯的竞争
2015-08-04
被虚拟而出的摄影站队学
上世纪90年代的新摄影,关注现实。不管你是啥,纪实,或观念,或新闻,大家热衷于敲打现实。那时大家都仿佛同道,比较河蟹。当然,突然在平遥来过一场新摄影之争。那是一场找错对象的没学术含量的争论,安哥的说法,是有人要搞文革式站队:没单位的坐这边,
“中国当代摄影在英国的热潮,已然过去”
成立于1971年的英国摄影美术馆是英国唯一一家专注于摄影的美术馆,创立之初就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家摄影美术馆。但是这家拥有英国政府拨款的美术馆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收藏。馆长布莱特罗杰斯因为策划在上海民生美术馆举办的时代映像1960到2010的英国摄影而来到中
2015-07-30
“互联网+”时代摄影的纠结与抉择
移动网络时代,从摄影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演变过程,摄影本身没有变,只是摄影表述方式有了变化,商品如得不到消费者认可,便没有活力。当下,摄影急需构建新产业生态圈,为用户提供可私人定制的消费品,是赢得个性化市场的有效战略。图片每个人都会拍,但
2015-07-24
专访尼康摄影大赛2014-2015获奖作者
Q1:我想问一下野口先生,我们知道越是熟悉的场景,越难拍出新意,而你的作品非常不一样,想问你的灵感来自于哪里,能否说一下它其中的含义?A:KatsuhiroNoguchi我的本职工作是广告摄影,所以也从事了很多广告的拍摄。从1995年开始筹建自己的摄影工
201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