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的当代思考
乔治伊斯曼之家博物馆(GeorgeEastmanHouseandInternationalMuseumofPhotographyandFilm)如今所有摄影师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自己的专业工作,都会明白自己所使用的技术乃是起源于遥远的过去。他们了解摄影与时俱进的发展和转变,他们相信目前的摄影
2013-07-25
任悦:多媒体记者的生存之道
去年,英国学者DaivdCampbel在荷赛的支持下,启动了一个调研项目,就新闻摄影记者在当下朝向多媒体记者的转型展开研究。日前,研究报告已经出炉,题目叫《后工业时代新闻报道中的视觉报道》(VisualStorytellingintheAgeofPost-IndustrialistJournal
2013-07-19
从坠机事件看社交媒体时代新闻报道
美国四大主流媒体中,《纽约时报》最先发布坠机事件相关推文美国西部时间上午11时左右,韩亚航空一架波音777飞机在旧金山国际机场降落时出现事故,飞机机尾着地引发大火。机上有291名乘客和16名机组人员。目前事故已经造成两人死亡,均为中国公民,另有130
不要把技术修习当做全部
不要把技术修习当做全部云舒文眼下,书店里的那么多摄影技术类的书,把技术掰开揉碎讲得不能更细了,还有很多培训、讲座,甚至在网络上都有很多摄影技术帖子,无论想拍摄何种内容,都能够找到相应的教程。我们可以理解也非常赞同大量摄影技术书籍和网络
2013-07-16
去阿尔勒,我们看什么?
谁也不能否认,历史相对悠久的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是同类活动中的翘楚之一。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去参加或参观阿尔勒摄影节,当全球一体化的风潮快速波及摄影,当摄影节庆活动成为国内外常态,我们需要感知和思考的,肯定有这样一个问题去阿尔勒,我们看什
张元民:摄影需要深厚文化根基
1963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摄影系,同年进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摄影助理、摄影师、副总工程师兼技术办公室主任。先后拍摄《闪光的彩球》、《快乐的单身汉》、《T省的八四、八五年》、《最后的选择》等故事片15部,以及新闻纪录片、艺术性纪录片《上海新貌》
切莫“以美废真”
前几天写了篇小文,谈及以美代真的误区(见本报7月5日1版《以美代真是误区》),其实比这更严重的倾向,是以美废真为了美化画面,为了审美第一,不惜采用任何手段来极尽能事,让照片看起来更加绚烂多姿,却刻意回避火热而真实的生活,甚至回避摄影的实录功能
2013-07-12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摄影教育个案观察
有关中国大学摄影教育的话题,近来受到业界及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各种激烈的情绪反应,各式各样的说辞,显现出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讯息。但是,以一个从事大学教育多年的教师的身份来看待这个问题,我更愿意以一种理性冷静的态度,切入当下摄影教育的现实
2013-07-10
谈摄影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与思考
《管子》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多年来,以树人为目的的中国高等摄影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随着近年摄影专业院系建设的突飞猛进及与社会需求接合的不甚畅通,也使高等摄影教育受
2013-07-09
避免走弯路 摄影师一定要破解的迷思
在踏入摄影之门的初期,摄影爱好者们常常会对专业摄影师有所误解,经历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才能走出迷思。如果提前了解其中的秘密,在学习时尽量避免,就可少走弯路!本文收集了摄影师应该知道的一些小秘密,快来看看有没有走到弯路吧!一定用手动模式进行拍摄
日本的写真集文化
作为当然的世界摄影大国,日本有一些天然优势是他国所不具备的,诸如相机制造大国、艺术教育高度普及,等等。其中,不能不提的一点是,写真集出版大国。写真集是日文,即摄影集之意。应该说,摄影集哪国都有,并不新鲜,中国早在文革时期就出版过不止一种毛
2013-07-08
“摄屏”现象的病灶在哪里?
摄屏一词火起来,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只因其行为早已存在,词语却到不久前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后才引出争议。在看电影时用相机或手机把银幕上的画面拍下来,就是摄屏。单想象一下白光频闪的电影院内场景,再想到前不久埃及神庙里到此一游的刻字,以及林奕华
摄影的慢动作版本
《柯杉摄影作品集》柯杉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短评文马永建在数字影像大行其道的今天,柯杉却持续不断地在黑白摄影以及传统黑白暗房技术的道路上前行。这种坚持促成了我们今时看到的柯杉摄影作品的特色:一种在现代摄影技术与传统绘画韵味及美
荣荣:中国摄影发展了,但仍然未得到足够重视
艺术中国记者:三影堂为何要办本次《摄影名师课程》?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课程内容?荣荣:《摄影名师课程》的创办是我和我夫人对摄影的理想。中国的摄影作品一直处于缺位状态,摄影的收藏和传播也没有足够的发展。中国当代摄影的身份和作品并未得到社会
2013-07-05
“以美代真”是误区
题目中的这句话,是对最最亲爱的广大摄影爱好者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的摄影意识中,还存在着很多前些年被部分评论家所批判的美的误区。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活动性质明确、甚至连影像后期处理限度都做了规定的摄影活动时,大家可能会在意细节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