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文联组织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习近平
2021-06-07
回顾党领导文艺评论百年历程 展望新时代文艺评论发展愿景
回顾党领导文艺评论百年历程展望新时代文艺评论发展愿景——“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海报5月25日,由中国文联指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点击查看)。会议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
2021-06-04
用镜头展现向前、向上的力量 ——记杨凯生和他的人文纪实类摄影作品
《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杨凯生作品“我在《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杨凯生作品》一书中所写的‘自序’题目是“万镜所见,一孔之得”。我认为这个标题大概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摄影题材处处可见,如果要想有所收获,需要的是留心,需要的是我们从琳琅满目的情景中通过镜头抓取值得抓取、应该抓取的东西;另一层
李屹:新征程上文艺工作的光辉指南
在迎接建党百年的日子里,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真理的光芒、理想的魅力。电视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电视剧《山海情》、《跨过鸭绿江》,歌剧《沂蒙山》,芭蕾舞剧《沂蒙三章》,杂技剧《
2021-06-01
“致敬劳动者”摄影展:真理的慧眼,永远向着生活
“真理的慧眼,永远向着生活”——“致敬劳动者”摄影展给我们的启示马克思将劳动比作社会的太阳,那么劳动者无疑是太阳的无限能量。这也难怪,当以“致敬劳动者”为主题的朱宪民王玉文摄影作品展在五一劳动节前在大连美术馆精致的空间中展出时,挤满观者的小小美术馆气氛如此热烈。德高望重的摄影家朱宪民先生和王玉文先生
2021-05-26
生活的表情,悲悯的情怀——《镜头中的人情物理》读后
生活的表情,悲悯的情怀——《镜头中的人情物理》读后《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胡一峰“这一次究竟准备拍摄什么、表达什么?”杨凯生先生在《镜头中的人情物理》(商务印书馆,2020年)的自序“万镜所见,一孔之得”中如此自问。我想
“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摄影展系列访谈 | 向云驹:切身切实地感受到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
由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通过集中呈现一批生动刻画脱贫历程、小康夙愿的优秀摄影作品,以真挚的情感、真实的写照、真诚的表达,热烈地向建党百年致敬。
文艺观察|突出逻辑主线 抓实文艺行风建设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从这个意义上讲,文艺作为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条战线,自身的作风建设及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文艺作品的质量,进而影响着时代的风气风貌。因此,文艺行风建设关系到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必须正确面对和协力解决的重大挑战,也是一个必须与
中国文联主席铁凝:新时代的文艺之路怎么走
中国文联主席铁凝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文化的力量愈益强大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最根本在于创作生产出更多高品位的优秀作品,关键在于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文艺人才,目的在于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徐欧露中国国家博
2021-05-25
文艺观察|团结凝聚“文艺两新”成为有生力量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文艺领域,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他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作用突出,业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供给者,成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2021-05-21
文艺观察|网络“清朗”行动,文艺界该如何作为?
近日,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网络违法违规问题,在全网开展“大扫除”,通过专项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八个方面问题。其中,“清朗·整治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专项行动,针对网上文化娱乐乱象问题,重点整治互联网盲目模仿、低俗恶搞、内容涉黄、浮夸出格等各类
2021-05-15
文艺观察|以良好文艺风气引领社会风尚
随着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号角吹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文艺行业迎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也催生了众多文艺界公众人物,在表演艺术领域尤为突出。公众人物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影响越大,责任越大。尤其在当下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艺界公众人
2021-04-28
王福春:从绿皮火车拍到白皮高铁,见证火车上的人生百态
《通辽-集宁》一九九八年王福春摄惊闻3月13日上午6点08分,王福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这位低调善良又成就突出的纪实摄影家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拍摄并出版的纪实摄影专题《火车上的中国人》家喻户晓,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影像文本。笔者和王福春初次相识于1
2021-04-27
广东摄影的历史荣光和时代使命
牵引线——东莞制造系列抗疫“生命线”赶制“安全防护服”李志良摄“广东摄影的历史荣光和时代使命”——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广东)艺术分享会于近日在广州举行,这是继1月16日在东莞举行的“时代的观看——中国摄影金像奖(广东)学术研讨会”之后的第二站。研讨活动的现场同时举办了
文艺观察|加强文艺人才培训培养 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厚实支撑
人是事业发展之本,事业前进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提到了更高位置。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要求“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201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