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察 | 讲好中国故事是文艺创作传播主旋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的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亲和力
2021-06-15
百年·百姓:用影像绘就一幅百姓生活的百年画卷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回首岁月如歌。百年,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却改变了中国社会,改变了亿万民众的命运,开创了一个亘古未有的新时代。影像承光阴,照片载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宏伟篇章,是一首
2021-06-11
我们还在关心如何拍照显瘦的时候,他们已经把镜头对准了这个时代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也是摄影师无声的诉说。一张优秀的摄影作品,仿佛有千言万语,其冲击力与震撼力甚至可以超越语言与文字,直达我们心灵最深处的柔软。摄影|余冠辰“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以来,收获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点赞与感动。展览中的照片都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创作过程
2021-06-09
图片里的小康故事丨那时的家,今天的家
搬家,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作为中国脱贫攻坚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易地搬迁,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人们,离开贫瘠的故土,走向希望的天地,迎来幸福的生活。我们从摄影家的镜头里,撷取了贵州、四川两地几个家庭搬家前后的对比照片,用影像见证小康的足印。左图:2017年12月14日,贵州威宁
文艺观察|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文联组织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习近平
2021-06-07
回顾党领导文艺评论百年历程 展望新时代文艺评论发展愿景
回顾党领导文艺评论百年历程展望新时代文艺评论发展愿景——“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海报5月25日,由中国文联指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建党百年与文艺评论”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点击查看)。会议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
2021-06-04
用镜头展现向前、向上的力量 ——记杨凯生和他的人文纪实类摄影作品
《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杨凯生作品“我在《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杨凯生作品》一书中所写的‘自序’题目是“万镜所见,一孔之得”。我认为这个标题大概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摄影题材处处可见,如果要想有所收获,需要的是留心,需要的是我们从琳琅满目的情景中通过镜头抓取值得抓取、应该抓取的东西;另一层
李屹:新征程上文艺工作的光辉指南
在迎接建党百年的日子里,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让人们深刻感受到真理的光芒、理想的魅力。电视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电视剧《山海情》、《跨过鸭绿江》,歌剧《沂蒙山》,芭蕾舞剧《沂蒙三章》,杂技剧《
2021-06-01
“致敬劳动者”摄影展:真理的慧眼,永远向着生活
“真理的慧眼,永远向着生活”——“致敬劳动者”摄影展给我们的启示马克思将劳动比作社会的太阳,那么劳动者无疑是太阳的无限能量。这也难怪,当以“致敬劳动者”为主题的朱宪民王玉文摄影作品展在五一劳动节前在大连美术馆精致的空间中展出时,挤满观者的小小美术馆气氛如此热烈。德高望重的摄影家朱宪民先生和王玉文先生
2021-05-26
生活的表情,悲悯的情怀——《镜头中的人情物理》读后
生活的表情,悲悯的情怀——《镜头中的人情物理》读后《中国文艺评论》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胡一峰“这一次究竟准备拍摄什么、表达什么?”杨凯生先生在《镜头中的人情物理》(商务印书馆,2020年)的自序“万镜所见,一孔之得”中如此自问。我想
“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摄影展系列访谈 | 向云驹:切身切实地感受到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
由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通过集中呈现一批生动刻画脱贫历程、小康夙愿的优秀摄影作品,以真挚的情感、真实的写照、真诚的表达,热烈地向建党百年致敬。
文艺观察|突出逻辑主线 抓实文艺行风建设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从这个意义上讲,文艺作为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条战线,自身的作风建设及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文艺作品的质量,进而影响着时代的风气风貌。因此,文艺行风建设关系到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是一个必须正确面对和协力解决的重大挑战,也是一个必须与
中国文联主席铁凝:新时代的文艺之路怎么走
中国文联主席铁凝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文化的力量愈益强大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最根本在于创作生产出更多高品位的优秀作品,关键在于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的文艺人才,目的在于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徐欧露中国国家博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