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协要闻

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摄影新格局

来源:中国摄影报 责编:张军 陈昭毅 2016-12-06

1480065861841026.jpg系列报道之四

2012年12月9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在中国摄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摄影事业发展繁荣,加快推进中国摄影事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摄影事业新格局的形成”,“到2020年跻身国际一流,创造当代中国摄影的新辉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的总体工作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分解成12个要素。报告中还规划了多项旨在全面推动整体摄影事业快速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

4年来,在中国摄协的主导下,在全国各级摄影组织和有关机构的协助下,这些承载着中国摄影界摄影强国梦的工程项目,一点点地茁壮成长,一步步脚踏实地,全面立体地不断推进,为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摄影新格局积蓄着力量。

中国摄影博物馆预计明年竣工

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国摄协发挥自身文化优势,与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合作,建设中国摄影博物馆项目。博物馆旨在开展中国摄影发展史专题陈列、艺术品收藏、摄影教育、艺术交流和社会服务等公益性事业,作为一家专业的综合性摄影博物馆,建成后还将在促进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发展等层面产生积极意义。

中国摄影博物馆位于北京市石景山文化中心,规划面积3000平方米,预计2017年下半年竣工。对于中国首个国家级摄影博物馆项目,业内颇为期待。“中国摄影博物馆的成立,将极大促进中国摄影文化体系建设的完善性和丰富性,进一步推动国内摄影文化的传播、教育、学术研究,搭建一个高层次的摄影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丽水摄影博物馆副馆长傅为新评价道。

工作生活在江苏无锡的收藏家、摄影史学家王海宝表示,摄影博物馆在当下时代的网络化、碎片化与便捷化信息建构下,更具有其重要价值。国内目前与摄影相关的博物馆尚不可与其他专业博物馆相提并论,迫切需要建立起有品质的摄影博物馆,以期与摄影大国的身份相符,为中国摄影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发展做出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

中国摄影展览馆搭建交流平台

1472447218299234.jpg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右二),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左一)在中国摄协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右一)陪同下共同观看新址首展。吴承欢/摄

中国摄影展览馆是国内第一个专业的摄影展览馆,自2013年12月20日在北京开馆以来,先后推出了多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摄影展,深受社会赞誉。为更好服务摄影人和摄影事业,2016年,中国摄影展览馆搬迁至中华世纪坛,升级改造后的展厅空间为广大摄影家和爱好者打造出更为优质的摄影展示和交流学习平台。

中国摄影展览馆开馆后,先后举办过多次有影响力的主题展和公益展:开馆首展“同筑中国梦 百年跨越史——中国摄影与科技”大型影像展便先声夺人;为纪念中坦建交50周年、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举办的“中国摄影家眼中坦桑尼亚”摄影展颇有特色;“中国摄影家眼中的纳米比亚”摄影展吸引了纳米比亚总理哈格·根哥布出席并观展;以“历史不容忘却”为主题的“影像的占领——1894—1945日本对华影像采集研究”专题展以大量影像和实物证实着日本侵华罪行;“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果摄影艺术展” 旨在宣传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 “见证——2016抗洪纪实摄影展” 呈现出抗洪救灾的伟大精神……中国摄影展览馆还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作品展等重重要展览。

2016年10月底,中国摄影展览馆为一群有理想有热情的城市纪实摄影师举办“城记——青年纪实摄影师联展”。参展的新华社摄影记者沈伯韩表示:“中国摄影展览馆绝佳的地理位置为展览带来众多观众,特别是非专业领域的普通观众。这些观众的观看体验对于摄影师的作品是否能打动普通人,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新京报摄影记者浦峰则介绍道:“我们设置的留言区被写爆,点赞墙的两千张贴纸被用光,让我们很意外也很惊喜,摄影师的作品必须存立于百姓之间,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

创建摄影出版龙头企业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摄协根据中宣部、中国文联的统一部署,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基础上,部署对旗下《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杂志和中国摄影报这“两刊一报”和中国摄影出版社进行重组,成立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此举旨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拓展产业链,大力推进转企改制,打造摄影传媒出版产业的龙头企业。

近年来,中国摄协旗下媒体在摄影出版业成绩斐然,为摄影文化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摄影》获“2014—2016年度‘中国最美期刊’”称号。《大众摄影》20153年、2013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为“百强报刊”;“光影写真”项目组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文联出版报刊业改革发展先进项目(活动)团队;2011年获中国文联集体嘉奖;2010年度位列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和海外阅读分类排行文化综合类第一名,并获得第二届“中国文联十佳报刊”称号。中国摄影报荣获2012国家摄影大典组委会达盖尔影像媒体奖、2010年中国文联“优秀报刊”称号。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获2010年度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世界遗产影像志》入选文联文艺出版精品工程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并获“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比活动奖”;《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入选“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并荣获2014年度引进版优秀图书奖,入选由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评选的2015年绩效考评通报表扬及奖励名单;《中国百姓戏曲印象》荣获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的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守望呼伦贝尔》获评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国家民委联合开展的“第二届百种优秀民族图书”;《历史的深处》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中国关中社火》入选“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与《太极》一道,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被推选参加“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其官方微信公众号(cpphphoto)入选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2016年度首届“大众喜爱的阅读微信公众号”。

截至目前,正在开展工作的“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筹备组”已完成各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工商管理部门正在核定公司名称。“两刊一报”转企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产权登记材料已报中国摄协待批,其他配套的改革办法和管理制度也在进一步制订完善中。

网站群提升摄影知名度

2013年11月5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像国际网(www.photoint.net)正式上线。影像国际网以英文形式,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国摄影文化,与国际间各类摄影组织、摄影机构、摄影人进行互动。近3年来,影像国际网通过举办名家廊、国际摄影大师班、中外青年摄影联展等品牌栏目和品牌活动。其中,“名家廊”栏目收录了侯波、邵伯林、原瑞伦、张兆增、于文国、王卫光等中国摄影家以及尤拉·莫纳科夫·斯托克顿、马蒂亚斯·德巴东、劳伦斯·帕蒂考林斯等国外摄影家的介绍和代表作品。这些栏目在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摄影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加强国际摄影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2014年3月18日,以荟萃摄影界优秀作品、关注摄影界焦点热点话题、开创摄影互联网服务为目标的影像中国网(www.cpanet.cn)正式上线。加上以服务协会、服务会员为己任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官网(www.cpanet.org.cn),中国摄影家协会三网并行的网站群基础建设完毕。加之关联的微信订阅号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中国摄协网站群逐渐成为协会新媒体旗舰。

摄影推介计划方兴未艾

为尽快建立中国摄影作品评价标准,向国内外成体系地推介中国摄影的大家名作,2012年7月,中国摄协启动公益性和抢救性的中国摄影推介计划,由典藏、图录和画廊三方面内容构成,是一项以推介中国摄影家及其作品为目的的、非盈利性的一项中长期工作。

随后,中国摄协和乐凯公司合作成立“中国摄影画廊”,先后举办“顾棣从影60周年特别展”、“岁月深处、影像经典——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展”,连续3年为青年摄影人举办“致青春”系列20多个展览。截至目前,中国摄影推介计划已经为中国摄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徐肖冰、侯波、袁毅平、茹遂初、吕厚民、钱嗣杰、陈勃、顾棣、时盘棋、裴植等10位老摄影家典藏作品近2000幅,并代售部分老摄影家的作品。

参展“致青春”系列展览的摄影师罗明认为,该系列展让很多年轻摄影师受益,不但让他们坚定了信心,也在各自领域初露锋芒。不仅在一个高水准的平台得到了展现作品的机会,更难得的是真正参与到艺术品经营与管理之中,这使得年轻人放宽视野,从更高的角度理解摄影。

国际摄影艺术节得以提升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白立忱宣布2016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暨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开幕。 吴承欢 摄

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是中国摄协向国内介绍国外优秀作品、向国际介绍中国摄影家、与国际摄影节进行交流的重要窗口与平台。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侧重中外交流,同时举办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2013年,第15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以“妇女”为主题,展出世界各国摄影家拍摄的女性题材摄影佳作,并首设国别展,由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原摄影部负责人阿兰•萨雅格策展,展出了法国摄影师的优秀作品。2016年,以“聚焦儿童”为主题的第16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同样展出了世界范围内关乎儿童的诸多优秀作品,同期举办的韩国国别展由韩国光州广域市市立美术馆副馆长、韩国青年双年展评委会委员长韩昌润策展。

2016年正式登台亮相郑州的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紧紧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主题,从中国摄影人的角度观察世界,向国际展现了中国摄影的风采。同时举办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专题展,从国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此次摄影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专题研讨会,邀请以色列、冰岛等国摄影家出席并参与讨论,促进了中外摄影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如今,这一国际摄影交流活动与已有30多年历史的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相映生辉,成为中外摄影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首设摄影艺术发展基金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左中一
为平遥古城管委会副主任、九成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经理李宏正颁发捐赠证书。张双双摄

中国摄影艺术发展专项基金”于2014年7月25日由中国摄协,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共同发起成立。作为中国第一支国家级的摄影专项基金,这一项目对中国摄影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金的首批支持项目为平遥国际摄影精品馆、PIP中国摄影新人培养奖金和终身成就摄影家等,从2015年开始分三年实施。

中国摄协成立60周年之际,在该专项基金支持下,中国摄协将推出旨在向世界推介中国摄影名家的《中国摄影大师》、为10名优秀青年摄影师出版个人作品的《中国青年摄影师》,以及记录新中国发展轨迹和摄影史进程的《口述影像历史》等系列丛书,今年底即将面世。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枕头乡联合学校教师齐水勇,2015年9月获得了PIP中国摄影新人培养奖金,他的作品《乡村教师视觉日志》刚刚获得了第21届山西省摄影艺术展览记录类金奖。他坦言:“获得中国摄影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首先是精神上的鼓励,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所拍摄的作品具有的社会价值,有信心继续拍摄。其次,得到基金资助后,我的项目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学校、学生以及我本人教学和生活方面的状况都得以改善,让我可以继续专心教学,专心拍摄。”

摄影产业发展多面开花

推动摄影产业发展,使其在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文化产业中占有相应比重,一直是中国摄协近年来努力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创意图片、展览图片、新闻图片等多类型图片产业快速发展。尽管中国摄协根据多方调研,暂缓了“图片银行”项目推进,但在国家相关政策和各方力量扶持下,国内图片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在中国的媒体及商业市场已占有最大市场比例的视觉中国集团,2014年进行资产重组并成功上市。2015年视觉中国战略投资全球最大的摄影社区500px;2016年收购了比尔盖茨创立的全球第二大图片公司考比斯(Corbis)。未来,视觉中国将进一步增加在技术上的投入,并在建立本土市场的行业生态环境方面加大投资,重点关注专业生产内容及专业生产内容平台,利用资本优势投资诸如旅游、教育等垂直行业,寻求更多元化的发展。

在中国的媒体及商业市场已占有最大市场比例的视觉中国集团,业务涵盖视觉内容及服务、视觉数字娱乐和视觉社交等三大板块,2014年视觉中国集团进行资产重组并成功上市,今年初还以其关联公司的名义收购了世界第二大图片机构考比斯。未来,视觉中国将进一步增加在技术上的投入,并在建立本土市场的行业生态环境方面加大投资,重点关注专业生产内容及专业生产内容平台,利用资本优势投资诸如旅游、教育等垂直行业,寻求更多元化的发展。而行业或民间投资建设的一些图片库资源已蔚为大观,正在某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整合、传播更多水利水电行业优秀图片,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图片库预计将于2017年6月份建成,预计2017年年底上线,凡入库作品皆有稿酬,并将以图片库为基础,开展多项线上线下活动。

另外,摄影媒介与旅游产业的紧密结合,以摄影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建设,摄影培训市场的蓬勃发展等,均造成了更加多元化的摄影产业发展格局。长年从事经济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郭万清曾为本报撰文提出《摄影是今天的经济》,安徽省黄山市更是设立了发展摄影产业领导小组,并着手制定推出国内首个摄影产业发展规划。武汉大学还设立了中国摄影文化产业中心,开展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