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27届全国影展纪录类评委如何评价“长期关注单元”
时间:2019年10月19日—10月27日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北门(正对玉渊潭公园)进入地下一层展厅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27届全国摄影展览“长期关注单元”特展,在“北京国际摄影周2019”上与观众见面。“长期关注单元”是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首次增设的一个类别。这一单元要求作者提交的摄影作品至
2019-10-23
摄影70年:从自省到自觉,再到自信
艺术是否有生命?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以摄影而言,当日常习见之作与殿堂珍藏的经典被比较观看时,我们知道,那些传播广泛、意义深远、流布时间久长的照片,就是生命力旺盛的作品,有的甚至堪称不朽之作。这只是有生命的艺术与摄影的其中一层含义。当我们立于时间之巅,遥望历史,试图针对某一特定历史期内的摄影展开
2019-10-10
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 九问九答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Frank)的《美国人》(TheAmericans)一书无疑是20世纪摄影的伟大之作,影响了一代代摄影师的创作,也成为摄影书的典范。接下来我们通过收集的资料,试图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解密这本书:摄影书的创作怎么开始,出版历史,序言的撰写、图片编辑和排序,以及各界人士和摄
2019-09-11
你们可以随意拍照片了——付羽眼里的罗伯特·弗兰克
当罗伯特·弗兰克第一次阅读付羽的照片时,他轻微愣了一下,之后的措辞很慎重,那是内行之间的相互尊敬。从此,弗兰克对这个中国的年轻摄影师青眼有加,他发现付羽懂得摄影的步骤(Procedure),知道怎样拍出好照片,这与他在中国看到的绝大多数摄影师有所不同。弗兰克的妻子琼,也是优秀的艺术家,她向朋友称赞付
人民时评:以规则意识保护知识产权
近日,首张黑洞照片的版权问题引发社会关注。这张图片的版权本无争议,是明确归属于欧洲南方天文台。问题在于:图片发出不久后,国内图片平台视觉中国很快将此图列为“版权所有”编辑图片,企业相关负责人公开回复商业使用需付费。这显然与版权属于欧洲南方天文台且只要注明出处就可使用的声明相冲突。有媒体发现,视觉中国
2019-04-18
摄影作品的版权争议需理性看待
视觉中国出售图片的版权话题争议波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已远远超出预料,通过不同媒介的传播和不同立场的评论,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社会化事件。关于视觉中国等图片网站的生存之道和经营方式等,也不再仅仅是证券投资界、摄影界和知识产权界等重点关注的话题了,而是形成了一种全民参与的社会现象。有关部门的快速表态和
2019-04-16
赵俊毅:中国摄影博物馆的遐想
中国摄影博物馆的遐想文|赵俊毅建立中国摄影博物馆的话题,60多年来常有人提及,民国时期,上海有位摄影家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将来的中国摄影博物馆,很可惜,文章里仅提了一句,并没有就此事进行深入探讨;新中国之初,中国摄影学会刚成立,石少华主席就提出了“为了加强我国摄影理论与摄影技术研究工作,为了给将来
2019-03-19
第27届Photo LA摄影艺术博览会综述,国际影像交流构建长远合作格局
洛杉矶国际照片展销博览会(InternationalLosAngelesPhotographicArtExposition,英文简称PhotoLA),活动性质定位于“国际摄影艺术博览会”,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照片展销会之一。作为已经有着26届悠久历史的PhotoLA,依然在不断地追求影像艺
2019-02-25
改革开放40年中的摄影:记录改革进程,参与历史进步
摄影的作为,依赖于伟大的时代;而时代的伟大,一定依赖于一系列体现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丰厚事实。记录事实亦即承载历史。就摄影而言,距离事件发生时间最近的照片,如同新酿之酒,未经岁月的积淀,尚未散发出时间之芬芳。然而,当我们将中国改革开放40年间承载着不同历史意义和特定社会价值的照片作并置观看时,时间的
2019-01-31
纪实摄影不应该是“短平快”的
纪实摄影不应该是“短平快”的——第五届“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观察城市的一块工地上,用于防扬尘的绿网之下,开出了粉色的小花;在另一片绿网下,一只“误入”绿网的小鸟直立着身子,“望向”远处标志着城市“身份”的高楼大厦——这是摄影师吕廷川镜头中的济南城,一个“城市化”仍在进行时的大城市。吕廷
2018-12-28
中国扶贫公益摄影大展:用镜头讲述扶贫一线的故事和温情
刚到村时,能养鸭子的“水泥路”陈新浪(河南永城市摄协副主席、永城市茴村镇吕店村第一书记)修建后的水泥路陈新浪(河南永城市摄协副主席、永城市茴村镇吕店村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圆我大学梦(之一)胡宗斌(安徽省投资集团工会副主席、金寨县古碑镇水坪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当代摄影的“中国气派”
陈复礼工作照当代摄影的“中国气派”●刘冻我结识陈复礼先生是在1984年,当时我正在南京市科技摄影协会筹办摄影时报,作为主编的我冒昧地给陈复礼先生写了一封信,想得到他的指点与支持。信是寄至香港《中国旅游》杂志社并委托代转的,不久便收到了陈先生的亲笔回信
2018-10-15
我认识的陈复礼大师
陈复礼我认识的陈复礼大师●蔡焕松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广东省饶平县下乡当知青,一次偶然机会,用手表换了一台二手的海鸥4B相机,开始了自己的摄影生涯。其时很难找到学习资料,偶然从朋友处看到香港带来的《摄影画报》,第一次知道了陈复礼先生的名字。随着对摄影的不断了解,
诗影凡心,一代宗师
9月11日,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摄影大师”、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在香港逝世,享年103岁。在中国摄影史上,陈复礼不仅是摄影界颇具影响的风云人物,对中国摄影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因提携和关爱后辈,深受各界人士爱戴和崇敬。在很多后辈摄影人的眼中,陈复礼先生的人品和艺德是他们摄影道路上
亦师亦友的摄影艺术家陈复礼
亦师亦友的摄影艺术家陈复礼文(香港)曾家杰9月12日早上9点半钟,陈复礼老师的侄儿卓雄来电话告诉我:您的好朋友我的伯父昨晚走了!我马上给邱燕大嫂—陈老的媳妇打电话,她证实陈老在医院去世了,11日的晚上。她说:“没办法,人老了!”从陈老不良于行的时候起,大嫂陪伴著他接见前来探望的朋友。我表示惋惜,挂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