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李作描:用影像记录改革大潮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李作描 责编:张双双 2020-12-10

《领工号子》 1992年摄于焦柳铁路复线建设工地。 1993年被评为全国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图片展览金牌奖,入选第十九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展览。

《逢山开路》1994年11月, 摄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_副本

《工地晚霞 》 1992年10月摄于焦柳铁路复线建设工地。

《工地午餐》1994年11月, 摄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工地住所》1994年11月, 摄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焊接钢筋笼》1995年9月, 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基层改革会议现场》 1994年10月,摄于湖北荆门火车站焦柳铁路建设工地。

《浇注桥墩混凝土》1994年11月, 摄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黎明的欢呼》1994年8月, 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人工筑路装石料》 1994年10月,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闪光的青春》1995年10月, 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隧道风枪手》1994年11月, 摄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争分奇秒》 1996年7月,摄于江西九江市京九铁路拔接轨道建设工地。

《筑路工队长肖像 》1999年10月,摄于甘肃省天水市,龙海铁路复线建设工地。

《民工潮系列》之 十二。 1994年2月,摄于广州火车站广场,返乡过春节的农民背着行李在广州火车站购票等待乘火车回家。

《民工潮系列》之 十五。 2008年1月广州火车站,因受冰灾的影响,数万人在广州火车站广场上,等待乘火车回家的过春节。

《民工潮系列》之八。1992年3月南下广东打的工农民,在襄阳火车站(襄樊火车站)涌挤上火车。2

《民工潮系列》之二, 1992年2月,重庆火车站,南下广东打工的农民工踊挤上火车。

《民工潮系列》之九。1996年2月,从广州开往重庆的火车上,挤满了返乡过春壭的农民工。

《民工潮系列》之六,1992年2月南下广东打工民工在武昌火车站等待上车人潮涌动 拍于武昌火车站

《民工潮系列》之七,1992年2月南下广东打工民工在武昌火车站等待上车人潮涌动 拍于武昌火车站

《民工潮系列》之三,1992年2月,摄于武昌火车站。聚集在车站广场上等待南下广东打工民工。

《民工潮系列》之十。1996年2月,从广州开往重庆的火车上,挤满了返乡过春壭的农民工。

《民工潮系列》之十三。1992年3月南下广东打的工农民,如潮水般涌到襄阳火车站(襄樊火车站)广场等待上火车。

《民工潮系列》之十四。,2009年2月,广州火车站,排队等车返乡过年的农民工。

《民工潮系列》之十一 1993年2月,摄于广州火车站广场,南下打工的农民背着行李在街头,四处寻找工作。

《民工潮系列》之四,1992年2月,摄于武昌火车站。聚集在车站广场上等待南下广东打工民工。

《民工潮系列》之五,1992年2月南下广东打工民工在武昌火车站等待上车人潮涌动 拍于武昌火车站

《民工潮系列》之一, 1992年2月,重庆火车站,南下广东打工的农民工踊挤上火车。

《 母亲吻别儿子入伍 》 2009年12月11日广东清远市源潭火车站,一新兵母亲吻别儿子入伍 。

《藏北游牧民生活纪实》 1997年7月,摄于西藏自治区藏北唐古拉山牧场。

《忏悔的泪》2005年11月19日,清远监狱探监时,一家三口捅抱一起流泪忏悔。获2005年度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金奖。

《朝圣的藏族妇女》2017年7月,摄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风雨兼程》 2006年6月, 拍摄于广东清远市街头。一市民在暴风雨中骑三轮车奋力前行。

《高原桌玛》 2015年7月, 摄于四川甘孜州藏区。

《欢乐的瑶寨》2004年12月,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庆祝一年一度的《耍歌堂》民俗传统节日。

《傈僳族下火海序曲》,1998年9月摄于云南腾冲县傈僳族火把节。在经济日报举办的“今日腾冲”摄影比赛中获一等奖。66

《祈愿》 2015年7月,摄于四川甘孜州藏区。

《虔诚的转经人》2017年7月,摄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6

《少女》 1993年6月,摄于青海省刚察县。

《耍猴人当众被猴耍》 2008年11月29日,广东 清远市区一沿街耍猴人耍猴时,被不愿表演的猴子反击,当众被猴耍 。

《喜讯传瑶寨》2004年12月,摄于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一名瑶族妇女在庆祝一年一度的《耍歌堂》民俗传统节日里,手拿手机向在远方的家人传喜讯。

《星期天,人狗同乐》 2007年2月广州近百人带着宠物狗狗到清远市一景区游玩。 此照片获2007年度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金奖。

《瑶族公主》 2010年11月,摄于广东乳源县。

《转经老人》2017年7月,摄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

《转经老人》2017年7月,摄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_副本

查看大图

《领工号子》 1992年摄于焦柳铁路复线建设工地。 1993年被评为全国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图片展览金牌奖,入选第十九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展览。

《逢山开路》1994年11月, 摄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_副本

《工地晚霞 》 1992年10月摄于焦柳铁路复线建设工地。

《工地午餐》1994年11月, 摄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工地住所》1994年11月, 摄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焊接钢筋笼》1995年9月, 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基层改革会议现场》 1994年10月,摄于湖北荆门火车站焦柳铁路建设工地。

《浇注桥墩混凝土》1994年11月, 摄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黎明的欢呼》1994年8月, 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人工筑路装石料》 1994年10月,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闪光的青春》1995年10月, 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隧道风枪手》1994年11月, 摄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争分奇秒》 1996年7月,摄于江西九江市京九铁路拔接轨道建设工地。

《筑路工队长肖像 》1999年10月,摄于甘肃省天水市,龙海铁路复线建设工地。

《民工潮系列》之 十二。 1994年2月,摄于广州火车站广场,返乡过春节的农民背着行李在广州火车站购票等待乘火车回家。

《民工潮系列》之 十五。 2008年1月广州火车站,因受冰灾的影响,数万人在广州火车站广场上,等待乘火车回家的过春节。

《民工潮系列》之八。1992年3月南下广东打的工农民,在襄阳火车站(襄樊火车站)涌挤上火车。2

《民工潮系列》之二, 1992年2月,重庆火车站,南下广东打工的农民工踊挤上火车。

《民工潮系列》之九。1996年2月,从广州开往重庆的火车上,挤满了返乡过春壭的农民工。

《民工潮系列》之六,1992年2月南下广东打工民工在武昌火车站等待上车人潮涌动 拍于武昌火车站

《民工潮系列》之七,1992年2月南下广东打工民工在武昌火车站等待上车人潮涌动 拍于武昌火车站

《民工潮系列》之三,1992年2月,摄于武昌火车站。聚集在车站广场上等待南下广东打工民工。

《民工潮系列》之十。1996年2月,从广州开往重庆的火车上,挤满了返乡过春壭的农民工。

《民工潮系列》之十三。1992年3月南下广东打的工农民,如潮水般涌到襄阳火车站(襄樊火车站)广场等待上火车。

《民工潮系列》之十四。,2009年2月,广州火车站,排队等车返乡过年的农民工。

《民工潮系列》之十一 1993年2月,摄于广州火车站广场,南下打工的农民背着行李在街头,四处寻找工作。

《民工潮系列》之四,1992年2月,摄于武昌火车站。聚集在车站广场上等待南下广东打工民工。

《民工潮系列》之五,1992年2月南下广东打工民工在武昌火车站等待上车人潮涌动 拍于武昌火车站

《民工潮系列》之一, 1992年2月,重庆火车站,南下广东打工的农民工踊挤上火车。

《 母亲吻别儿子入伍 》 2009年12月11日广东清远市源潭火车站,一新兵母亲吻别儿子入伍 。

《藏北游牧民生活纪实》 1997年7月,摄于西藏自治区藏北唐古拉山牧场。

《忏悔的泪》2005年11月19日,清远监狱探监时,一家三口捅抱一起流泪忏悔。获2005年度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金奖。

《朝圣的藏族妇女》2017年7月,摄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风雨兼程》 2006年6月, 拍摄于广东清远市街头。一市民在暴风雨中骑三轮车奋力前行。

《高原桌玛》 2015年7月, 摄于四川甘孜州藏区。

《欢乐的瑶寨》2004年12月,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庆祝一年一度的《耍歌堂》民俗传统节日。

《傈僳族下火海序曲》,1998年9月摄于云南腾冲县傈僳族火把节。在经济日报举办的“今日腾冲”摄影比赛中获一等奖。66

《祈愿》 2015年7月,摄于四川甘孜州藏区。

《虔诚的转经人》2017年7月,摄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6

《少女》 1993年6月,摄于青海省刚察县。

《耍猴人当众被猴耍》 2008年11月29日,广东 清远市区一沿街耍猴人耍猴时,被不愿表演的猴子反击,当众被猴耍 。

《喜讯传瑶寨》2004年12月,摄于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一名瑶族妇女在庆祝一年一度的《耍歌堂》民俗传统节日里,手拿手机向在远方的家人传喜讯。

《星期天,人狗同乐》 2007年2月广州近百人带着宠物狗狗到清远市一景区游玩。 此照片获2007年度全国地市报新闻摄影金奖。

《瑶族公主》 2010年11月,摄于广东乳源县。

《转经老人》2017年7月,摄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

《转经老人》2017年7月,摄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_副本

1990年,李作描在中铁建第十一工程局开始从事专职新闻摄影报道工作。他背着相机长年奔走在全国各地,穿行在火热的铁路建筑工地,为工人们拍照片、写文章,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戈壁沙漠、世界屋脊。

执着的追求和艰辛的创作,李作描用相机记录改革大潮中的时代脉动,用影像定格中国人的奋斗足迹。

1991年初春,李作描踏着绵绵春雨到焦枝铁路复线改造工地采访。他思考着、寻找着如何以更好的角度、更有冲击力的画面,来表现筑路人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面貌。

《领工号子》 是李作描最初拍摄的一幅优秀作品:两根铮亮的钢轨上,一队弓起脊梁低着头颅、双手紧握钢轨的劳动者排闼而行,在钢轨边奋力下蹲,双手努力下压、配合劳动号子的领工者,竭尽全力的呼喊!那尽可能张开的嘴唇、喉咙,让人感到生命的力量正喷涌而出,直让人感到那从心脏、肺腑里冲决而来的气流,是一种涵盖生命的震动和震撼——我们被那力量的壮美紧紧抓住了。

四天,三夜,他和工人们一起吃睡,一起劳作。拍了不少筑路工的照片,但他总感到不理想。第四天,工班全部人马一起换钢轨,整体行动、协力而作,工班班长一边喊起号子,“一二、一二!”在那一瞬间,李作描灵感的闸门被劳动号子喊醒,他举起相机,打开镜头,按下快门,记录下这最经典的一刻!一幅成功之作诞生了!

从工人们弯腰劳动的姿态中,我们隐约可以听见“哼哟、嗨哟……”的劳动号子,感受到劳动者有节奏迸出胸腔的旋律;同时,劳动者本身的姿态也构成了美的线条与节奏,使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充分享受到视觉美。在这里,筑路工人的团结协作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劳动的神圣和崇高在这里集合,场面的动与静,色调的冷与暖在这里协调统一!

不久,《领工号子》被《中国青年报》一版刊用,并评为1992年年赛二等奖。同时被新华社《中国图片报》以半版篇幅隆重推出,并入选1992年度全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展。1993年被评为全国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图片展览金牌奖,还入选了第十九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展览。

随后,李作描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数万张在改革大潮中奋勇拼搏的的筑路人足迹。

1993年初夏,李作描徒步从昆明到南宁,采访了建设中的南昆铁路,一路日升月落,一路峰回路转,能走不能走的路都走了,能吃不能吃的苦都吃了。

艰辛劳累得到的回报是,这条我国当时科技含量最高、最能代表我国铁路建设水平的山区长大干线,通过他的摄影作品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数十家新闻报刊发表了他拍摄的南昆铁路的组照。1993年第31期《瞭望》海外版以《建设中的南昆铁路》推出6幅彩片,这组图片同时被评为中美杯全国新闻摄影大赛铜奖。

在大京九建设的攻坚阶段,李作描数次深入江西境内沿线采访,其作品被中央各大媒体采用,把建设者的风采和大京九的进展以及老区人民盼望铁路、支援铁路建设的情形用画面告诉读者,并有5幅图片被《中国摄影家》杂志刊用。

瞭望人生——用镜头聚焦时代脉动

1992年农历正月十五夜,当李作描得知春节过后,有大量民工外出打工,人流如潮水般涌汇在重庆、武昌、郑州站等客运枢纽时,职业敏感告诉他,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题材。

当夜,他辞别元宵团聚的一家人,匆忙从襄阳火车站赶往重庆、武昌、广州站采访,跟踪拍摄民工大潮。

正月十六早晨,李作描爬上武昌火车站对面的屋顶,《南下打工人流如潮,铁路员工奋力疏流》的新闻摄影,在他搬梯子上房之后诞生了。

图片没有任何一块空白,全部是人头、人头、人头,拥挤感、窒息感紧抓住读者的神经,它再好不过地告诉读者,什么是人多路少?什么是中国铁路“瓶颈”的症结所在!此片在新华社的《中国图片报》整版刊出,新华社还编发了编者按和评论,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见微知著——用执着践行时代责任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李作描对新闻事业的忠诚与热情从未减退,李作描冷静观察事物的细节,从而发现其本质。以敏锐的新闻视觉,通过独特的构图和最具代表性的形象语言,定格瞬间,让富有冲击力的画面震撼人心、感染读者,传递信息。

李作描从内地调到广东后,虽然他摄影创作的地域缩小了,但题材范围却扩大了。粤北是广东省最贫脊的欠发达地区。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北江两岸秀丽的自然风光,连阳地区瑶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构成了岭南独具特色的摄影题材,用相机记录这里的人和事就成了他认定的历史责任。

2008年春夏,李作描发现北江严重干旱、河床裸露,没有了往年船来船往的景象,他把拍摄的照片发往新华社,当天即被采用,并很快被全国各地网站和国外报刊转载,第二天还被人民日报刊用。引起了广东海事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海事部门加强了对清远北江的管理和投入,为推动清远水利枢纽的加速建设、推动清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看起来是负面问题的报道,却从侧面助推了问题的根本解决。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李作描在金灿灿的收获面前没有陶醉,他对新闻事业的忠诚与热情从未减退,他的记者生涯也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跨入新的境界。三十多年来,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他始终顶住各种干扰和诱惑,刻苦钻研新闻摄影业务,苦练新闻摄影基本功,以饱满热情投入到摄影采访的工作中,一心一意在新闻摄影的园地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面对社会发展中人的各种私欲变迁,在名利金钱和欲望急剧膨胀的今天,李作描以平淡的心态心无旁骛,用追光者的执着追寻理想信念;面对变化无常的新闻现场,李作描善于冷静观察事物的细节,从而发现其本质,以敏锐的新闻视觉,通过独特的构图和最具代表性的形象语言,定格瞬间,让富有冲击力的画面震撼人心、感染读者,传递信息。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新闻摄影不仅仅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使命。”李作描常说:“搞新闻工作要靠脑勤、眼勤和手勤。要始终遵循新闻摄影的客观规律,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特质。要勤于用手中的相机去观察社会、感悟生活,用真实的摄影形象语言记录社会、记录人们的内心情感世界。用相机作武器,揭露假丑恶,讴歌真善美!”

摄影:李作描  推荐: 原瑞伦    撰文: 萧鹏 丁明超

李作描,湖北黄陂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影像专业毕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永久会员,中国工业摄影家协会理事。资深媒体人,著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