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美术馆名家邀请展系列
梅生摄影艺术作品展
策划:邱丽萍 张 丹 韦广寿
展览统筹:张 丹
展览执行:邓智媛
主办单位:广西摄影家协会、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桂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桂林美术馆
协办单位:桂林市摄影家协会
展览时间
2022年1月21日—2022年3月3日
展览地点
桂林美术馆(桂林市七星区自由路2号)
梅生,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八届理事,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评委,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学者型摄影家,中国古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
主要作品有《古都寻梦——中国皇家文化系列》《沧海遗珠——世界遗产系列》《历史与现实——非洲人文地理系列》《残荷——心理情感系列》等;主要著作《学者镜头》《中国的世界遗产》《三江源》《武当山与紫禁城》《江山社稷》等14部。近几年重要的摄影展览有【紫禁城】第57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世界遗产在中国】第5届世界摄影大会摄影展,【中国皇家建筑】第11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展览,【古都寻梦】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览,【美丽的越南】2017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摄影展。
摄影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省份及世界七大洲五十余个国家,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学术团体及电视台等媒体举办二百余场摄影学术讲座;以中国摄影家身份参与了国际国内二十余项重大摄影比赛与摄影展览的作品评选工作。近年来尤为注重“世界遗产影像学”体系的创立与整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摄影的语言方式,对于世界七大洲和中国的世界遗产进行了大量的拍摄与研究。
鉴于在“世界遗产影像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2016年荣获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颁发的摄影领域最高个人成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2017年在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上由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授予“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影像大使”荣誉称号。精于思考,勤于创作,兼及摄影评论与摄影学术文章的写作,立论严谨,文采清雅,对中国摄影在文化深度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拓展,是中国摄影界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
部分展览作品
人世间
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大约400万年,人类有意识的文化活动不过2万年。先祖们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等,以地理位置上的划分,有非洲人、亚洲人、欧洲人、美洲人……人在人世间,寻找着生命的意义。有时是真实温暖的笑脸和拥抱,有时是虚幻飘渺的诗和远方。
瞬间是摄影人灵性的定格。电光石火般的突发灵感和难以预料的影像结果,机心应对却难以解释,妙手偶得却浑然天成。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拍摄于不即不离之态,世界于我皆表象,世人于我皆心象。亘古久远的大地和扑朔迷离的人世,叙事的影像表达已然远离我的视野,当观念的思考与视觉的灵性对话时,摄影已然迈进当代视觉艺术的大门,在感性与理性之间飞升,剥离出赤裸裸的精神符号,魂之归其所归。人类的精神与灵魂安于何处,立于何方!魂不可离去!意象与真相,梦境与实境,隐喻与象征,主观与客观,唯心与唯物,出世与入世,寂灭与涅槃,图腾与升华,在奇幻的星空下,摄影人怆然的吟唱,大地一片微茫。
人生万里江山,行迹世事纷纭,任光影流泻,意象万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去来处,亦是如来。一个个走来,一个个离去……
2022年1月
庭院里【中国】
柏柏尔少年与沙漠之狐【突尼斯】
画家刘文西在陕北黄土地 【中国】
富春江上神仙侣 【中国】
紫禁城
大皇城,渉及中国古代各种类型的皇家建筑。从气魄雄浑的秦皇陵,到天下太和的紫禁城,北极奇厄雄阔的高句丽王陵,西寻丝绸之路的高昌故城,皆是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伟大建筑,中华民族曾经的文化坐标。或殿宇楼阙辉煌天下,或断壁残垣夷为废墟,仍旧以雕镂山河、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在时间和空间里证明历史,涵养思想。
大皇城建筑,是人类文明从事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之结晶。以摄影人之视觉角度剖析皇城建筑,俯角仰角,中轴贯通;广角长焦,驰骛八极;以地理空间上分布的建筑形式与历史时间上形成的人类活动相交而为坐标,乃是摄影人解读文明的思维。
古都沉雄,皇城迷离,天地映照,阴阳含隐,如梦如诗。一个摄影人对古城梦境的寻访,诗梦哲思,在高低俯仰的角度选择中,将浑重的哲思和绮丽的诗梦摄于平面的图像之中。快门开启之间,经常会有些虚幻的影像闪现在镜头里,其实只是一种非正常的观察状态,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理感悟,或叫做灵感,或称为梦境,只是把眼睛的错觉和心灵的印证移接到镜头上,虚变为实,一个是另一个的梦。摄影将瞬间固定,梦境成为现实。把现实变为影像,摄影人的哲学思考。
2022年1月
紫禁城【凤楼龙阁】
紫禁城【太和雪霁】
紫禁城【故宫·王朝背影】
紫禁城【天坛·圜丘】
天地间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四十六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地球诞生。自此,乾坤有序,海田沧桑,山岳巍峨,江河浩荡,形分上下,道合阴阳,因缘轮回,动静恒常。四百万年人类史,演化遗传,物竞天长。游牧农耕,仕学工商,科学艺术,文明传扬。天下大同,泽被万方。
一个摄影人在世界上游荡,用影像表达观照与思想,文献与艺术,概念与价值,主观与客观,感性抒情与哲学解释,问影求道,空谷传声,超以象外,得其寰中。诗性和哲理是我的底色,底色上铺垫着飒飒的风,潇潇的雨,叠叠的影,重重的线,底色是基础的存在。影像和文字釀就了山河的悠远,回味着历史的醇厚,体验着人世的悲欢。我被自己的底色覆盖无法挣脱,纵情家国苍生山高水长,最终自己醉倒。摄影人在拍摄时经常有超视觉的思维出现,是一种心理状态,或称作灵感。电光石火灵机迸发,心中的半寸烟波,奔流出万里山河。梦是诗的世界,诗是摄影人的镜头,灵感催生影像,影像是摄影人视觉上的思考。
摄影人的眼睛里
镌刻着人类天空
神秘的星象
一个个走来
一个个离去
钟声鸣响
镜头中撕裂大地的吟唱
怆然绽放出
摄影人玄奥的诗行
2022年1月
家山夜雨
寒穹独立
寒山如是
央迈勇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