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协要闻

人民日报整版刊发农民摄影大展作品 | 国庆之版聚焦乡村新貌 十年之功见证幸福家园

来源:中国摄影报 作者:方妍 责编:张双双 2021-10-12

640.webp.jpg

10月1日国庆节当天的人民日报第7版,整版刊发了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的部分佳作。范孜恒 摄

10月1日国庆节当天的人民日报,在第7版视觉版上,以“乡村新貌 幸福家园”为主题,整版刊登了广大农民朋友和从事“三农”工作的摄影人用镜头讲述的春耕秋收、为梦劳作的故事。一幅幅画面充满着乡土气息,流淌着田园诗意,更铭刻着时代的印记,焕发着面向未来的光彩。这些照片全部来自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展览自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幕,贯穿国庆假期面向公众展示。这也是自首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佳作整版登上人民日报之后,时隔10年的又一次集中刊载,获得了极大关注和赞誉。

微信图片_20210926091253.jpg

与会领导和入展作者代表在开幕式上合影留念。

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自创办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得到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作为大展的组织创办者,多年来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李屹等中国文联领导多次出席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在中国摄影史上亦属罕见。

2006年,在中宣部支持下,中国文联、中国摄协启动“新农村建设纪实摄影工程”。在此基础上,2011年6月举办的首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首创农民看农业、观农村、拍农民之举,由生活在农村的普通农民用相机记录身边日常生产生活场景。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农民摄影成就的展示,可以说是中国摄影史上的开先河之举。大展举办之初,就有不少农民摄影爱好者感慨“以前从来没有哪个展览是专为咱农民办的,而且还把入展作者邀请到首都北京参加开幕式”。入展首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的农民摄影人还获邀到中国摄协新的办公地参观,成为中国摄协新址迎接的第一批来自基层的摄影人。农民朋友们说,以前一提到帮助、支持农民,第一反应总是送钱捐物,对于文化的投入较少。农民摄影大展真正办到了农民的心坎儿里,成为农民真正希望参与的活动,把“实惠”落到了实处。

1634018934978042.jpg

甘肃省民勤县重兴镇,农民在搬运土豆。左碧薇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鼓励广大农民朋友和从事“三农”工作的摄影人,用镜头记录脱贫攻坚,描绘美丽家乡,定格幸福生活,庆祝建党百年。

1634018934844633.jpg

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的村庄里,村民在观看地方戏演出。胡型众 摄

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经过社会传播、新媒体推广以及线下讲习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和从事“三农”工作摄影人的响应。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来稿数量仍为历届之最,约为上届来稿总数的1.5倍,最终确定有效作品26456件(55868幅),其中单幅作品21696件,组照4760件(34172幅)。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这一品牌摄影活动在全国产生的愈发广泛的影响力。

在众多来稿中,广大摄影人将镜头对准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景,讲述春耕秋收的故事,聚焦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改善、精准扶贫、农民创新创业等,用影像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历程、乡村振兴战略,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在展览现场,观众们纷纷表示,展览“平凡中带着震撼”,因为很多是农民以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对自己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拍摄的具有浓浓情感的作品,从日常生活场景中反映出脱贫攻坚的大主题,这样的作品往往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而展览中历届大展的佳作集萃,愈加凸显大展的重大意义,不仅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巨变,更是为当代农村文化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为国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档案。

1634018934857103.jpg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在“巧手助脱贫”苗族刺绣就业培训班上,老师给当地村民讲解传统手鞠刺绣知识。郁良权 摄

特色鲜明的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获得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传播。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世界十大报纸之一的人民日报2011年6月22日的视觉新闻版上,就曾整版刊发了首届大展的部分优秀作品,以“梦里的庄稼”为题,引用陕西省蓝田县史家口寨史家口村村民张焕财的诗句“我不仅要种好田里的庄稼/还要种好梦里的庄稼/田里的庄稼填饱肚皮/梦里的庄稼滋养灵魂/我把相机当做‘农具’/播种我梦里的庄稼”,展示了农民群众对于摄影艺术的美好信念和执著追求。

而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当天,人民日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国庆日之际,整版呈现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中来自农民、出自乡村的摄影作品,意义更为重大深刻。刊出的作品充分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特别聚焦脱贫攻坚的伟大奋斗,生动描绘乡村振兴的喜人变化。这些根植于泥土且充满温度的摄影作品,成为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像见证,成为激励广大人民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1634018934850094.jp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房屋整齐排布。蔡根林 摄

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入展作者、浙江农民摄影爱好者蔡根林十分关注脱贫攻坚题材,他专程去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拍摄易地扶贫搬迁,在航拍视野下,苍茫雄伟的雪山脚下一排排整齐的新居引人注目。得知自己的入展作品登上了人民日报,他感慨全国农民摄影大展为广大农民摄影人做了一件好事,为农民群众搭建了一个独有的平台,让大家用手中的相机纵情放歌、开怀抒情。在他看来,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在配合党中央实施脱贫攻坚战中具有重要作用,摄影人就是要用影像为脱贫攻坚助力。

1634018934756046.jpg

吉林省通化县金斗乡金斗村,村民在脱粒稻谷。张跃波 摄

在吉林省通化县文化馆工作的张跃波常年关注拍摄通化县的贫困户,在大展的征稿对象从农民拓展到从事“三农”工作的摄影人后,他就积极投稿,并先后有作品入展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在第九届入展作品刊发在光明日报2019年8月8日推出的农民摄影大展专题报道版面后,他的入展作品此次又被人民日报选发。他直呼:“老激动,老自豪了!”他说,因为工作原因,他一直关注着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大展的举办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体现了今日农民的精神风貌,也彰显了人民群众的艺术创造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1634018935791800.jpg

河南省原阳县齐街镇化庄村花卉种植基地及加工车间,村民在直播销售花卉。房振宏 摄

在河南科技学院任教的房振宏,因学校的性质是农业院校,自己和同事的工作内容也涉及定向助农,十余年来,爱好摄影的他积累了大量农业、农村题材的影像。他拍摄的河南省原阳县化庄村村民直播销售花卉的画面也登上了人民日报。他说:“我们常在脱贫攻坚一线,三天两头就往农村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越跑越愿意跑,越拍越愿意拍。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和一个摄影爱好者,把镜头对准乡村是我应尽的职责。”在参与主办方搭建的第十届大展入展作者交流活动中,他更坚定了对农业题材长期关注的决心,并计划把多年来拍摄的影像集结成册。

农民摄影群体的兴起和摄影的大众化普及有着紧密的联系,农民的摄影行动,更成为新时代农民精神文化追求的新热点。经过十年之功,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已发展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展览创办以来,坚持用影像讲述农民故事,反映新农村发展。历届大展共收到投稿近20万件,其中1500多件优秀作品入展。展览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中华世纪坛等展馆举办,还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观展群众超过百万。大展积累的根植于泥土且充满温度的摄影作品,记录了中国农村的改革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着新时代新农民的崭新精神风貌和乡村振兴的喜人变化,从一个侧面见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

在往届大展配套的研讨活动中,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和从业领域出发,畅谈了对农民摄影文化现象的看法,探究了全国农民摄影大展的内涵和意义。大家认为,大展在为农民朋友和“三农”工作者搭建展示平台的同时,也见证了农民在这个平台上的不断成长充分体现了当代农民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精神风貌,显示出在农民群众中蕴含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为推动积极健康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迈出了可贵的步伐。从对大量农民影像的采集,到农民摄影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再到艺术家和农民朋友一同进行多元、深入的影像实验,大展的举办是对农民群众对文化热切期盼的积极回应,真正把文化惠民与文化乐民结合起来,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全国农民摄影大展一定会在中国的影像史上留下独特的一笔。  

1634018935242883.jpg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1年·第78期·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