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书苑

荐书 | 杨凯生作品:镜头中的人情物理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张双双 2021-01-28

微信图片_20210128153156.jpg

镜头中的人情物理

杨凯生作品

自序

万镜所见一孔之得

上世纪七十年代,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说,“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当上 15 分钟的名人”。当时,许多人都没有把他的这个说法当一回事。但时至今日,回过头来看,安迪·沃霍尔似乎是预见了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仿佛那个时候就在告诫今天的人们,倘若一切仅仅追求“快”,可能聒噪热闹于一时,但许多事情未必真能持久。

当下,好像一切都讲究一个“快”字。“快”不仅是人们生活节奏的一种客观表现,更成了人们的一种主观追求。要静下心来慢慢想一件事、做一件事,不太容易。

不过,即便如何对“快”字作一些针砭,但搞摄影的人注定是离不开这个“快”字的。例如在选择相机、器材时,机器的最高快门速度是多少,连拍速度是多少,卡片的记录速度是多少,等等,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参数,为的就是在必要时,能够实现一个“快”字。因为关键的瞬间是稍纵即逝的。一张惊艳之作的诞生,除了摄影者的匠心与技艺之外,有时也有几分天赐的意味。

观察、取景、构图、参数设置等等,在按下快门前有一系列动作需要完成。若是不快,错失的可能就是一幅难以再得的画面。拍摄动物、运动题材如此,拍摄人文纪实类题材亦是如此。毕竟“摆拍”终究只是在一些特殊情景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而眼疾手快的“抓拍”,才更能传递力量与灵魂。

但我也经常在想,对摄影者尤其是纪实摄影者而言,仅就一个“快”字是否就够了。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一个热衷于“扫街”的摄影人,这是自己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街”便是市井(这里的“街”含义稍宽泛一些),市井便是人生,无论是闪光还是蒙着尘埃,拍摄下来的生活百态就是从历史长卷中撷取的一块块碎片。倘若能够作为多彩拼图的一角,与其他各式的历史记录一起,映照出时代的特色,唤起观者的认同、回忆和共鸣, 复有何求。

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些年来在拍摄中我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并不一味去追求所谓的“快”。我常常尝试让自己跳出画面,从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抑或哲学的角度,去多学一些东西,多作一些思考。这些年来,我到过不少地方,拍摄了不少所谓纪实类的片子。作为一个摄影人,我似乎体会到了摄影的一条真谛:“万镜所见,一孔之得。”拍得越多,固然越加熟练,越有手感,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这些拍摄能有所得,能学到一点东西,能悟出一些道理。而这所谓的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悟,绝不仅仅是指摄影技术层面的(这当然也很重要),我觉得它应该包括更多的含义。所以在按下快门前,我会尽可能地多作一些观察和了解,我往往还会有意识地问一问自己: 这一次究竟准备拍摄什么、表达什么?

不过,这并不是任何时候,甚至不是多数时候所能来得及做的。那就只能凭着自己的日常积淀,凭着自己的感觉行事了,先抓拍下来再说,待拍摄后再做一些功课。例如,如有可能,应争取与拍摄对象作一些交流,可以把拍摄到的画面给被拍摄者看看(这对数码相机来说是没有困难的),一方面以示礼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简短的沟通,了解到拍摄对象更多的情况。大多数时候,他们的态度会是友善的,甚至是有几分惊奇的—原来自己在生活中,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是这样的。与此同时,还要留意对有关拍摄环境作一些更深入的了解。因为当地的历史背景、人文故事都可以从不同侧面赋予自己所拍摄的画面以更深的底蕴。当然,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在当时做,但更多地需要靠事后向旁人请教和资料查询学习等案头工作来实现。

本书我选用了最近八九年时间里所拍摄的 111 张图片。拍摄时间不一、地点不同,相同的是每张图片都配了一段或长或短的文字,意在交代我在拍摄时或拍摄后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在本书的图片整理和文字撰写过程中,我再一次感到,一张图片的快门速度也就是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秒,而一张图片一二百字的配文则往往要花去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才能写得。这也正验证了一句话:图片是要慢慢看的。不仅对观图者如此,对拍摄人其实也是如此。只有慢慢看了,细细想了,才能理解何谓:万镜所见,一孔之得。

杨凯生2020 年 8 月

部分作品:

4.png

皇后镇滑雪者

滑雪者挑战完一条高难度雪道。回望的眼神充满成就感。

疾走的风,剥除了都市生活包裹在身上的最后一层安逸。

在高速的未知、瞬时的反应中,彻底释放灵性,回归自然。

滑雪镜中倒映着俯冲而下的同伴,那也就是别人眼中所看见的她刚才的模样。

5.png

采果子的男孩

路上我遇到了这两个男孩子。

地上摆着几个纸筒,装着一些红色的野果子。我叫不上名字,猜想口味一定是酸甜的。这是他们今天早上刚从山上采来的,是他们从小就吃惯了的。两个男孩红扑扑、黑黝黝的,看起来有一种由内而外的、野生勃勃的健康,一直带到了脸上的笑意中。其中一个热诚地看着我,打算开张今天的生意了。看得出他对自己就地而建的小“摊子”很有些得意。而另一个男孩,我循着他的目光望去,却没能发现他到底在看什么—那么专心致志,连生意都忘了招呼—那个方向只有天空和雨云,一层层交替垂落,快要下雨的模样。

哦,他也许在想,等雨后的蘑菇出来,他们还要上山去。

天作幕,地作台

暮光西斜,照着老艺人的身影,与远处的房屋、树丛一道,化作一幅深暗的背景。

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在秋风乍起的野地里,老爷子牵举着的皮影亮了起来,戴着花翎,背着靠旗,一身锦簇,满脸英气。

他在一块小小的幕布上演了一辈子各式各样的故事。今天他感到要真的是天作幕、地作台的话,那些原先的戏本子是不够演的。

飞鸟入画

黄沙烈烈,落日西垂。到这个光景快是皮影戏开演的时候了。

不能太亮了,太亮显不清幕布上的影子。也不能太暗了,暗了乡亲们就少了那份相互扯闲篇的劲儿。就要此时此刻。天空的蓝里还含着一口淡淡的薄红,和院子里整个暖色调连成了一片。

小女孩撒腿去喊隔壁院子里的小伙伴,一只鸟这时也恰巧从树丛间飞起,从天空飞过。都那么欢快,欢快地等着一场演了多少年的将相出入的大戏就要开始。

看得见未来的取景框

地基早已夯实,钢筋一束束朝天而立,一排排扶贫定点搬迁新居只等着破土而出,长成先前电视里才能见到的那种模样。

至于旧房子,只剩一截断瓦、几根木头、一溜贴墙根的狗屎苔。还有一个拆到只剩门框的墙洞。

洞开在墙上,分明就是一个看得见未来的取景框。

故宫斜阳

故宫标志性的红墙被夕阳渲染,就像贴上了一层金箔。

粉刷工人们就着最后一抹余晖,一丝不苟地在进行修葺补缮。

劳作者的身影投射在古老的高墙上,拉的很长,仿佛牵着时光,牵着故事,不让过往淡去,不让彼此流失。

我相信凡是走过这里的人,太阳就是那台摄像机,会留下你的影迹。

长大了

小男孩儿站在厕所门口,身体语言已经很急切了。但他坚持不肯动弹,因为门口挂着的布帘子上写着“女生厕所男生不可以进”。还是去前面再找找吧,他比了个手势。

妈妈忍不住笑了,临时借用一下吧,没关系的,又没有人。

他着急地跳了跳,还是再找找吧。

其实就是一个很简陋的棚子,虽然帘子上还有明码标价,但根本看不到维护和管理的人。

既然写得很明白,他就想遵守,哪怕周边没有外人。妈妈一直在笑,笑的是日子在不知不觉地过,儿子在不知不觉地长。

腾飞

70 年前是什么样子,现今大部分人都不曾亲眼见过,但只要见过的都会清晰地记得那一天。那是何等悲壮、烈火如歌的一幕。

在眼泪中,在鲜血中,在怒吼中,在拼争中,终于迎来了云开雨霁的一天。

脚下饱浸着热血的这块土地,此刻从这气势恢宏的广场上托起了腾飞而起的巨龙。有多轻盈就有多沉重,有多绚丽就有多暗淡。

这是千年不灭的精神,是楚胥之魂,是崤函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