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中国摄影家协会始终团结引导广大摄影工作者,聚焦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展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就是专业摄影人和基层扶贫干部深入生活、深情凝视而拍摄出的精品。
新年伊始,希望广大观众能够通过这样一个纪实摄影的展览,共同见证脱贫攻坚的艰巨历程,深刻感受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和伟大意义。
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
承办: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
执行策展人:赵青 杨师然
展览时间:2021.01.06-01.15
展览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南广场
部分展览作品:
2019年2月19日,在中国文联定点扶贫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已经整体易地搬迁到山下的乡亲,回到坪垭乡山顶的老村里。李舸 摄
2019年6月30日,在乌英苗寨,驻村第一书记韦桂华(右四)、党员梁成兵(右三)、梁志新(左二)带领村民维修河堤。乌英苗寨位于黔桂交界的大苗山深处,共有140户600多人。其中100户属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0户属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多地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黄孝邦 摄
2018年8月15日,十八洞村,村民施俊(右二)和母亲石庆英(右一)、妻子张雪琴(右三)、奶奶隆得玉(右四)、二姐施晓霞(右五)在家门口合影。除了82岁的奶奶,施家七口人原本均在外打工。自从十八洞村打造旅游扶贫产业后,村里旅游火了,他们全家人陆续回乡创业。 居杨 摄
图1.2016年5月14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在3名家长的保护下,15个孩子从山下的勒尔小学出发,踏上放学回家的路。他们要顺着垂直的悬崖攀爬17条藤梯,才能抵达比山下学校垂直高度超过800多米的“悬崖村”,即阿土列尔村勒尔社。陈杰 摄
图2.2016年11月19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勒尔社,孩子们攀登最后两段垂直高度100多米的铁梯,过去的藤梯几乎和崖壁垂直,现在的铁梯倾斜在60度左右,行走方便很多,也安全多了。2020年5月14日,“悬崖村”精准扶贫户全部搬迁至昭觉县易地扶贫安置点,开始新的生活。陈杰 摄
2018年5月2日,云南省寻甸县,乌蒙山中的重点贫困村苏撒坡村,两家人互相帮忙新建房屋。政府扶贫期间启动了安居工程,将鉴定为危房的统一拆除后重建,给每户5.1万元补助。2018年底,村子已顺利脱贫并通过了国家验收。方云峰 摄
2018年4月4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西部玉狗梁村的村民们冬练三九,乡亲们练习瑜伽的身影如雪中精灵。赵占南 摄
2019年6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笑容如花儿一般灿烂的孩子。帕尔哈提·玉山江 摄
2017年2月23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健美乡洛居村,乡村医生马丽在出诊路上。她守护健美乡村民十六载,在大山间留下动人的足迹。潘松刚 摄
2019年9月25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镇俄夺底村,四周群山叠嶂,云雾缭绕,村幼儿园的孩子们下课间隙骑着童车在院子里玩耍。近年,村里逐步提高教育认知,很多人愿意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接受学前免费教育。村幼儿园目前有两名志愿者老师,注册入园3至6岁混龄班20人。赵亢 摄
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翁草幼儿园。苏里 摄
2017年4月13日,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布仑口乡,由江西省政府援建的约500套牧民定居点。这些房屋地处海拔3500米的帕米尔高原,毗邻314国道,四面环山,依湖而建。向时芬 摄
2018年7月11日,贵州省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哈冲苗寨,13岁的杨文明把蒲公英吹得随风飘散。他将随哈冲苗寨11户苗胞搬出大山,和其他乡镇3100余户一道易地搬迁入县城锦绣花都移民安置点。这个只靠一条绝壁“天路”进出的苗寨成为历史,变成一处留在人们记忆中的风景。吴浩 摄
2019年6月27日,腾格里沙漠南缘,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绿洲完全小学的孩子们。这所学校是为确保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的小学生就近入学所建,现有16个民族的学生千余人,学校功能齐备,设施一流。解海龙 摄
2019年2月5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外山村全体村民在黄河边拍摄“全村福”。在山东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项目中,外山村要整村搬迁至10公里外的安置新区,2019年是全村人在村里过的最后一个春节。吕廷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