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对着拍”绝非简单的“刻舟求剑”

来源:中国摄影报 作者:杨健 责编:张双双 2018-08-02

微信图片_20180802113727.jpg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重大节点上,“中外摄影对着拍”首展只有4件作品的入选,而“续航再征”不但是一种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学术尝试,也是一种认知摄影与历史关系的回望。另外36幅国际知名摄影师拍摄的作品尚未选出中国摄影师的作品与之匹配,如同国家重大题材历史画的创作一样,其难度,随着尺度的严判和对摄影本体价值的再度认知,真正给中国的摄影人提出了极具价值的挑战!如何面对这个别开生面的“对话”,以笔者拙见,关键是如何从信息形态与表达的角度,解决“识质”和“妙得”两个要点。

“对着拍”,看似如同绘画写生,其实是一种再现表达的“双刃”考量。既有画家“识质”的高低技艺,又是智慧“妙得”的呈现。而其所画,能否达到如顾恺之所画的名臣裴楷,其“颊上三毛”意指的神明,以及委拉斯凯兹在《教皇英诺森十世像》中,对模特内在阴险狡诈回味无穷的呈现,非一般神力所及。而作品中的形神,与写生对象和画家之间的“对影三人”。其睿智的“互动”,如同抓拍的瞬间,在应对时代的现场,能否形质合一地、使“对着拍”的按图索骥,在“识质”前提下,真正拍出40年之变的历史真实,亦如学者杨浪所言,并非“故地重游”那么简单。而面对40年前后“西方视点”的镜头形态,如何从纵横的质性角度,寻找同时代及40年后新时代的内在关联。认知其历史质性的“刻舟求剑”,则成为首当其冲的挑战!

640.webp (4).jpg

上海    马克·吕布 摄   1971年

640.webp (5).jpg

棋逢对手   贺勋毅 摄

对已拍作品的环境与事物质性的准确认知,如同对一个人40年的生命考量,从外在的形态与内在的质性,已经有了40年前所想象不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认知,如同历史画不可回避的“历史真实与作品真实”的关系认知,不仅仅只限于个性的自身,必须与国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行紧密的契合。亦如首期入选的贺勋毅对应马克·吕布的《棋逢对手》,所含有的时代之质与表达的识见。因识见的高低,关系到其后表达的选择与“妙得”的高下。而不是“刻舟求剑”与“无端的想象”。

并非盲拍的按图索骥,作为一种“对着拍”的表达,看似是一种形式的对照,但以何种视角进行跨时空的对话,其难度在于如何对应40年前后作品的某地、某景、某个内容及关联的工具或环境细节,对其“内在之质”,在深入调查、梳理和准确认知后的洞见性见证,而非自由的或绘画与艺术摄影的虚拟表达。这种形质对应而跨时空的按图索骥,如同高考的命题作文,虽有定位的限制性,但面对国家改革开放重大成就的广度与深度,使其具有了相对的方向性与表达的发散性。如西方名家所提供的40年前后大众生活中以小见大的平民视角的烫发、婚拍、商购、游乐、运动、授课、书店、街舍等信息形态,对认知当时的国家经济、文化、教育、艺术、体育、金融、建设等方面的水准与当今巨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在可以找到的历史现场与无法还原的现场中,其作品的主体诉求,件件都有个性的识见与角度。所以,任何一种对应构图及形态元素关联的“识质”,都需要具体的作品具体分析。而在当下生活中,硬件设施普遍“提质”的趋势下,对类似“打乒乓”、“玩滑梯”、“烫发”等硬件与人物关联的“识质”,可以说是细在“毫厘之间”。而如何反映其所思的方向,是呈现硬件与设施的质性之变?还是寻找对应之人的重新挥拍?而某些硬件的高度智能,其呈现的环境与使用者,是否可与“共享单车”或“支付宝”那样,具有应用的普遍性与职业需求的基础性?而“照着拍”的现实画面,又通过什么样的对应环境、瞬间与人物形神,有温度、有情感地反映着新时代的质性?而无法对应的现场与人和事,如何通过深度的梳理,而取得相似场景的“移情别恋”。

111111111 (复制).jpg

其次,在“识质”之后,在深入所选现场,观照与捕捉的千挑万选的记录中,以体现摄影本体价值的抓拍,是否能一蹴而就地呈现经过识见的独出心裁,而获得质性的“妙得”,恐怕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有些相似的风景内容,会不会出现首期入选《沧桑巨变》的那种相似?有些硬件之变中的人物形神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能否呈现像田鸣在《陪读》中呈现的那种母性的责任与温情?而表现孩子的内容,由硬件之变带来孩子们“与时俱进”的兴趣之变,是否有更多更新的自信等等。这既是对坚守摄影本体质性与水准的考验,又是对看似简单的“碎片”中,创作者在呈现时空之变与人性和事的主体之时,具有什么样的真诚和个性的锐见。因而“照着拍”的“妙得”,既非像历史画、主题性绘画或艺术摄影那种虚拟的震撼和非同的美感,又非陈立新对新时代自由独见捕捉的《智能生活》(2018年6月15日本报1版)。而是一种“跨时空对应”变化的索骥与符合摄影本体表达的“刻舟”,而获取识见之质的“妙得”。当面对72位“特约中国摄影师”与众多自由摄影投稿者的责任担当,以及某些已有的相似见证,新的“妙得”,是否能够在“识质”与“妙得”的契合中出新?虽有摄影史上经典抓拍的表达和呈现的形式范例,但能否突破的确是一次非常态的比拼与较量,因为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妙得”,是在不违背“识质”与“记录”两种质性坚守之上的不同凡响,以及生发的更新更深的独见,而不是不计后果的违规摆布与策划演拍。因而,使“对着拍”,既不失掉“对着拍”的学术价值与创新使命,又通过广泛的传播与引导,使全民在认知“对着拍”的过程中,进行一次普及摄影本体价值、建立时代观照的具重大意义的真实发声。

艺术史上既有摄影模仿绘画、摄影名作的形式挪移,也有绘画史上古希腊著名画家宙克西斯和他的竞争对手巴赫西斯“葡萄与布”比拼真实的“PK”与对摄影名作的借鉴。但终究与“对着拍”这种跨时空的东西方摄影师之间的实力及智慧的较量,以及其在中国摄影史上的开拓意义与历史的重要价值和对“识质”与“妙得”的质性坚守,则难以对等。因而,求历史纵向质性之变的真实构建,与对摄影本体表达坚守的刻舟求剑,是一种别开生面认识自己的重要实践,既是期待,又是考验。

相关链接:特约中国摄影师 ——“中外摄影对着拍”续航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