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聚焦

“对着拍”以展览邀“特约中国摄影师”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李晶晶 责编:双双 2018-05-31

在2018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中国第1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期间,一个名为“特约摄影师——‘中外摄影对着拍’续航再征”的展览在郑州升达艺术馆同期举办。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未完待续版的展览,也是一个“现在进行时”中的展览征稿启事。

640.webp.jpg

蔡元卿 摄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此次展览,选取了马克·吕布(Marc Riboud)、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阎雷(Yann Layma)、伊芙·阿诺德(Eve Arnold)和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riano Màdaro)5位国际知名摄影师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几年间拍摄的40幅作品,记录展现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朴实生动的影像,成为一个时代节点的珍贵记忆。与之相对应并一同展出的,只有4幅中国摄影师于40年后拍摄的对比照片。按照主办方初衷,“中外摄影对着拍”展览,旨在以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为契机,通过中外摄影家的不同视野,形成跨越时间的对视,彰显比较的力量,渲染影像的魅力,追溯发展的足迹,助推伟大的复兴。在展区的大部分墙面上,其余未配成对的36幅外国摄影师作品,每一幅旁边都虚位以待,以同尺寸“白底+二维码”形式出现,便于观众通过手机扫码,详细了解该项征稿活动,亲自参与到活动当中。

1527735100446047.jpg

请扫码参与“特约摄影师——‘中外摄影对着拍’”征稿活动别样的展出形式吸引观众驻足观看  周星宜 摄

638299107.jpg

请扫码参与 “特约摄影师——'中外摄影对着拍' "征稿活动

以东西方不同的视角征集作品,以中外作品对比形式呈现展览,“中外摄影对着拍”活动在中国摄协的展览历史上属破纪录之举。

本次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展的总策展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对“中外摄影对着拍”展览的策展理念颇为赞赏:“展览立意虽高,但着眼点别致,用两两对比的手法,可操作性强又非常直观,既体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如何看待中国取得的改革开放成就,又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体现出东西方摄影家不同的视角和水平。”他说,“我们的文化自信也会从这样一个融汇中西、有高度、接地气的精品展中有所获得。”

来自江西宜春的宋卫华,凭借作品《井然有序》与伊芙·阿诺德1979年拍摄自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的《交通管制》构成两相对比。她说自己在2013年才接触摄影,此次能够从5000多幅投稿中入选,很意外,也非常惊喜。此次应邀参展被她当作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她说,刚看到征稿启事时有点胆怯,一来都是外国摄影名家的作品,征稿时间又很紧张,二来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化很大,很难找到完全相似的地点。但她看到征稿启事里明确注明只要有相似的元素或者相似场景,不一定非要原址拍摄,才从自己的文件夹里对比挑选、鼓足勇气投送了3张照片。入选的这张照片的场景就在自己家门口,是她从窗户往外拍摄的。“这个交通要道以前是环岛,后来改成人工指挥,我正好拍了下来,但很快交警就用电子警察替代了,所以这个场景现在也没了。”

来自西安的入选摄影师王玉新,则是选取了和阿德里亚诺·马达罗一样的地点、一样的角度——站在西安的钟楼上,拍摄对面的鼓楼和街道,时间跨度却是整整40年。从这幅《沧桑巨变》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为西安地标之一,鼓楼在40年光阴转换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化,而周边的街区楼宇都变了。他从众多照片中锁定这个画面,先后去拍了两次。一次白天,但感觉影像效果不出彩。4月21日晚上又特地登上钟楼,充分利用晚间的灯光、车轨这些元素,呈现出40年后西安的繁荣发展。他说,照片能够入选是天时地利人和,身为西安人,亲身体验到这种沧桑巨变,用摄影记录下来与更多的人共享也是摄影人的责任。

展览关注度颇高,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前来观看。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周梦媛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阎雷拍摄的上世纪80年代一对情侣走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他们的样子和表情感觉跟现在很不一样,女方还拎着一个新买的热水瓶,有那个年代特别朴实无华的感觉,看了让人心动。”一位老年摄影爱好者是本报的忠实“粉丝”,他在看到议价粮专柜照片时颇感亲切,回想起亲身经历的生活,仿佛又回到那个年代。他说,要感谢摄影师的记录,让照片为历史存档。

640.webp (4).jpg

李晶晶  摄

一对来自法国的观众看后表示,展览方式非常新颖,用外国人的眼光看待和记录中国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呈现出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和视角。“这些照片在今天看来非常有年代感,和现在的中国大不一样,很有意思。如果能看到更多中国人拍摄的现在的中国,会是一个有趣的对比。”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吉龙生认为,影像记录历史,影像是凝固的艺术。用镜头记录40年的影像变迁,效果直观、有说服力。中国40年的发展成果用这种独特形式加以体现,展示出了摄影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5月19日,围绕该展览生成的话题,主办单位还专门举行“主题与视角:四十年来中外摄影人中国拍摄的比较分析”专家讨论会,分析解读作为他者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拍摄,探讨文化的差异产生影像的差异。大家认为,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在相同(相似)地域或空间进行的影像“对话”,可以作为线索,引发观看者回溯与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进程相关联的集体和个人记忆。

资深媒体人、评论家杨浪从释读老照片的方法论角度出发,谈到影像与史料的交叉比对解析。40年影像对比重在“变化”,比对时间、空间中的历史信息正是沧海桑田变化的张力。他提出的释读方法包括:与已知信息的比对,发掘人物与人物关系,注重照片细节,掌握史料来解析影像等。传媒学理论与文化研究者陈卫星认为,历史照片是不可或缺的参照系,如何剪辑时空、如何定义现在?“对着拍”的思路要叠加现代化的符号、想象和变量,会不会把形式本身变成内容?他提醒投稿者不要沉醉在简单空间的变化,也要对人性和他者的距离问题进行思考,否则在创作上会流于浅显。艺术评论家杨小彦以“观看与被观看”为题,阐述了图像见证历史,观看是一种社会实践。只有视觉的人文追问,图像才会与现场、与现实、进而与历史发生血肉关系。中国摄影出版社社长赵迎新认为,“对着拍”这个展览不仅仅局限在文献价值,其所呈现的深刻度、延展度更为丰富,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心理层面介入,也可以采取纪实、观念等多样化、艺术化、有深度、有内容的呈现手段。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肖小兰,评论家陈晓琦,清华大学博士后、策展人王晓松也进行了相关主题发言。

微信图片_20180601125159.jpg

展览现场  彭文玲 摄

在观众当中,还有一位特地前来找差距的落选作者。他拍了一张阿德里亚诺·马达罗拍摄于广州中心大街的同地点照片,连画面里的124路公交车的站牌都拍了进去。但却不明白为什么落选了。在实地看了4幅入选作品,和作者进行了现场交流,又听了专家的讲座后,他说终于看到了差距,弄明白自己到底差在哪儿了。

用如此大体量展览的形式在重要国际摄影活动中展开现场征稿,把征稿启事做成高规格的摄影展览,在中国摄影史上难有前例。对一个“不成功”展览的大胆亮相,体现了主办者对此活动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展览高标准的要求,体现了由“高原””向“高峰”攀登的决心,对一个展览不断深挖发力的工作方法也十分少见。4张中国摄影师拍摄的作品作为首批入选该展,并以此4组中外摄影师的对照作品作为范本和参照,进行下一阶段更大力度的征稿,对参展者是一个具体的指导和有益的启发,被各界人士赞为“一项创新之举”。主办单位希望中国摄影师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拍摄,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在比对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之外,也能从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聚焦。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该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充分的报道。

640.webp (5).jpg

2018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中国第1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开幕式现场  王秀清  摄

东方与西方、历史与当下,从两个维度出发进行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影像对话,一次展览定会有许多说不尽的思绪,仅仅是客观世界在变?我们没有变?摄影没有变?征稿在继续,6月18日特约摄影师报名截止;精彩更可期,今年11月,所有入选作品将与原有40幅作品,完整亮相于北京、郑州等地,并将由中国摄影出版社编辑出版画册。

主办单位希望广大摄影人不要错过这次难得的中外摄影师同台交流的良机,欢迎广大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投入到载入史册的创作活动中,用影像见证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在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担当使命,聚焦时代,做出摄影人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18年·第41期·1版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