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器材

玩估焦:徕卡M9+螺口转M口转接环+ROBOT老镜头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顿河哥萨克 2018-03-07

作者:徐俭

1月27日,岛城总算是认真地下了一场雪。是啊,咱北方怎么也不能落在苏浙皖后面吧。

01.jpg

悄然而落,于无声处,“夜半风吹雪满阶”......


推窗,凝视,凝思:

悄然而落的是---百姓期盼瑞雪丰年的生活;

于无声处的是---人们向往洁白干净的明天。

 

02.jpg

03.jpg

雪后,似乎开始进入“忙年”的模式啦---“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ROBOT 45/2.8+M9,光圈11,超焦距拍摄)

 

小区邻居一家三口在玩雪:

04.jpg

玩雪是孩子们的天性。

 

05.jpg

宁可自己受冻,也要给雪人戴上手套围巾。

 

06.jpg

不堆个雪人,这“寒假作业”岂不留下遗憾。可见,下上一场可以堆雪人的雪,才是硬道理。(上边3张均为ROBOT 45/2.8+M9,光圈11,超焦距拍摄)

 

上面的开篇是临时动议,也都是ROBOT 45/2.8+M9“估焦”完成的。

 


 

下面言归正传:

 

在徕卡M9上不用“黄斑对焦”也可以玩转接?---是的!

 

转接什么镜头?---哈,“萝卜头”---ROBOT(罗伯特)镜头。

 

在“旁轴”大家族中,ROBOT镜头当属一员猛将,素质可圈可点,现存量很大,性价比更好。

 

为此,有人把罗伯特镜头改为徕卡M口,转接在M9和大M240上。不过,这改口的费用,大大超过了镜头本身的价值---形象的说吧,在ebay上花1000多人民币买个罗伯特二手镜头,改成M口(黄斑对焦),就要再花3000元。心里不平衡啊!当然咯,如果花三四万块钱收个电影头,再用三四千元改个口,那还说得过去。


不过,这从另一面说明,如果罗伯特的镜头出片效果不那么好,还用花这冤枉钱吗?还有人去玩转接吗?

 

如何用一个廉价的办法,把罗伯特镜头转接到徕卡M9上呢?我和摄友LF老师反复琢磨,从徕卡L39转接环上做文章。

07.jpg

基本思路就是利用徕卡L39的螺口转M口的转接环(上图右边的环);内套一个内螺纹为31mm、外螺纹为39mm的螺口环(上图左边的环);然后把罗伯特镜头上拧上去。


因为罗伯特镜头尾部螺口直径为31mm。这个内套的“小环”边厚只有4mm,铝材和铜材的强度都不行,最后LF老师确定用不锈钢,并找到工匠师傅用数控机床居然就做出来了(见上图左边的环)

 

08.jpg

你看,终于把罗伯特镜头装在了徕卡M9上(见上图)。其实,就是转接两次,即把罗伯特镜头拧在小环(内环)上,再把小环拧在L39环上,这样就可以实现M口并转接到M9上了。


这样做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没有改变ROBOT镜头的任何属性,从L39环上拧下来,再拧下“内环”,立马可以回到ROBOT相机上使用。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对历史品牌的敬畏之心。而一旦改成了M口,岂不是彻底跟ROBOT相机离婚了吗?


注意,此时取景器里“黄斑”对焦是不能用的。


09.jpg

仅仅把ROBOT镜头拧到徕卡M9上是无法拍摄的。这里最重要的是要计算使用徕卡L39-M转接环和ROBOT镜头的法兰距之差,因为ROBOT镜头的法兰距大于M镜头,所以我们采取加长螺纹接环的方法来延伸法兰距。老友JJL是资深徕卡玩家藏家,他计算出加长螺纹的长度为14.2毫米。(征得他的同意,我在此篇图文最后分享他的计算过程和结论)

 

有了法兰距,下面关键是把ROBOT镜头在“无限远”(即镜头缩到最里面的状态)上调整到“合焦”状态!无限远!对,无限远!这一点最最重要!


怎么调?就是调整“内环”至传感器的距离,轻微调一点点,就拍一张照片,然后放大100%,看看是否“合焦”。我选择了这个试拍画面中最远的建筑物及它的“LOGO”,然后多次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实现“无限远”状态下的“合焦”。


我还是很幸运的,上面是试拍的第一张,老友JJL看了以后说,不错呀,已经比较接近“焦点”了。

 

10.jpg

这是实验的第二张,就是继续把“内环”间隙距离再调小,也就是说再往靠近“传感器”的方向调,这时,合焦点更加接近了。这说明调焦是有效的,可以继续。


你怎么知道要往里边调?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往靠近“传感器”的方向调?因为一开始固定镜头的位置时,略微超过14.2毫米,超过一点点的法兰距。那么,一看上面第一张试拍的照片,肯定是往里调了。否则,再往外微调,画面就更“糊”了,离“合焦点”就更远了。

 

11.jpg

再调整近一点,好了,基本上在“无限远”状态下合焦成功了。当然,我还是不放心,此时,又反复微调几次,直至自己满意了为止。


这个时候就需要把镜头及转接环均固定牢靠。因为,接下来的拍摄,就可以使用ROBOT镜头上的调焦环和距离刻度,来进行估焦拍摄啦。


我试验时用的是ROBOT的50/1.9,不仅仅是因为这支镜头评价较高,更主要的是因为需要在最大光圈下来调整“合焦点”。


上图是最大光圈1.9时的表现,这种影调的感觉,使我心中暗喜---不愧为出自于大名鼎鼎的施耐德专门定制,转接到M9上,对得起这块名不虚传的CCD。

 

12.jpg

然后转动光圈环至5.6,分辨率进一步提升,总体感觉仍然不错。

 

13.jpg

这是光圈8,可以看到边缘的画质有明显改善。

 

14.jpg

试验到光圈11,四周的暗角没有了,画质依然很好。因为傍晚光线变化太快,光圈16和22就来不及实验了。


为了真实反映ROBOT镜头在M9的CCD上的影调,图片全部用JPG直出,并且将M9菜单中的“镜头检测”设置为“关闭”。

 

你注意到了吗?我的M9传感器上有“一丝”灰尘,放大后像一条毛毛虫。下面是放大截图,可以对比上面的照片,证明这些照片是在不同光圈下拍摄的:

15.jpg

这是光圈11时的灰尘表现,非常明显,您可以对照前一张照片。


16.jpg

跳过光圈8,这是光圈5.6时的情景,灰尘淡化了许多。


17.jpg

到了光圈1.9的时候,灰尘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法兰距的实验成功了,接下来就可以实拍了。


我选择了ROBOT 45/2.8这支镜头,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支焦段合适,最大光圈中庸,个头大小适中,整体素质中规中矩,存量很多,且2000块钱内就能搞定,没有35/2.8、40/1.9和50/1.9那么受追捧,因此我那它来实际拍摄。

18.jpg

这是该镜头转接到徕卡M9上的情景,挺般配的吧。

 

19.jpg

因为我已经在镜头“无限远”的位置上调整好“合焦”的状态,因此现在直接转动镜头上的调焦环,就可以拍摄了。


我首先转动镜头上的调焦环至“最近拍摄距离”,即镜头全部伸出来的状态;然后我采用了最笨的办法,就是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不动,去移动小凳子,用皮尺量出相机至这本书的书名之间的距离,大约3英尺以下(因为这支镜头最近距离刻度是“3”英尺,3英尺以下有旷量,没有显示具体数值),然后拍一张,看看是否合焦,试验了几次,最终在约84厘米上最清晰(我没有英制的皮尺,用公制的皮尺然后换算为英尺,即84.12÷30.48=2.75984≈2.76。1英尺等于30.48厘米)。注意,一定要用最大光圈。


你看,当时我把对焦点对准在书名的那一行,字迹十分清晰,包括出版社名称的那一行小字体。因为机位为斜视俯拍,因此作者署名是有点虚化的。


20.jpg

是啊,你不能总是扛着三脚架,拉上皮尺去拍照片吧。要想具有实用性,还是要手持拍摄。因此,就必须“估焦”。

 

实践证明,估焦并不难,多练练,多拍几张就行。你看上图,大光圈虚化了镜子里的我(也说明了我是在手持拍摄),对焦点上细节很好,还把背景墙上涂料的质感也表现出来了。

 

21.jpg

估焦最难的是2-3米以内拍人物(因为4-10米用超焦距拍人文和场景,焦点都是实的),拍人物更难的是估焦+盲拍。下面都是估焦+盲拍的,我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一边和这位被拆迁的村民拉呱,一边调整距离,一边按快门:

22.jpg

23.jpg

24.jpg

 

拍人物我通常是先在镜头的调焦环上对准6英尺(ROBOT镜头上的距离刻度基本是准的)。然后心算出一个公制的距离,6英尺大约1.8米(6×30.48=182.88厘米),其实我就是按乘以3来心算的,这样很简单,差个2-3毫米可以或略不计,除非你用徕卡“夜神”。


如何确定1.8米,我的办法就是伸展两臂比划一下(与我身高正好相同)。我感觉,在相对空旷的场景下,与一个陌生人面对面交谈,这个距离比较合适,而且“标头”正好能够拍到对方的胸部人像,还不至于让对方感到“被逼近”的尴尬,或者征得对方同意拍,或者盲拍。


我还发现,凡是英制标识的镜头,大多都有“6”英尺这个刻度,可见这里面暗含着西方文明的教化,渗透着摄影理念的职业修养或人文情怀。抑或使得50mm焦段成为永远的经典。


我或许庆幸这次“估焦”转接的过程,所给与我对摄影内涵外延的思考。现代高科技下的相机系统,催生出不断翻新的高速自动对焦,恐怕当你转换到手动挡之后,都找不到镜头上的对焦环和距离标识,因为这些镜头是要靠机身来支撑,才能够进行电子调焦的,因此那外观硕大而光滑的镜筒上,干脆根本就没有了这个设置。


有的时候,坚守可能就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哲学。为什么旁轴徕卡一百年来没有“变脸”,就是因为有无数的“坚守者”盯着,哪怕是多了一个按键旋钮,哪怕是某一个齿轮改用塑料的了,哪怕是少了机顶上的手写体刻字等等,全世界的徕卡迷们都会为此吵得一塌糊涂。然而它顶级的金属机身,顶级的镜头,没有任何电源的全手动,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完成使命的可靠性,使得它至今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尽管不乏诟病也不缺拥趸,甚或真正使用它的人很少很少,似乎都无足轻重。

 

扯远了,收回来。


我站在这个距离上,采取了两个办法调焦:


一是,腿脚不动,上身身体由前向后移动,每移动一点点,就按下一次快门;二是,身体不动,非常轻微地转动镜头上的调焦环,每转动一点点,就按下一次快门。这两个办法都是弥补“估焦”可能不精准的问题。特别是在最大光圈下。


这样,我一边和他说话(为了使拍摄对象自然放松,一边盲拍了十几张,回家后一看,运气不错,面部能够对上焦的照片约占1/3呢。(见上图)


旁轴徕卡确实低调,这位被拆迁的村民连看都不看它一眼,可能他心里想,这是什么老古董啊,还能拍照片?而且快门声音轻微,拍摄对象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觉。试想,如果是单反的长枪短炮加上“哐当”一声,还能不打扰对方吗?




说到英制和公制,我的ROBOT镜头中,这几种类型的正好都有,分享给大家:

25.jpg

这是45/2.8镜头,是英制的。你看,数字“3”的右边有英制的标识“ ft ”---“英尺”。

 

26.jpg

这支是40/1.9的镜头,是公制的。数字“0.75”的右边有公制的标识“ m ”---米。

 

27.jpg

这支50/1.9镜头很人性化,既有公制,又有英制。调焦环上标示距离有两圈,上圈标示距离的数字对应的是公制,标识是“ m ”;下圈是英制,标识为“ ft ”。



 

现代科技使得自动对焦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好用。而且人们追求“自动对焦”的速度越来越快,“自动追焦”的花样也越来越多,而“估焦”似乎显得有些另类。


其实,最快的“对焦”是“不对焦”,是“估焦”,是“超焦距”。而今天用“估焦”和“超焦距”来拍摄,并非完全是追求一个“快”字,它是尝试对摄影术的返璞归真,是从源头上体验摄影的本真,是“极简主义”在拍摄中的延伸,特别是在人文摄影领域,因为那个年代的相机---只能够估焦---还顾不上“打鸟”---更够不着“野兽”。


28.jpg

阅读,几乎是每日的功课。小凳子不舒服了,就换藤椅;坐的时间长了,就站着继续;时不时的拧一把LEICA III g ---那黄金分割比例最美的相机---享受着空按快门的那个声音,仿佛穿越时空。

 

冬日里的晨光,洒下宁静和柔美,M9+ROBOT 45/2.8的估焦拍摄,似乎能感受到“慢生活”在延长着你的生命,当然还有纸质书的“慢阅读”来陪伴。

 

29.jpg

ROBOT镜头在M9上的色调是丰满的。估焦,在10米以内拍一个场景,里面有人物(照片右边模拟的广告人),我用最大光圈f2.8,很顺手。如果在室外用f16的光圈,那超焦距就更没有问题啦。

 

30.jpg

两米以内练练估焦,拍个侧面,也不打扰,你会发现,你的进步飞快。

 

31.jpg

在这个距离上构图是人文摄影的常态,一定要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哦。不信您可以撑开看看这面部细节怎么样,号称几百个自动对焦点的黑科技,恐怕也不过如此。而我这是用最大光圈“估焦”拍下的呀!

 

不瞒您讲,我也不是“一举中第”,从发现目标,到拍摄完成,一共拍了6张(见下图),只有后3张的构图和光线比较合适,回家在电脑上放大看,基本都合焦,最后选了上面这张对焦点最好的。三选一,也不错啦。

32.jpg


 

33.jpg

背影中,一大一小,色调不同的羽绒带帽款,撞衫啦。而室外小光圈超焦距拍摄,感觉十分痛快。

 

34.jpg

冰冻的湖面只剩下一窄条清水,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冷。

 

35.jpg

黄昏时分,两架军机拉烟飞过,在天空中交叉,好像在考量摄影人对摄影本源的信仰。

 

36.jpg

我种的丝瓜在寒冬腊月里开花了。把这支ROBOT转接到A7R II上拍个微距,是老镜头与先进科技的相得益彰。而在这一点上,徕卡M9上就望尘莫及啦。

 

说实在的,买一支现行版的徕卡标头的钱,能够买十几支ROBOT老头,从广角玩到长焦,铺满一桌子呢!

 



是啊,当我伸开手臂是为了“估焦”测距时,当年徕卡设计师巴纳克为了确定在相机里到底装多长的电影胶片时,他突然扯着胶卷盘片,伸开双臂一比划,这就是今天135胶卷拍36张的由来。否则时光倒流让我去比划一下,那这行业的标准就改写成40多张啦。其实,任何偶然性都包含着必然性,人文摄影中20张一卷,可能少了点吧,拍着拍着就要换胶卷,也是个麻烦;而40多张一卷,又会出现换卷后拍不完,还急着冲卷看照片的无奈,因此,36张看来是相对最合适的选择。

我有时候会想,这胶片摄影的过程里,确实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哲理,有更多值得探索的认知。相比之下,现代数码相机系统就显得有些“实用主义”的思维,“完美主义”的功利,和追求不断更新换代的浮躁。而无论机身和镜头,塞满了电子器件,它本来就没有长寿的打算,否则现代商业怎么快速赚钱呢,否则怎么会有“摩尔定律”,且此定律的周期在一步步缩短呢?!

毫无疑问,“数码”替代“胶片”是大势所趋,我也是大潮中的泳儿,但是它替代不了摄影术的本质属性,改变不了胶片所创立的摄影内涵,当我们使用数码摄影系统的时候,我们没有忘记原本摄影的真谛,用新的摄影装备不断推动技术层面进步,更好的来记录地球乃至宇宙空间里的那些瞬间和碎片,给后人甚至是外星人或是其“TA”物种,留下历史的影像记录。

 




最后,我要感谢LF老师,感谢老友JJL---志同道合,携手探索,其乐无穷。


关于法兰距,分享老友JJL的劳动成果:

徕卡L39的法兰距是27.8mm。徕卡M的法兰距是28.8mm。所以L39转M的接环厚度是1mm。27.8+1=28.8。实现L39-M标准转接。

索尼E口的法兰距是18mm,如果实现转接使用M口镜头,则转接环厚度应为10.8mm。18+10.8=28.8符合M镜头法兰距,实现M镜头在E卡口标准转接。实测M-E转接环厚度为10.8mm,以上算式成立。

同理,实测ROBOT转E口的转接环厚度约为18mm(转接环两面均有台阶,手头没有千分尺,无法精确测量,用游标卡尺估算)。

ROBOT镜头法兰距约为18+18=36mm。36-28.8=7.2mm。也就是,在L39转接环上延伸(长)7.2mm,应该可以实现ROBOT镜头在M口上的合焦。

L39转接环的螺纹为4mm(50-75接环,最近对焦距离时),所以这个接环高度应为7.2+4mm=11.2mm。

又因为,所有法兰距标准为无限远标定(镜头缩至最短,也就是联动机构轮达到最大顶量)。由于联动机构顶轮在整个对焦过程中目测行程约3mm(需实测确定),因此制作转接螺纹高度似应为7.2+4+3mm=14.2mm(无限远对焦时)。如果测量和计算准确,此时黄斑联动应为无限远合焦状态。

结论是,使用M9时,接环高度要做到14.2,使用M240时,接环高度11.2mm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