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团体会员

中国摄协会员、著名摄影家王东逝世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九儿 2018-02-08

20180208101346XsWCPe.jpg

人民日报社摄影记者、著名摄影家王东于北京时间2月3日凌晨02时2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王东,(1934年——2018年),河北邢台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老年摄影协会会员。1951年进入《人民日报》社,1953年在《人民日报》驻鞍山及辽宁记者站做资料整理工作,1955年后在报社学会了译电和开汽车,于1956年调到《人民日报》驻苏联莫斯科记者站担任译电员和汽车司机,在莫斯科期间,开始喜欢摄影并从事业余拍摄活动,1964年被吕相友推荐调到《人民日报》图片组(摄影组前身),直到退休。采访拍摄了毛刘周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多次重大政治活动,更亲历了抗美援越、“文革”十年、悼念周总理、粉碎“四人帮”、对越自卫反击战、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的采访摄影。代表作:《小平您好》。

小平您好.jpg

我拍《小平您好》

王东

1984年10月1日作为《人民日报》记者,我参加了建国35周年的天安门庆典摄影报道。所有记者按要求被就位在指定地点。我的位置被安排在天安门金水桥南侧。站在自己提前定制的两米高的金属台架上,我使用1000mm长镜头向北拍摄城楼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时使用莱卡相机向南拍摄广场上的游行队伍。

1976年“四人帮”事件之后,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普通民众发自内心地钦佩和感谢这位卓越的领导人。检阅仪式上欢悦的游行队伍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发展的喜悦和信心。

当北京大学的学生队伍走过广场时,人群中跃然出现了一幅“小平您好”的横幅标语。这幅标语的形式显然不是正规制作,手写的四个大字甚至算不上好看,但这一时刻一种令人欣喜的轻松、自然、真切的强烈力量撞击着我,带着激动的心情,我快速按下莱卡相机的快门,两张抢拍之后,横幅消失了。我的身边站满了记者,但转瞬即逝的过程没有给大多数人留下机会。

第二天照片《小平您好》刊登在《人民日报》。登出的照片受到一致好评,并被普遍认为具有历史意义。

1985年,照片《小平您好》荣获全国新闻摄影1984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全国好新闻特等奖”并同时被全国多家报纸、刊物、画册及书籍转载。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后,这张照片更成为多家媒体的历史事件素材。

照片《小平您好》的成功是对新闻照片中时间、形式、内容要素的诠释。

检阅 王东 摄

我为毛主席拍照片

王东

1964年,我成了正式摄影记者。1966年开始有多次机会为毛泽东同志拍照。从1966年毛泽东第二次接见红卫兵起,我曾多次用1000mm的长镜头在天安门金水桥头拍摄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当我第一次从长镜头的取景器里看到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的容貌时,用长镜头把毛泽东同志一下拉到了跟前。记录下了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

上世纪60年代,天安门逢有重大活动,公安部门要求新闻单位前一天晚上把长镜头放在金水桥上,他们要进行安全检查。

1966年毛泽东同志曾八次接见红卫兵,有时在天安门城楼,有时坐敞篷车在长安街检阅。一次毛泽东坐的敞篷的北京吉普突然抛锚了,走不了啦。这时,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陈毅马上下车在现场指挥,很快为毛泽东换了一辆车。我当时正在金水桥,拍下了当时一片混乱的场面。

又有一次,毛泽东同志突然从城楼上下来,在一大群警卫人员拥簇下从天安门城门洞走向广场,因场面很乱,我只拍到一张毛泽东的脸被人遮住半拉的镜头。

另一次是晚上,毛泽东同志从天安门城楼下来,坐在金水桥头和群众一起看烟火晚会。我在更近的距离为他照了一张相片。

1966年10月1日国庆节,我在天安门执行拍照任务。以往接见红卫兵时,毛泽东都是穿军装,这次穿上了中山装。我在不同场合为他拍照,一是从电梯上来;二是站在城楼正中的检阅台;三是在大厅休息;四是走向城楼两侧向群众挥手致意。于是,我为毛泽东同志留下了几幅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1972年2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游览长城   王东 摄

1992年叶利钦游长城 王东 摄

1992年日本天皇访华 王东 摄

北大大字报 王东 摄

反修路 王东 摄

亮像章 王东 摄

去北大荒 王东 摄

唐山地震 王东 摄

小民兵 王东 摄

戏剧下乡 王东 摄

作家丁玲 王东 摄

张海迪 王东 摄

初到人民日报图片组那几年

王东


1964年,我到《人民日报》图片组工作时,图片组只有吕相友、蒋铎和沈同衡三位工组人员,而正式的摄影记者只有吕相友一个人,搞摄影的实在太少了。《人民日报》图片组1957年反右以前曾经兴盛过,多达二三十人,他们编辑着在当时社会上很有影响的《人民画刊》。反右过后,有几位同志被打成右派,不是调走,就是被调离图片组。吕相友一个人单枪匹马在这里干了几年。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后,国家情况好转,吕相友想改变《人民日报》摄影的状况,扩大队伍,招兵买马。吕相友首先想到了我。他知道我在《人民日报》莫斯科记者站工作过、业余搞过摄影创作,那时有相机、玩相机的人很少。这样,吕相友把我调到了摄影组,开始主要是管理图片资料,有时也去拍拍剧照。如有大型活动,我也跟吕相友一起去拍照。我这就算入了“佛门”,这一干就成了我的终生职业。

在我之后,又调进了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王景仁、卢传友、许林和从部队转业的沈进、孟仁泉,在秘书室工作的刘振祥也调来了。有了人,自然也就需要设备。有了七八条枪,这样也就像个摄影组了。从此,由图片组改为名副其实的摄影组。

《人民日报》摄影组当时在吕相友领导下,可以说是人强马壮,朝气蓬勃。工作齐心协力,大家不为名不为利,都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那时拍毛主席的活动多,宣传毛主席更是头等大事,我们都围绕宣传毛主席勤奋忘我而工作。一段时间,蒋铎、许林专门修毛主席的照片。吕相友拍的,经过蒋铎和许林修过的毛主席的大照片不断在《人民日报》上刊登。有的还被出版社拿去出版发行全国。因那时有些照片发表时不署名,所以也不知道是谁拍的,在报上登出时也只署“本报记者摄”。只署本报记者,我们当然也都沾光。


注:部分内容来源于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第三批口述影像历史工程相关采访文字及图片。相关书籍正在制作中,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