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新中国新闻摄影的开拓者石少华

来源:新华网 责编:顿河哥萨克 2017-04-26

QQ截图20170426115815.jpg

    石少华(1918年—1998年)从事新闻摄影工作50多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敌后根据地摄影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新中国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和第一个全国性摄影团体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主要创建者,还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图片服务机构、第一个国家级专业档案馆、第一家画报社的主要筹建者。他的一生,为新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文/郑德金

    一、一生与新闻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石少华,祖籍广东番禺,1918年5月出生在香港。6岁时随父母迁居广州。1925年,他进入江门市北街启智小学读书。1932年,石少华进入广州岭南大学附中读初中。当时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批倾销摄影器材,美国柯达公司在中国就设有许多分公司和代销店。广东地处沿海,得“风气”之先,广东沿海各种画报、摄影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摄影爱好者。这时的石少华,在兄长的影响下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学习。他安静少言、不好热闹,对当时校园内时髦的跳舞丝毫不感兴趣,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摄影上。

    升入高中后,石少华经常在课余时间外出进行摄影创作,阅读摄影书籍。20世纪30年代,正是广东的爱国斗争和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之时,省港工人大罢工、商人抵制日货实行罢市、学生罢课,成为他青少年求学期间记忆的一部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了全民抗战的序幕。也就是在这时,石少华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

    1938年广州沦陷前夕,石少华随岭南大学附中迁往香港青山湾梁园上课。在这个充满殖民者特权的临时避难所,年轻的他更加被进步思想所吸引。1938年1月,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建立,廖承志担任主要负责人。廖承志早年曾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读书,和石少华还是学友。在他的介绍和帮助下,20岁的石少华,和许多渴求真理的青年学生一样,怀着抗日救国的热忱,带着照相机和50多个胶卷,秘密奔赴延安。1938年1月,到了延安之后,先后进入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9月随抗大总校迁往华北敌后,历任记者团摄影记者、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组长、摄影科科长;1943年任晋察冀军区晋察冀画报社副主任;1948年任华北画报副主任。

    革命战争年代,他拍摄了大量新闻照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革命活动,反映了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主要代表作品有《毛主席和小八路》《埋地雷》《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地道战》《子弟兵母亲戎冠秀》《飞檐走壁》《解放张家口》等。这些作品是他在战争年代特定的环境里深入生活,和广大指战员一起战斗,敏锐地捕捉典型形象的产物,是作者高度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融合的结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少华任中央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兼新闻摄影处处长。1952年4月任新华通讯社新闻摄影部主任。1956年任中国摄影学会主席。1959年8月任新华社副社长兼摄影部主任。1970年任国务院文化组秘书长。1981年兼任新华出版社社长。

    他从事新闻摄影工作50多年,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人民的新闻摄影事业。一生奔波于祖国各地,出访过世界许多国家,拍摄了大量为国内外观众喜爱的摄影作品。他的作品,至今对人们仍然具有真实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堪称不朽之作。

    二、探索战争年代新闻摄影的拍摄经验

    1939年夏,抗大总校迁往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石少华担任记者团摄影记者。后调冀中军区专职搞摄影。由此开始,石少华走向了新闻摄影这块特殊的阵地,与中国摄影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9年冬,石少华担负起了冀中军区摄影科长的重任。1940年6月,冀中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队在河北省曲阳县宋家庄开学,石少华既是队长又是教员,学员共10人。当时的摄影训练班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讲义,石少华就根据自己多年的拍摄经验自己编写;没有相机,就从敌人手里缴获,坏了就自己修理;实习没有胶卷,就让学员空按快门练习,学员大多是在快结业的时候才摸到相机的。他还请当时在军区火线剧社当导演兼演员的凌子风、李涛为摄训队谱写了一支题为《我们是革命的摄影工作者》的队歌。他给学员主讲的摄影课,内容分摄影常识、新闻摄影、暗室技术、照片上色等四个方面。

    从1940年到1948年,石少华先后在冀中军区、晋察冀军区和华北军区举办摄影训练队和训练班共9期,学员总数两百多人。几乎每一期石少华都是身兼领导和教员。这些学员毕业后,分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个战场,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摄影事业的中坚力量。

    在主办新闻摄影训练队的同时,石少华拍摄了《铁骑——冀中八路军骑兵部队》《狠狠打击侵略者》《儿童团》《埋地雷》《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冀中水上游击队》《冀中军民的地道战》《突进张家口》《大好河山重放光明》《怀来前线的炮兵阵地》《抢修怀来人桥》等作品。

    1944年,石少华根据个人经验编写出教科书《新闻摄影收集材料方法的研究》,这是中国摄影史上的第一篇集中探索战争年代新闻摄影的文章。

    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照片,记录了我党领导人的革命活动,反映了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毛主席和小八路》《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埋地雷》《地道战》《子弟兵母亲戎冠秀》《飞檐走壁》《解放张家口》等,是他在战争年代的特定环境里深入生活,和广大指战员一起战斗,敏锐地捕捉典型形象的产物,是他高度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相结合的结晶。他认为,摄影是政治、艺术、技术的统一体,拍摄一张成功的作品,离不开调查研究、形象观察和积累。尤其在战争环境中,艰苦的拍摄条件,加上简陋的摄影器材,拍好一张照片十分不易。他在按动快门之前,总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现场认真观察、分析提炼素材,选择典型,选取最富时代特点的画面。

    三、新中国新闻摄影的优秀领导人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三次会议,决定政务院下设新闻总署,负责领导全国的新闻事业,管理国家的新闻机构,新闻总署下设新闻摄影局。不久,石少华任新闻摄影局副秘书长兼新闻摄影处处长,负责全国的新闻摄影事业。

    1951年底,新闻摄影局撤销,新闻摄影处、研究室和经理部门划归新华社。此时的新华社,也从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机关通讯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

    1952年4月1日,新华社成立新闻摄影部。石少华被任命为第一任主任。根据新华社编委会的要求,摄影部的主要任务为:(一)向全国报纸、杂志发布新闻照片;(二)向国外发布新闻照片;(三)向全国供应新闻展览照片;(四)供给中央各部门到国外展览以及送礼和其它业务需要的照片。新华社从此正式开始摄影报道业务,成为一个向国内外既发布文字新闻又发布图片新闻的功能齐全的通讯社。

    1957年,新华社编委会提出,新华社的新闻摄影报道要成为具有世界性通讯社规模的新闻图片总汇。在石少华的主持下,摄影部编委会提出了新闻图片总汇的具体目标。到20世纪50年代末,新华社摄影记者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同时也向国外派出了摄影记者。新闻图片质量得到提高。国内发布新闻照片的对象,已从过去的主要城市报刊,发展到全国报刊,包括全国的主要报刊以及县级报刊。

    新中国成立后,石少华虽走上了任务繁重的行政领导岗位,但仍抽出时间进行摄影创作。他拍摄的《老贫农讲家史》《钢锭》《坎儿井》《山林之晨》《途中小憩》《红绸舞》《胜利腰鼓舞》等大量反映工农兵生活、祖国大好河山和建设新貌的照片,都突破了那些条条框框而成为摄影佳作。他出访二十多个国家,拍摄了《在尼日尔河畔》《金字塔下的沙漠之舟》等世界各国的风光风貌和人民生活的照片,为中国人民了解世界打开了视野,在当时摄影界引起了极大反响。

    1959年8月25日,经中央批准,石少华任新华社副社长兼新闻摄影编辑部主任。

    同年毛主席接见了石少华,鼓励他:战争年代的照片起了很好作用,底片要保存好,这是宝贵的财富。[1]

    在石少华的领导下,新华社摄影部设立了专门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搜集和保存国家资料照片,完整保存摄影部成立之后发布的全部发稿照片和留资照片。1984年10月,中国照片档案馆诞生。中国自此有了国家级专门管理照片档案的机构。

    四、筹建中国摄影家协会和老年摄影家协会

    1956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摄影团体——中国摄影学会成立,石少华被选为第一届理事会主席。在中国摄影学会成立大会上,石少华提出:“中国摄影学会今后的中心任务应该是:团结全国职业和业余摄影家,繁荣我国摄影创作,提高我们的摄影艺术水平。”[2]

    学会成立后不久,在他的策划、组织下,1957年便出版了中国摄影学会的第一份刊物《中国摄影》杂志。中国摄影学会在“文革”后改名中国摄影家协会,石少华先后任第一、二、四届理事会主席,为协会的完善和健全做了大量工作,为推动全国摄影事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1958年石少华又领导出版了《大众摄影》杂志,它和《中国摄影》互相补充,面向全国广大的业余摄影爱好者,颇受读者喜爱。

    石少华除了擅长新闻摄影,同时在人像、风光、舞台摄影等方面都有极深的功底。作品题材广泛,表现形式新颖多样,具有真实、自然、生动、质朴的特色。

    1988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石少华作品选》,辑入他不同时期的部分作品。

    1998年6月30日,石少华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他在弥留之际还专门嘱托,将自己个人所有积蓄和生前所获得的奖金捐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以鼓励高校学生投身摄影实践和摄影理论研究,推动我国摄影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者单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注释】

    [1][2]石少华.摄影理论和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