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的派摄影(Candid Photography)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反对绘画主义摄影的摄影流派。“堪的”是英语“Candid”的音译,意为“抓拍”,因此该流派又称“抓拍摄影”。该派摄影家主张尊重摄影自身特性,强调真实、自然,主张拍摄时不摆布、不干涉对象,提倡抓取自然状态下被摄对象的瞬间情态。因而,堪的派摄影的艺术特点是客观、真实、自然、亲切和不事雕琢,作品形象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堪的派中的摄影家,就其美学思想和创作倾向而言,认为摄影照片不应该模仿绘画,它具有自己的特性,具有自己特殊的表现力,在拍摄照片时,强调对客观事物表现的独创性。堪的派中的摄影家大部分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因此,堪的派摄影又是适应新闻报道性质而产生出来的摄影流派。
萨洛蒙
萨洛蒙,全名埃里奇∙萨洛蒙(Erich Salomon,1886—1944),德国犹太人,堪的派摄影的创始者。萨洛蒙生于柏林,曾在慕尼黑和柏林读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萨洛蒙作为战俘在法国呆过3年,战后返回德国,做过律师、商人和出版社职员等。1928年萨洛蒙开始从事摄影,以自由撰稿人身份为欧美各国重要报刊提供照片。萨洛蒙在拍摄时,凭借小型照相机的灵巧和大口径镜头的快速曝光能力,凭借现场光,结合抢拍、偷拍的技巧,对新闻事件实施抓拍。1928年,他曾将照相机藏在公文包里偷拍了一桩著名的谋杀案庭审现场,发表后轰动整个德国,为萨洛蒙赢得了极大的声誉。此后,萨洛蒙专门对重大国际会议中的政客和达官显贵做毫无设防的拍摄,其新闻照片传遍了欧美国家,使他成为了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亮点,以至于一个国际会议如果没有萨洛蒙到场拍摄,就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会议。
1929年,萨洛蒙访问英国,1930年又访问美国,拍摄了英美两国的很多重要人物。1931年,萨洛蒙拍摄了《罗马政治会议幕后》照片,揭露了墨索里尼等人正在密谋的丑恶行径,照片生动、真实、朴实、自然,是堪的派摄影名垂青史的经典之作。同年,他出版了摄影专集《名流在未设防时刻》,收入他所拍摄的170多位名人照片。由于萨洛蒙是犹太人,1944年,他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罹难。
萨洛蒙的抓拍方式和纪实风格在当时颇受青睐,英国伦敦的一本摄影刊物将萨洛蒙的拍摄方式命名为“Candid”,堪的派摄影的名称由此而来。
——摘编自:《世界摄影发展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