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金像奖(简称“金像奖”)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自 1989 年创办以来,已举办十二届,对于推动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表彰和奖励在摄影创作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德艺双馨摄影家。[更多]

《我的三峡1980——2020年》

肖萱安

说起我的三峡系列影像创作,对我影响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主席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描述。

按照诗词的解释,毛主席是期望将来要在长江上修起三峡大坝,斩断上游多雨带来的洪水,提高了水位后的三峡库区,展现出平坦如湖的水库。这样的变化一定会让世界感到惊愕……尽管我对三峡有各种憧憬,但那个时候对于三峡的印象仅仅是抽象的虚拟的。

我的三峡摄影历程始于上世纪1980年代,那是一段探索寻觅的过程,真正邂逅三峡的时间是1985年4月,我参加宜昌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摄影创作学习班到三峡进行创作,不经意间船开进了巴东县龙船河(即神龙溪,长江支流)。当船进到峡口,我看见了船工们光着身躯,在风浪中逆水拉纤的身影,这个情景瞬间震撼了我,我没有一丝迟疑,迅速跳入冰冷的溪水中开始拍摄。峡谷中回荡的船工号子;浪花拍打的礁石;船工们健壮的体形;黑里透红的皮肤,奋力向前拉纤的身姿里所表现的面对逆境顽强抗争的奋斗精神,全部展现在了我相机的取景框内,我几乎是用颤抖的双手完成了拍摄,直到全部胶卷拍完后,才依依不舍的回到了船上。

后来,我把这张拍摄的照片取名《纤夫》向外投稿,不久,我就收到了《纤夫》入选“十年一瞬间”影展的通知。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绍明先生在“十年一瞬间”影展答《中国摄影》记者问时专门说到了《纤夫》,他说:“《纤夫》作为健壮有力的劳动者的裸体群像,过去展览中没有过,具有质朴的劳动美,同时也喻示着前进的路上还有艰难”。他高度评价了这幅作品,并将《纤夫》作为摄影发展突破性的作品之一。后来,杨绍明副主席又在上海首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会上谈到对国际影展看法时说:“国外人体作品,往往是纯艺术追求,单纯表现人体的自然美,而中国作品《纤夫》既刻画了人体美,又通过人体在活动中肌肉起伏,表现了劳动美、心灵美,作品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所以,我们既要学习和借鉴,又要有中国民族的特色。”……

但是,深刻影响我三峡摄影的是1987年,为什么?这个话题得从我考取武汉大学摄影班说起……

起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件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的大事,全国各行各业也由此进入改革变革期,在教育界,武汉大学顺应社会对摄影人才的大量需求,率先创办了摄影班,1987年,我幸运地考取了武汉大学摄影班,在大学里,先后接受了吴高福、罗以澄、王文豪、李敬一、易中天、骆郁廷、刘祖荫、丁遵新、汪申申、陶友松、黄金树、朱羽君、张其军、李邦耀、罗教讲、翟汛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的教导,系统学习摄影史、美学、文学、艺术概论等理论知识,通过这个“豪华阵容”学者的传道授业,从思想观念与创作方法上对我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束缚与运动》是我在大学期间创作的一幅作品,这幅作品的创作初始起因是缘于一个梦,在这个梦里,交织了许多我所学习的课程内容。梦醒之后的清晨,我立刻找了几个摄影班同学在武汉大学宿舍楼顶平台“演出”梦中场景,并根据自己对梦的理解加入一些表现元素进行补充。不久后,这幅《束缚与运动》获得“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最佳构思奖,并受到文化界、摄影理论界的热烈评论,好评如潮。

从我个人成长的经历来看,《束缚与运动》仅仅是我在观念摄影、行为艺术、先锋摄影和装置艺术上一次小小的“融合试水”。从自身的摄影历程来看,这个时期我所创作的包括《远祖》、《束缚与运动》在内的一批作品,已经开始显现理性表达的端倪与追求。

考入武汉大学摄影班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由此开始,我的摄影风格和表现手段进入到了一个自我的复合性创作与理性表达层面。1989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我重返宜昌市群艺馆工作,我开始把目光投向三峡,并以一种理性的视角凝视三峡,思考三峡!苏格拉底曾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我想,如果没有想清楚到底要拍什么,要表现什么,这样的创作是没有价值的。

三峡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题材,如果从地理形成的原因上来看,这个西起重庆奉节县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204公里的峡谷,就有七千万年前造山运动形成和“大禹治水与疏浚三峡”传说等多种不同的说法,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自然界鬼斧神工的造山运动与各种历史传说的交汇,三峡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显现了超过历史与自然相加的厚重与份量,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展现在了我的面前。

《我的三峡1980——2020年》一个重要内容节点是记录1994年12月14日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修建而与之配套的三峡移民。这是一个浩瀚大工程。马克·吕布曾说:摄影无法改变世界,但能够展示世界,尤其是在世界本身不断变化之时。按照三峡工程设计显示,三峡工程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总面积达到一千多平方千米,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20多个县市,库区受淹没影响需要搬迁安置的人口多达百万之多……记录这个空前的宏大叙事题材?作为摄影人,我责无旁待!

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与历史传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我的三峡1980——2020年》创作灵感源自传统文化,在这个系列的很多影像中,植入了很多由诗词转化而来的影像元素,例如: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蕴;有郦道元《三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幻境;有张问海《瞿唐峡》“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唐两岸山”的情思;有廉氏《峡中即事》“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的借用;还有陆游《三峡歌》“朝云暮雨浑虚雨,一夜猿啼明月中”的情愫……

诗词元素为《我的三峡1980——2020年》注入了思想内核,而理性和复合性的创作手段将思想内核进行了物化呈现,在《读报》、《156水位线下的风景》、《消失的佛像》、《包扎》、《祭》以及《哀嚎罗汉》这些主题系列作品中,在突出诗词元素的同时,分别植入观念、纪实、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创作方法,使多种艺术表现相互影响渗透,构成了我对于当下环境与生态之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我眼中的三峡与客观世界关联的各种意象。

在《我的三峡1980——2020年》系列中,有一幅《将移民留影在记忆之框》的作品,这是这个专题系列中的一幅,这个系列所有作品都有一个画框元素在画面反复出现,这个创作灵感源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启发,《命运交响曲》序曲中重复出现的几个音节,是贝多芬不断叩问命运发出的呐喊,我将贝多芬这种表现手段尝试移植到了摄影创作中。旨在重复强调这些行将消失的三峡人文景观。《将移民留影在记忆之框》系列作品在湖北省美术馆展出时,有评论家说:画框结构的画面令人震撼,画框里所呈现的三峡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令观者联想到曾经的家和根,曾经的乡亲和乡音……每一次重复出现的画框,都重重的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我的三峡1980——2020年》通过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一种有意味的方式对三峡地区人文风貌进行了探索性呈现,这组《我的三峡1980——2020年》只是我三峡摄影历程中的一个段落,这条路还很长,后面还会有《我的三峡1980——2030年》、《我的三峡1980——20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