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找回初心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图/文 李亚隆
2014-01-13
61岁的高岚(左一),年龄在舞蹈团最长,因为乐于助人,大家选她当团里的“政委”。
一医院副主任药剂师刘晶,正在给福利院残疾孤儿试毛衣,她利用业余时间为孤儿织毛衣已有5年。
6月15日,即将退休的王佩红献了一个治疗量(250毫升)的血小板,这是她第13次义务献血。她想把身体锻炼好,义务献血直至国家规定的最高年龄界限。
舞蹈团经常到社区为居民进行义务演出。
52岁的某广告公司老板陈娥(右)和职工研究灯箱制作。陈从国有企业下岗后,与侄女合伙办了这家公司,她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变成对公司人性化管理的方法。一次一位农民工把进出电线接反,烧了600多块灯片,她没有责罚,不久该工人的父亲60岁,她还带领公司职工前去祝寿。
石板溪社区党总支书记胡鸿琴为社区孤寡老人柳玉珍念童话故事,柳识字很少,靠捡垃圾和低保补助为生。51岁的胡担任社区书记10年,带领社区干部帮助困难居民900多人次,被群众推选为省人大代表。
市质监局稽查分局副局长陶蓉正在查验豆制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豆制品生产一般都在夜间进行,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的豆制品,50岁的她经常夜里带领干部突击检查豆制品生产。
55岁的温小俊(左跳舞者)在老师指导下练舞。跳舞使她的生活充满活力,做好家务成为她退休后的乐趣。
“男人婆”王蓓给从事律师工作的丈夫按肩。55岁的她曾任市公安局技侦支队副支队长,退休后一直想弥补对家庭的“亏欠”。
7月6日清晨5点54分,王瑛(右)在长江边挑买刚下船的新鲜蔬菜。51岁的王,现任市交通局老干科长,每天早上5点半开始在滨江公园练羽毛球,7点给家人做好早餐,7点半准时上班。不仅老干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而且坚持十年义务献血。
53岁的徐莉萍,市人民银行内审科长,下班后帮助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带孙子。
女人的美丽不能停留在青春。宜昌市中老年芭蕾舞团的女人们正在赢得自己人生的新胜利。
查看大图
61岁的高岚(左一),年龄在舞蹈团最长,因为乐于助人,大家选她当团里的“政委”。
一医院副主任药剂师刘晶,正在给福利院残疾孤儿试毛衣,她利用业余时间为孤儿织毛衣已有5年。
6月15日,即将退休的王佩红献了一个治疗量(250毫升)的血小板,这是她第13次义务献血。她想把身体锻炼好,义务献血直至国家规定的最高年龄界限。
舞蹈团经常到社区为居民进行义务演出。
52岁的某广告公司老板陈娥(右)和职工研究灯箱制作。陈从国有企业下岗后,与侄女合伙办了这家公司,她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变成对公司人性化管理的方法。一次一位农民工把进出电线接反,烧了600多块灯片,她没有责罚,不久该工人的父亲60岁,她还带领公司职工前去祝寿。
石板溪社区党总支书记胡鸿琴为社区孤寡老人柳玉珍念童话故事,柳识字很少,靠捡垃圾和低保补助为生。51岁的胡担任社区书记10年,带领社区干部帮助困难居民900多人次,被群众推选为省人大代表。
市质监局稽查分局副局长陶蓉正在查验豆制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豆制品生产一般都在夜间进行,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的豆制品,50岁的她经常夜里带领干部突击检查豆制品生产。
55岁的温小俊(左跳舞者)在老师指导下练舞。跳舞使她的生活充满活力,做好家务成为她退休后的乐趣。
“男人婆”王蓓给从事律师工作的丈夫按肩。55岁的她曾任市公安局技侦支队副支队长,退休后一直想弥补对家庭的“亏欠”。
7月6日清晨5点54分,王瑛(右)在长江边挑买刚下船的新鲜蔬菜。51岁的王,现任市交通局老干科长,每天早上5点半开始在滨江公园练羽毛球,7点给家人做好早餐,7点半准时上班。不仅老干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而且坚持十年义务献血。
53岁的徐莉萍,市人民银行内审科长,下班后帮助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带孙子。
女人的美丽不能停留在青春。宜昌市中老年芭蕾舞团的女人们正在赢得自己人生的新胜利。
【中国梦·我的梦】
梦想,说大也大。它可以是成为栋梁之才、可以是治国平天下;但梦想说小也小,能够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便已足够。我相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梦。
在党的第十八届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世界 宣示“中国梦”的同时,对“中国梦”进行了诠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我们每个普通人梦想的实现。在追寻真理、追寻成功、追寻幸福的路上,每个人都是“追梦人”。
2014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为呈现这些或平凡、或辛劳、或勤恳的“追梦人”,特设【我的梦】栏目。在这里,你也许会找到自己或身边人的影子。通过摄影师镜头语言,把每个“追梦人”的故事凝聚成影像的篇章。—编者按
如果您也拍摄过能够表现这一题材的摄影作品,欢迎投稿。投稿邮箱:404562918@qq.com
【我的梦】开篇呈现——
找回初心
五十是人生的一道门槛,身体、心理、工作等多方面的变化困扰了不少转折中的女人。湖北宜昌市有一个中老年女子芭蕾舞团,平均年龄50出头,她们在习练芭蕾中,保持和找回了少年的初心。
热爱生命使她们年轻。走进五十,女人的生理发生很大变化,“老”的暗示较同龄男性更为明显。跳舞成为不少城市中老年女性的健身方法,公园、小区到处都是她们的身影,同时兴起了各种舞蹈培训班。陈爱平这位本地知名的艺术工作者,她举办的舞蹈培训班吸引了不少中老年白领女性。经过几年训练,2006年她们参加在韩国首尔举办的“首届亚洲中老年艺术节”,从众多舞蹈团队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艺术节冠军。回国途中,一位队员提出学习芭蕾,得到大家赞同。陈爱平告诉大家,练芭蕾年轻人都觉得苦。大家回答说不怕。
这群人年轻时基本上都不曾跳舞,练起基本功格外吃力,下腰、劈腿、立足尖样样难。有的腰腿红肿,涂上药膏坚持练;有的关节发炎,打了封闭坚持练;有的指甲脱落,缠上绷带坚持练。临近退休的王蓓,从小在军营长大,干了一辈子公安工作,同事们给这位市公安局技侦支队副支队长取了个亲切的外号“男人婆”。她的脚背条件差,练习立足尖特别困难。她拿出破案的劲头,每天在家里都让丈夫帮忙压腿。伴随着汗水疼痛和伤病,这群坚毅的女人硬是将自己几十年的老骨头练成少女般的轻盈,可以表演从样板戏《白毛女》到现代芭蕾的多个节目。
奉献永远是她们的生活。现行退休制度使女人较之丈夫早5到10年离开工作岗位,这群女人们将自己新的生活奉献给家庭。她们有的不曾会做饭,有的不曾洗衣做清洁,现在她们对这些过去不曾做的事充满了兴趣、充满了激情。55岁的温小俊,出生在地质队,少年时代随父母上过很多山;她参加工作也在地质队,几十年走过很多山,歌舞与她的生活无关。退休后的她随丈夫工作调动来到宜昌,逐渐发福的温小俊看到社区里老太太跳舞健身,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舞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每天清晨五点起床,为丈夫做好早点,出门跳两个小时拉丁舞,然后买菜回家,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带孙子。每周一、三、五晚上还要参加芭蕾舞团训练。“真的很累,有时晚上练完芭蕾回家,在公交车上都睡着了。但身体很舒服,心情很愉快。特别是看到丈夫那种欣赏的目光时,好像时光永远都在青春的时候。”温小俊谈起跳舞对她的改变,非常高兴大家送她的外号“舞痴”。
感恩社会是她们的追求。“女人的美丽仅仅与年轻相关是不够的,真正的美丽在于心灵”。一医院副主任药剂师刘晶这样说。她今年50岁,小学二年级后未碰过舞蹈,学习芭蕾后健康、自信,有永远使不完的劲。每年自愿加班20多天,连续五年利用业余时间为福利院残疾孤儿织毛衣,最多一年织了8件。52岁的王佩红,市中心血站干部,练芭蕾时小腿腓肠肌撕裂,拆石膏后很多人劝她不要再练了。她从1994年开始义务献血,共献血13次,其中5次是全血,8次是成份血,累计达到5600ml。她没有听从朋友的劝告,继续坚持练芭蕾,想保持身体健康,义务献血直至国家规定的最高年龄限。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