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中射进一束光》肖毅作品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顿河哥萨克
2016-05-11
查看大图
在繁忙的海边渔市,女人与含在口中的手电筒组合,形成了这组照片中最打眼的视觉符号,拍摄者也由此展开了他的影像叙事。
这是一组拍摄得有亮点的片子。看得出作者是带着浓郁的内心情感,拍出了渔民现实生活中富有感染力的这些场景。作者影像表现的切入点十分新颖,画面生动。尤其是充分利用凌晨时分的现场光拍摄,辅之以手电筒辅助照明,光影效果的处理十分成功,既真实保留了现场气氛,又突出了手电筒这个现场特点最强烈的视觉符号在画面上的情景表达,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渔家人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她们的艰苦与喜悦。
在摄影语言的运用上,渔家女和手电筒在每张画面上的重复出现,形成了某种类型化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可以形成特定的观看节奏,强化了特定视觉符号的表现力。
在现实生活中,手电筒不过是很普通的生活用品。但普通的生活用品一旦被拍进摄影师的画面,它便不再是它本身,而是变成了拍摄者用于表达他某种表现意图的符号。正如作者在所写文字中表述的,画面上手电筒所发出的光芒,作者希望被人们理解为是一束照亮渔家人整个人生之旅的希望之光和生活之光。
但回到这组照片画面的本身,我却有与作者表现意图不同的感受。这一组照片的画面所体现的,我觉得还是许多渔家女人在手电筒光的照射下做生意的普通场景,作者好像并没有顺着希望之光和生活之光的思路来捕捉现场气氛和组织画面,作者的表现意图和最终形成的画面效果之间,似乎有某种程度的脱节。
其实,作者的这组照片已经拍得足够好。渔家女人人口含电筒的场景,许多人都没见过,这已足够产生让人们情不自禁想来观赏照片的吸引力。以我一己之见,作者如果把这种场景为什么形成的原因在照片中予以揭示,顺便连带出背后的故事,这组照片的纪实性也许会更加厚实。朴实无华,不说套话,可能反倒会让照片更有感染力。
照片,终究还是要让画面本身来说话。如果脱离画面给人的实际感受,希望将许多更宏大一些的意义放入对照片的解释中,也许就有过度解读之嫌了。
摄影/肖毅 点评:唐大柏
内容提供/HPA摄影网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