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生命短暂,影像长存——追忆张汉忠的“汉味”纪实摄影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zhenni 2016-04-27

《面对死神的挑战》系列:来自肿瘤病房的报告,癌症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许多人谈 “癌”色变。1996年夏,张汉忠也不幸成为癌症患者中的一员,在肿瘤病房,他目睹了众多病友以超人的毅力面对死神的挑战,他们是生命的强者。

患淋巴癌的老崔(右一)性格开朗乐于主人被病友门推选为“室长”。

癌症病友们在闲暇之余在一起聊天打牌。

肿瘤病房由经验丰富的教授领着年轻医生为患者认真细致地检查。

在病痛的时刻,很多身外之物都已成为浮云,最需要的只有亲人和朋友简单的陪伴。

面对死神的挑战

《民生百态》系列:动物园(1994年)

青山(1996年)

汉口解放大道(1994年)

武昌都府堤(1993年)

武昌桥头(1998年)

武昌农讲所(1993年)

徐东平价广场(1997年)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南城旧时》系列:武昌粮道街(1993年)

汉口保成路(1994)

汉口花楼街(1997年)

汉口单洞门(1998年)

汉口前进四路(1997年)

汉口北京路(1993年)

南城旧事

《生命如歌》系列:全国首家癌症康复者艺术团纪实。由80余位来自武汉三镇的癌症康复者组成的生命之歌艺术团,他们病中有乐,病中有学,病中有为,积极探索一条群体抗癌的新路。团员中“癌龄”最长这达27年,年龄最小这仅14岁。他们用歌声长出了生命的最强音:癌症不等于死亡!

余乐患白血病康复9年,用歌声与微笑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为提高余乐的演唱水平,艺术团顾问、歌唱家李至刚(胃癌康复1年半)排练时常为她开“小灶”。

生命之歌艺术团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搬运乐器、道具活不仅男团员经常干,女团员也抢着做。

生命之歌艺术团在借用的门厅排练。

为了按时演出,赖元镕(右一,乳腺癌康复27年)等经常在演出途中化妆。

生命如歌

生命之歌艺术团的团员们,快乐的像花儿一样。

《夏日风景》系列:青山建设三路(1994年)

武昌花园山(1993年)

武昌东湖(1994年)

汉口保成路(1994年)

青山建设二路(1994年)

武昌桥头(1997年)

青山(1996年)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查看大图

《面对死神的挑战》系列:来自肿瘤病房的报告,癌症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许多人谈 “癌”色变。1996年夏,张汉忠也不幸成为癌症患者中的一员,在肿瘤病房,他目睹了众多病友以超人的毅力面对死神的挑战,他们是生命的强者。

患淋巴癌的老崔(右一)性格开朗乐于主人被病友门推选为“室长”。

癌症病友们在闲暇之余在一起聊天打牌。

肿瘤病房由经验丰富的教授领着年轻医生为患者认真细致地检查。

在病痛的时刻,很多身外之物都已成为浮云,最需要的只有亲人和朋友简单的陪伴。

面对死神的挑战

《民生百态》系列:动物园(1994年)

青山(1996年)

汉口解放大道(1994年)

武昌都府堤(1993年)

武昌桥头(1998年)

武昌农讲所(1993年)

徐东平价广场(1997年)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民生百态

《南城旧时》系列:武昌粮道街(1993年)

汉口保成路(1994)

汉口花楼街(1997年)

汉口单洞门(1998年)

汉口前进四路(1997年)

汉口北京路(1993年)

南城旧事

《生命如歌》系列:全国首家癌症康复者艺术团纪实。由80余位来自武汉三镇的癌症康复者组成的生命之歌艺术团,他们病中有乐,病中有学,病中有为,积极探索一条群体抗癌的新路。团员中“癌龄”最长这达27年,年龄最小这仅14岁。他们用歌声长出了生命的最强音:癌症不等于死亡!

余乐患白血病康复9年,用歌声与微笑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为提高余乐的演唱水平,艺术团顾问、歌唱家李至刚(胃癌康复1年半)排练时常为她开“小灶”。

生命之歌艺术团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搬运乐器、道具活不仅男团员经常干,女团员也抢着做。

生命之歌艺术团在借用的门厅排练。

为了按时演出,赖元镕(右一,乳腺癌康复27年)等经常在演出途中化妆。

生命如歌

生命之歌艺术团的团员们,快乐的像花儿一样。

《夏日风景》系列:青山建设三路(1994年)

武昌花园山(1993年)

武昌东湖(1994年)

汉口保成路(1994年)

青山建设二路(1994年)

武昌桥头(1997年)

青山(1996年)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夏日风景


张汉忠(1961-1998),男,武汉人,湖北电机厂工会原干事、馆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获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十佳”称号。

张汉忠1981年开始学习摄影,1983年开始发表摄影作品,作品曾在多个展赛获奖。90年代以后,他潜心黑白胶片记录身边的生活,始终将镜头聚焦家乡的人民、身边的发展变化。在罹患绝症后,乐观而坚强的他依然不减对摄影的执着与热爱,他不辍创作,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面对死神的挑战》和《生命如歌》两组专题创作,以影像记录的形式,让摄影陪伴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

张汉忠作为摄影评论家丁遵新的得意门生,也是忘年之交,却英年早逝。17年过去,丁老专门撰文《聚焦生命 ——“草根”摄影家张汉忠的创作历程》缅怀了这位可爱可敬的摄影人。文中他这样写道:“如今摄坛知道张汉忠这个名字的人不多,但他留下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却越来越显示出鲜活的生命力,让人从中到看到升斗小民生活影像的魅力,同时感受到摄影家旺盛的生活激情、生命活力,以及对于纪实影像精魂的把控。”

今天,丁老与我们分享了张汉忠在生命弥留之际出版的画册《生命聚焦》,收录个人作品包括:城南旧事、民生百态、夏日风景、面对死神的挑战、生命如歌五部分 ,图片全系丁老从画册中扫描。

感谢张汉忠,让我们通过这些“汉忠影像”重温鲜活而真实的汉中历史,品味纪实摄影的无穷魅力。

谨以此文缅怀优秀摄影人张汉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