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皖赣铁路“最后的绿皮车”

来源:未知 责编:zhenni 2016-01-12

7101/2次列车曾经是皖南山区群众出行的重要选择。

火车上的旅客

检查火车

“绿皮车”早上6:30黄山起点站出发。

出发

“绿皮车”进站

夜幕下的“绿皮车”上的旅客

一对情侣依偎而坐

一对情侣依偎而坐

小孩

母女情

宣州区沈村邹有发夫妇女儿05年大学毕业后在黄山工作他们时常乘坐这趟车已有十多年了。

宣州区沈村邹有发夫妇女儿05年大学毕业后在黄山工作他们时常乘坐这趟车已有十多年了。

绩溪县上庄旺川汪国范老人坐这趟车去宣城看回家的路上。

一对老夫妇从绩溪县上车去芜湖看望女儿。

一对老夫妇从绩溪县上车去芜湖看望女儿。

放假回家的学生

“绿皮车”上的旅客

“绿皮车”上的旅客

山区小站

最后的“绿皮车”旅客与乘务员合影。

工作人员

列车长

“绿皮车”上的开水壶

旅客

旅客

小站上的旅客

车上吸烟区

“绿皮车”上的旅客

小憩

困了

临时停车

列车播音员

“绿皮车”上的旅客

“绿皮车”上的旅客

温馨

老年人游黄山路上

打扑克牌

情侣

列车员

打发时光

到站下货的旅客

女列员的工作帽

旅途办公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列车售货员在过道上叫卖,是“绿皮车”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与“绿皮车合影”

到站后列车员们

旅途中的老哥俩

准备下车的旅客

列车员整理行李架

看老片子的旅客

拍照留影的情侣

旅客

来个自拍

小站

温馨的早晨

拍照留影

查看大图

7101/2次列车曾经是皖南山区群众出行的重要选择。

火车上的旅客

检查火车

“绿皮车”早上6:30黄山起点站出发。

出发

“绿皮车”进站

夜幕下的“绿皮车”上的旅客

一对情侣依偎而坐

一对情侣依偎而坐

小孩

母女情

宣州区沈村邹有发夫妇女儿05年大学毕业后在黄山工作他们时常乘坐这趟车已有十多年了。

宣州区沈村邹有发夫妇女儿05年大学毕业后在黄山工作他们时常乘坐这趟车已有十多年了。

绩溪县上庄旺川汪国范老人坐这趟车去宣城看回家的路上。

一对老夫妇从绩溪县上车去芜湖看望女儿。

一对老夫妇从绩溪县上车去芜湖看望女儿。

放假回家的学生

“绿皮车”上的旅客

“绿皮车”上的旅客

山区小站

最后的“绿皮车”旅客与乘务员合影。

工作人员

列车长

“绿皮车”上的开水壶

旅客

旅客

小站上的旅客

车上吸烟区

“绿皮车”上的旅客

小憩

困了

临时停车

列车播音员

“绿皮车”上的旅客

“绿皮车”上的旅客

温馨

老年人游黄山路上

打扑克牌

情侣

列车员

打发时光

到站下货的旅客

女列员的工作帽

旅途办公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列车售货员在过道上叫卖,是“绿皮车”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与“绿皮车合影”

到站后列车员们

旅途中的老哥俩

准备下车的旅客

列车员整理行李架

看老片子的旅客

拍照留影的情侣

旅客

来个自拍

小站

温馨的早晨

拍照留影


1月9日,往返南京、黄山区间的7101/2次列车,在皖赣铁路运营32年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列穿越世纪的列车正式结束营运,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将是速度提升的空调客车。许多有着绿皮车情节的火车爱好者和沿线当地居民得绿皮车停运消息后,纷纷自发登乘这趟“最后的绿皮车”,体验绿皮车“文化之旅”活动。

7101\7102次列车的运行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列硬座8节,定员940人,途经我省黄山、宣城、芜湖、马鞍山等市,串联起皖南山区数十个小站,成为皖南山区群众出行的重要选择。外出务工的农民踏上这趟绿皮火车,春天的茶叶、夏天的龙虾、秋天的大米、冬天的鲜笋……铁路沿线优质天然的安徽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南京以及长三角,这趟“绿皮车”成为“大山里的丝绸之路”。

这趟“绿皮车”又是铁路职工的通勤车。每天载着沿线职工分赴各道岔、站点,履行线路和信号维护任务。

2010年起,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日臻完善,真正意义上的“绿皮车”越来越少。低廉的票价,“慢摇”的节奏,以及“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让一让啊……”化作记忆中的符号。7101/2次因此成为许多都市人追捧的“小清新之旅”。很多游客以此怀旧,享受“慢游”,从容欣赏皖南清丽的山水风光。

如今,皖南山区公路、铁路交通建设成就斐然,特别是2015年合福高铁、宁安高铁的建成运营,宣城、芜湖、马鞍山等皖南地区迅速跨入高铁时代,人们出行选择更加多样化。加上电子化办公的实施,铁路职工进一步精简和本地化,定额为940人的绿皮车常常载不到200人,这趟慢车的功能日渐弱化。时代的发展终究使一些“绿皮车”的车轮默默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