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如果我有一元钱……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小A 2015-07-22

苏贵秀,10岁,妈妈在家,爸爸在昆明打工,爸爸上一次是过年的时候回家的。平时就在村里和小伙伴玩,有时候和奶奶去放羊。最喜欢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去过最远的地方是附近一个叫牛街的镇上。愿望想有一个大熊猫玩具,因为没有见过真的大熊猫。长大后想当医生,因为医生可以帮人看病。一个星期上学妈妈给5元钱,觉得一星期5元钱够用了。想吃方便面和棒棒糖,以前花了5毛钱买过一次棒棒糖,这是唯一一次吃过棒棒糖。

苏贵芬,12岁,暑期在家放羊,做饭,洗衣服。最喜欢玩捉石子游戏,最远到过附近的牛街镇上。愿望是想要一个篮球,喜欢运动,但是学校的篮球一般是男孩子玩,他们不和女孩玩。

苏力光(哥哥:10岁)、苏兰光(弟弟:8岁)两兄弟。爸爸妈妈在家,平时在家帮家长扫地,玩捉迷藏游戏,两兄弟会用木头拼刀玩。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到附近的凤合镇和金源乡去赶集。愿望:买辣子条和玩具手枪。哥哥长大后想卖小孩子的玩具和零食。弟弟长大后想放羊。一周上学是10元钱,没有存钱。

杨真秀、杨真萍两姐妹平时喜欢跳绳,嬉戏,到山上去采蘑菇,她们到树林里玩耍不一会就可以采到许多蘑菇,然后带回家让妈妈煮蘑菇汤吃。姐姐杨真秀现在在读学前班,在当地的小学每天可以吃到一顿“捐一元”活动提供的营养加餐--鸡蛋和牛奶。

杨芬(右二),12岁,在瓦房完小读5年级。太阳落山前她会和小伙伴们在空地上玩草球。草球用植物草做成,再用小绳子绑一下,一般3-5个人玩,游戏规则是互相抛接草球。妈妈在昆明打工,一周给20元钱,存了100多元钱,准备买一件衣服送给爸爸,因为爸爸在家很辛苦。愿望是想要一个生日蛋糕,以前在学校只吃过一次老师给的生日蛋糕。长大后想好好干活,赚很多钱,有钱了家人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朱国存,13岁,金源乡中心完小5年级,爸爸妈妈在家种地,主要是种玉米和洋芋,放暑假后在家放羊,看马和绣十字绣。最喜欢放羊,因为很好玩,可以边放羊边采花,最远到过附近的镇上牛街去赶集。最喜欢到街上去买吃的,最喜欢吃葡萄。愿望是想要一条漂亮的裙子。长大后想当画家,因为喜欢画画,而且自认为画得还不错。现在一周20元钱,以前一周10元钱。

彩云之南,它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灿烂阳光,坐落在山梁上的三棵树村,一年四季都沐浴在阳光中。可是,在七月的艳阳下,却有习习凉风,带着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我们到达的时间正是中午,一户户人家都升起了寥寥炊烟,而山谷中,还隐约回荡着有孩子在追逐嬉戏、唱歌的欢笑声。这,让人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杨真秀、杨真萍两姐妹在路边随手摘一片叶子,就可以吹出好听的声音,让她们快乐的玩上一阵子。

在屋外,两名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小朋友在家门口玩耍。瓦房完小的校长朱石安告诉我们,三棵树村的孩子到了5、6年级只能去更远的镇上上学,而村里1到4年级的孩子都在瓦房完小上学,近的孩子要走30分钟上学,远的孩子要从这座山翻到另外一座山上去上学,都是山路,所以孩子们都是住读,周日晚上返校,周五下午才回家。

山间地头,房前屋外,都是小朋友们玩耍的乐园。循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走了10多分钟的山间小道,看到了几户村民的房子。而五六个孩子,正在房子旁的空地和大树间追打、玩闹,银铃般的笑声传到很远很远。

太阳快下山了,小朋友们在屋外的空地上玩耍。他们当中,大多孩子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赶集的牛街,几乎所有的孩子从没单独去旅行过,他们的理想是放羊、当卖零食的小贩、当医生、变得有钱……他们捡到一元钱,会拿去买个辣子条、买面包、交给老师存起来买洗衣粉擦洗课桌……他们当中大多数的孩子,也是因为爱心捐助公益活动,才能每天吃上牛奶和鸡蛋。而这之前,牛奶只在电视里见过。

小朋友们在村里嬉戏。就像朱校长告诉我们的一样,他说,山里的孩子生活跟城里不一样,大山里充满了大自然的馈赠。“或许在别人眼里看来,山里的孩子生活很苦,那是因为你看了不一样的生活。”朱校长笑着告诉我们,山里的孩子有山里的乐趣,而城里的孩子也有城里的乐趣,在孩子的世界里,一粒砂、一滴雨,都是一个世界,都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

小朋友们在跳绳。

小朋友们开心地玩耍。可能很多人会跟我来之前想的一样,心里充满对这些孩子的同情和伤感。但你如果看到这些孩子天真灿烂的笑容,看到他们因为野果的香甜而开心,因为寻到蘑菇而惊喜的脸,你才会明白,他们真的就像是山间的精灵,就像是大自然的孩子,他们的童年,他们的脸,他们的暑假,欢乐而幸福。

苏贵芬、苏贵秀两姐妹在地里帮奶奶干活。三棵树村属于山区,主要作物为玉米、洋芋等。这里平均海拔2250米,年平均气温仅10多度。我们在村里看到,上了小学的孩子,都会帮着家人做割草、放羊、除草、喂马、喂牛等农活,而更多的空闲时间,他们就像大山的精灵,穿梭其间,上树摘野果、下地采蘑菇、看斗牛比赛、丢草球、老鹰捉小鸡,甚至捅马蜂窝……

小朋友和家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山区的孩子,虽然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玩耍的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有着快乐的暑假生活,而对于捡到一元钱会做什么,想法其实都差不多,童真童言,希望我们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查看大图

苏贵秀,10岁,妈妈在家,爸爸在昆明打工,爸爸上一次是过年的时候回家的。平时就在村里和小伙伴玩,有时候和奶奶去放羊。最喜欢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去过最远的地方是附近一个叫牛街的镇上。愿望想有一个大熊猫玩具,因为没有见过真的大熊猫。长大后想当医生,因为医生可以帮人看病。一个星期上学妈妈给5元钱,觉得一星期5元钱够用了。想吃方便面和棒棒糖,以前花了5毛钱买过一次棒棒糖,这是唯一一次吃过棒棒糖。

苏贵芬,12岁,暑期在家放羊,做饭,洗衣服。最喜欢玩捉石子游戏,最远到过附近的牛街镇上。愿望是想要一个篮球,喜欢运动,但是学校的篮球一般是男孩子玩,他们不和女孩玩。

苏力光(哥哥:10岁)、苏兰光(弟弟:8岁)两兄弟。爸爸妈妈在家,平时在家帮家长扫地,玩捉迷藏游戏,两兄弟会用木头拼刀玩。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到附近的凤合镇和金源乡去赶集。愿望:买辣子条和玩具手枪。哥哥长大后想卖小孩子的玩具和零食。弟弟长大后想放羊。一周上学是10元钱,没有存钱。

杨真秀、杨真萍两姐妹平时喜欢跳绳,嬉戏,到山上去采蘑菇,她们到树林里玩耍不一会就可以采到许多蘑菇,然后带回家让妈妈煮蘑菇汤吃。姐姐杨真秀现在在读学前班,在当地的小学每天可以吃到一顿“捐一元”活动提供的营养加餐--鸡蛋和牛奶。

杨芬(右二),12岁,在瓦房完小读5年级。太阳落山前她会和小伙伴们在空地上玩草球。草球用植物草做成,再用小绳子绑一下,一般3-5个人玩,游戏规则是互相抛接草球。妈妈在昆明打工,一周给20元钱,存了100多元钱,准备买一件衣服送给爸爸,因为爸爸在家很辛苦。愿望是想要一个生日蛋糕,以前在学校只吃过一次老师给的生日蛋糕。长大后想好好干活,赚很多钱,有钱了家人就可以过上好日子。

朱国存,13岁,金源乡中心完小5年级,爸爸妈妈在家种地,主要是种玉米和洋芋,放暑假后在家放羊,看马和绣十字绣。最喜欢放羊,因为很好玩,可以边放羊边采花,最远到过附近的镇上牛街去赶集。最喜欢到街上去买吃的,最喜欢吃葡萄。愿望是想要一条漂亮的裙子。长大后想当画家,因为喜欢画画,而且自认为画得还不错。现在一周20元钱,以前一周10元钱。

彩云之南,它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灿烂阳光,坐落在山梁上的三棵树村,一年四季都沐浴在阳光中。可是,在七月的艳阳下,却有习习凉风,带着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我们到达的时间正是中午,一户户人家都升起了寥寥炊烟,而山谷中,还隐约回荡着有孩子在追逐嬉戏、唱歌的欢笑声。这,让人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杨真秀、杨真萍两姐妹在路边随手摘一片叶子,就可以吹出好听的声音,让她们快乐的玩上一阵子。

在屋外,两名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小朋友在家门口玩耍。瓦房完小的校长朱石安告诉我们,三棵树村的孩子到了5、6年级只能去更远的镇上上学,而村里1到4年级的孩子都在瓦房完小上学,近的孩子要走30分钟上学,远的孩子要从这座山翻到另外一座山上去上学,都是山路,所以孩子们都是住读,周日晚上返校,周五下午才回家。

山间地头,房前屋外,都是小朋友们玩耍的乐园。循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走了10多分钟的山间小道,看到了几户村民的房子。而五六个孩子,正在房子旁的空地和大树间追打、玩闹,银铃般的笑声传到很远很远。

太阳快下山了,小朋友们在屋外的空地上玩耍。他们当中,大多孩子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赶集的牛街,几乎所有的孩子从没单独去旅行过,他们的理想是放羊、当卖零食的小贩、当医生、变得有钱……他们捡到一元钱,会拿去买个辣子条、买面包、交给老师存起来买洗衣粉擦洗课桌……他们当中大多数的孩子,也是因为爱心捐助公益活动,才能每天吃上牛奶和鸡蛋。而这之前,牛奶只在电视里见过。

小朋友们在村里嬉戏。就像朱校长告诉我们的一样,他说,山里的孩子生活跟城里不一样,大山里充满了大自然的馈赠。“或许在别人眼里看来,山里的孩子生活很苦,那是因为你看了不一样的生活。”朱校长笑着告诉我们,山里的孩子有山里的乐趣,而城里的孩子也有城里的乐趣,在孩子的世界里,一粒砂、一滴雨,都是一个世界,都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

小朋友们在跳绳。

小朋友们开心地玩耍。可能很多人会跟我来之前想的一样,心里充满对这些孩子的同情和伤感。但你如果看到这些孩子天真灿烂的笑容,看到他们因为野果的香甜而开心,因为寻到蘑菇而惊喜的脸,你才会明白,他们真的就像是山间的精灵,就像是大自然的孩子,他们的童年,他们的脸,他们的暑假,欢乐而幸福。

苏贵芬、苏贵秀两姐妹在地里帮奶奶干活。三棵树村属于山区,主要作物为玉米、洋芋等。这里平均海拔2250米,年平均气温仅10多度。我们在村里看到,上了小学的孩子,都会帮着家人做割草、放羊、除草、喂马、喂牛等农活,而更多的空闲时间,他们就像大山的精灵,穿梭其间,上树摘野果、下地采蘑菇、看斗牛比赛、丢草球、老鹰捉小鸡,甚至捅马蜂窝……

小朋友和家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山区的孩子,虽然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玩耍的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有着快乐的暑假生活,而对于捡到一元钱会做什么,想法其实都差不多,童真童言,希望我们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如果我有一元钱…… 

文图/重庆华龙网摄影记者刘嵩

一元钱,能做什么?买一个打火机?两只铅笔?一个棒棒糖?一份报纸?……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一元钱太微不足道,但就是这一元钱,也许就能让山里的孩子吃上牛奶和鸡蛋。
如果你有一块钱,你会怎么办?城里的孩子,会怎么回答?山里的孩子他们又是怎样想的?在炎热的暑假里,他们的暑假生活又有什么差别?

作为关注贫困儿童的志愿者,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开始了在云南昆明倘甸两区金源乡瓦房村的拍摄,看到不一样的童年……
 
大山的精灵:一滴雨、一粒砂,都是纯真的快乐

我的第一个拍摄地点是云南省昆明市倘甸两区金源乡瓦房村委会三棵树村。三棵树村属于山区,主要作物为玉米、洋芋等。这里平均海拔2250米,年平均气温仅10多度。

7月4日,下飞机后,由于三棵树村的村道路面部分还是未硬化的土路,所以我们从昆明出发后,驱车四个多小时,翻山越岭,才到了三棵树村。

彩云之南,它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灿烂阳光,坐落在山梁上的三棵树村,一年四季都沐浴在阳光中。可是,在七月流火的艳阳下,却有习习凉风,带着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我们到达的时间正是中午,一户户人家都升起了寥寥炊烟,而山谷中,还隐约回荡着有孩子在追逐嬉戏、唱歌的欢笑声。这,让人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循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走了10多分钟的山间小道,看到了几户村民的房子。而五六个孩子,正在房子旁的空地和大树间追打、玩闹,银铃般的笑声传到很远很远。

瓦房完小的校长朱石安告诉我们,三棵树村的的孩子到了5、6年级只能去更远的镇上上学,而村里1到4年级的孩子都在瓦房完小上学,近的孩子要走30分钟上学,远的孩子要从这座山翻到另外一座山上去上学,都是山路,所以孩子们都是住读,周日晚上返校,周五下午才回家。

“目前瓦房完小有115个学生,其中94个彝族的孩子。”朱校长说,暑假,大约只有10个孩子会去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大多数孩子都在村里过暑假。

我们在村里看到,上了小学的孩子,都会帮着家人割草、放羊、除草、喂马、喂牛等农活,而更多的空闲时间,他们就像大山的精灵,穿梭其间,上树摘野果、下地采蘑菇、看斗牛比赛、丢草球、老鹰捉小鸡,甚至捅马蜂窝……

他们当中,大多孩子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赶集的牛街,几乎所有的孩子从没单独去旅行过,他们的理想是放羊、当卖零食的小贩、当医生、变得有钱……如果他们有一元钱,会拿去买个辣子条、买面包、交给老师存起来买洗衣粉擦洗课桌……他们当中大多数的孩子,也是因为有了“捐一元”这个公益活动,才能在学校每天吃上牛奶和鸡蛋。而这之前,牛奶只在电视里见过。

听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跟我来之前想的一样,心里充满对这些孩子的同情和伤感。他们的生活确实十分贫穷,因为没有太多的营养补充,孩子们普遍要比城里同龄孩子矮很多,瘦很多。但当你看到这些孩子天真灿烂的笑容,看到他们因为野果的香甜而开心,因为寻到蘑菇而惊喜的脸,你会恍然明白,他们就是山间的精灵,就是大自然的孩子。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艰辛,本就不应该成为孩子忧伤的理由,所以你也会很欣慰,因为至少他们的童年,他们的脸,他们的暑假还是欢乐的。

就像朱校长告诉我们的一样,他说,山里的孩子生活跟城里不一样,大山里充满了大自然的馈赠。他们都很坚强,面对生活的贫瘠,他们仍能从大山中寻找快乐,即便没有父母的陪伴,大山里的一粒砂、一滴雨,都是一个世界,都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
 
城市的宝贝:“学艺”、玩耍,只要放假,就快乐

告别凉爽的大山,火炉山城的温度,烤得人喘不过气。大人们不到迫不得已,不想离开空调屋,可是放假了的孩子们,却一个劲地想往外跑。

城里衣食无忧的孩子们,暑假都在干什么?学游泳、学写字、学跳舞、武术、钢琴,参加各种活动和夏令营,出去旅游,逛书店、打游戏、画画,当然还有漫无目的地和同学一起到处逛着在烈日里“自嗨”……

7月10日,在“去看看”小记者活动中,我认识了新村小学三年级的张凌嘉。她的妈妈陪着她来参加采访活动,张凌嘉说,妈妈平时工作很忙,我看到中医的艾灸可以缓解妈妈脖子的疼痛,所以想跟着学习了以后帮妈妈艾灸脖子。

看着这个10岁小女孩小心地拿着艾灸条生怕烫到妈妈的样子,还有妈妈幸福的笑脸,我们不禁动容。孩子告诉我们,暑假经常到妈妈工作的地方,妈妈工作她就画画,而她的最想的事情就是希望妈妈可以有多一点的时间陪着自己。

“我去过海南、云南旅游,下个月,我要去北京参加夏令营。”她开心地告诉我们,长大了想当服装设计师。张妈妈告诉我们,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都很大,但是她希望能给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会多让孩子参加一些各种各样的活动,能快乐地成长。

7月12日,我见到了7岁半的温言盛,他已经学习了一年泰拳。他的暑假生活,除了泰拳,他还喜欢游泳、画国画、看电视、玩玩具。

“长大以后,我希望成为老师一样厉害的武林高手,我还要当科学家。”他说,1元钱可以买到铅笔或者橡皮擦,如果自己有1元钱,会给街上乞讨的人。

他笑着对我们说:“帮助别人我其实也挺开心。”

跟张凌嘉禾温言盛一样,城里的大多数孩子,都过着规划好的暑假生活,不少爸爸妈妈都希望他们在愉快暑假生活的同时,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不断提升自己。

如果身边有一元钱,有的孩子要存钱来捐给山区的小朋友,有的孩子想用来买棒棒糖,有的孩子说可以买一条小鱼喂起来……

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山区的孩子,虽然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玩耍的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有资格拥有属于他们的快乐的暑假生活,而对于如果有一元钱会做什么,想法其实都差不多,童真童言,希望我们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如果有一元钱,你想做什么?行动起来,让山区更多的孩子吃上牛奶和鸡蛋,让他们的童年在欢乐和健康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