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于全兴作品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小A
2015-05-18
查看大图
做一件事情总需要一个理由,但从来没有像拍摄天津老城厢这样,有如此之多的理由。其实早在几年前她第一次历经拆迁的时候,我就很想做些影像的东西留下来。但或许是因为那时的拆迁只是局部,大致的轮廓没变……或许就是因为有太多的机会去拍摄,以至于让我忽略了老城厢实际上是在每天消逝的现实。直到2003年的夏天,天津市政府宣布全部拆除老城厢的时候,我才匆忙上阵,天天泡在老城的陋巷里。
老城记录着我孩儿提时的故事,那个年代留给我的东西可能无法再得到,更无法再感受到。所以,我对老城厢有一种独有的感情。走进老城里,这里的一砖一瓦、四通八达的窄胡同、院落中的煤球炉子、胡同中的旱厕、低矮狭小的屋内搭建的木板炕和阁楼、和睦相处的邻居、一起玩耍的孩子……是如此的熟悉,还有每当我拍照时,那些忙前忙后热情的老城百姓,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人间。
如今老城厢已不复存在,我生长的地方也早已拆迁,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追忆童年的故事也便成为一种渴望,我之所以用影像把老城厢百姓们的生活状态记录下来,是因为,她是我童年时期的见证。
老城厢,她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于全兴
拍摄背景
住房情况:老城厢民宅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居民人口78800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86平方米,其中60%的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
厕所情况:老城厢有旱厕46座,水冲厕所5座,共51座公共厕所,平均1545人共用一个厕所。
用水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老城厢的四分之三居民家中引入了自来水,但仍有60多条胡同因狭窄无法下自来水管,造成四分之一居民约1.7万人使用公用自来水管。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