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赛镜头下的体育世界
来源:网易
责编:小A
2015-02-12
1956年,荷赛奖首次设置了体育类奖项,获得这一殊荣的是前苏联人Sergei Preobrazhensky,他的作品“篮球健将”获得体育类一等奖,照片主角和赛事不详。
1957年,荷兰摄影师Jaap J. Herschel作品“黑豹神扑”,主角为上世纪50年代荷兰门神弗兰斯·德明克,外号“黑豹”,体育类二等奖。
1958年,捷克摄影师 Stanislav Tereba作品“雨中开球”,布拉格与布拉迪斯拉发进行的一场全国足球锦标赛,体育类一等奖。
1960年,德国摄影师H. Peterhofen作品“进球瞬间”,人物赛事不详,体育类一等奖。
1962年,瑞士摄影师Josef Pillmann 作品“体操健将”,主角为五枚奥运金牌得主、日本体操名将远藤幸雄,图为他在1962年体操世锦赛的高低杠决赛中,体育类一等奖。
1963年,美国摄影师Murray Becker作品“梅开二度”,重量级拳击世界冠军桑尼·李斯顿在与名将弗洛伊德·帕特森的第二次交手中再度将其打败,体育类三等奖。
1964年,捷克摄影师 Emil Fafek作品“门前遇险”,主角为捷克斯洛伐克门将瓦勒姆-施罗伊夫,赛事不详,体育类二等奖。
1965年,美国摄影师 John Rooney作品“拳王阿里”,拳击世界冠军穆罕默德·阿里在一场比赛中60秒KO重量级冠军桑尼·李斯顿,体育类一等奖。
1966年,德国摄影师Hans D. Kaiser作品“障碍赛跑”,主角赛事不详,体育类二等奖。
1967年,英国摄影师Eli J. Bottomley作品“鱼跃争顶”,1967年3月10日的一场英超比赛中,曼联主场1-0小胜阿森纳,图中人物左起:曼联球员派特·克里兰德(Pat Crerand)、阿森纳球员Frank McLinktock、曼联球员乔治·贝斯特(George Best)和阿森纳球员约翰·拉德福德(John Radford)。体育类二等奖。
1968年,英国摄影师 Douglas Miller作品“惊天一跳”,1968年10月18日,美国运动员鲍勃·比蒙在墨西哥奥运会跳远决赛中以8米90的成绩,将跳远的世界纪录一下子提高了55公分,这个8米90的纪录一直维持了23年之久。到了1991年的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才被美国跳远运动员鲍威尔所打破。体育类一等奖。
1969年,前苏联摄影师 Antanas Alishauskas作品“赛艇健将”,赛艇选手在急流中改变行驶方向,体育类一等奖。
1971年,美国摄影师Andrew Lopez作品“拳王争霸”,1971年3月8日,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举行的一场拳击比赛中,乔·弗雷泽挥拳正中拳王阿里面门,这场比赛他最终以15回合点数击败阿里,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击倒拳王阿里的人。体育类三等奖。
1972年,瑞典摄影师Olle Seijbold作品“巨人搏斗”,慕尼黑奥运会重量级摔跤决赛,美国选手Chris Taylor被联邦德国选手Wilfried Dietrich高高举起。体育类二等奖。
1973年,芬兰摄影师 Hannu Lindroos作品“夺冠之后”,五万米长跑冠军冲过终点后蹲在地上呕吐,具体赛事不详,体育类二等奖。
1974年,美国摄影师Ken Regan的作品“丛林之战”夺得优秀奖,也成为荷赛获奖史上首张彩色照片。影像描述了1974年10月30日的一场超白金大战,被称为“丛林之战”,也是上世纪最经典的拳击比赛之一,最终以阿里的取胜告终。
1975年,美国摄影师 Daniel Farrell作品“清道夫”,主角赛事不详,体育类三等奖。
1976年,美国摄影师Ernest Schworck作品“金牌瞬间”,7月26日蒙特利尔奥运会举重比赛中,瑞典选手Lennart Dahlgren夺冠瞬间,体育类一等奖。
1977年,美国摄影师Richard M. Titley作品“单翼天使”,捷克体操小将Martina Peova手臂受伤坚持参加平衡木比赛,体育类二等奖。
1978年,荷兰摄影师Cor Mooij作品“金杯在手”,阿根廷世界杯,东道主队长丹尼尔-帕萨雷拉率队夺冠,体育类二等奖。
1980年,俄罗斯摄影师Sergei Guneyev作品“跋山涉水”,莫斯科奥运会男子3000米障碍赛的一幕,体育类三等奖。
1981年,美国摄影师Ronald Kuntz作品“面目全非”,重量级拳王霍姆斯在与挑战者雷纳德·斯耐普斯的对决中一拳致胜,体育类二等奖。
1982年,意大利摄影师Enrico Ferorelli 作品“掌舵难”,第17届美国东部高利河漂流赛赛况,体育类二等奖。
1983年,荷赛体育类获奖作品中首次出现了中国面孔——法国摄影师 Gérard Rancinan拍摄的“备战奥运的体操小将”荣获当年的体育故事类一等奖。
1984年,古巴摄影师José Azel作品“开幕式”,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空气球飞舞,体育故事类一等奖。
1985年,俄罗斯摄影师Sergei Guneyev作品“目不暇接”,室内乒乓球比赛远景特写,体育类一等奖。
1986年,美国摄影师John McDonough作品“打成一团”,NBA季后赛湖人VS火箭,火箭队奥拉朱旺与湖人队前锋米奇-库普切克爆发激烈冲突,此后双双被罚下场。体育类一等奖。
1987年,俄罗斯摄影师 Igor Utkin 作品“空中翻腾”,主角赛事不详,体育类一等奖。
1988年,德国摄影师 Lutz Bongarts作品“狂欢时刻”,美国女飞人乔伊娜在汉城奥运会女子200米决赛中以21秒34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图为夺冠后的她被丈夫抱在怀里放肆庆祝。体育类二等奖。
1989年,法国摄影师 Gérard Vandystadt 作品“艺体健将”,中国选手王秀云在第15届国际体操锦标赛的艺术体操球操比赛中。体育类一等奖。
1990年,爱尔兰摄影师Billy Stickland 作品“点球狂欢”,意大利世界杯1/4决赛,喀麦隆VS英格兰,38岁的非洲老将米拉点球破门后与队友庆祝。不过英格兰最终还是3-2逆转晋级。体育类一等奖。
1991年,荷兰摄影师Klaas Jan van der Weij作品“精疲力尽”,美国人Greg Lemond在夺取巴黎—鲁贝世界自行车公路赛冠军后,瘫倒在路边泥浆中。体育类一等奖。
1992年,继1983年后,中国面孔再次出现在荷赛获奖作品中,镜头也再一次瞄准了训练房,为德国摄影师Dominik Obertreis的作品,画面描述了北京西城区某少年体校内训练的体操小将,摄影师在图注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在中国当时的大环境下,体校学生面临的成绩压力与严苛的训练环境。体育故事类一等奖。
1993年,与上一年相似,中国体操少年训练的题材再度被外国摄影师们当成活宝,也似乎成为荷赛评委“喜闻乐见”的镜头——英国摄影师Tom Stoddart又是在北京某练功房内捕捉到了“刚刚走出幼儿园的女童”刻苦训练的一幕。体育类二等奖。
1994年,英国摄影师David Spurdens作品“神来之手”,曼联丹麦籍门将彼得·舒梅切尔在与热刺的加时赛最后时刻做出了一次伟大的扑救,最终将比分定格在1-1。体育类一等奖。
1995年,美国摄影师 Bill Belknap 作品“棒球手”,当年美职棒一场焦点战波士顿红袜队与底特律老虎队比赛的精彩瞬间,体育类一等奖。
1996年,美国摄影师Erich Schlegel作品“水上水下”,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选拔赛,两名运动员以各自的方式进行赛前热身。体育类一等奖。
1997年,美国摄影师Jed Jacobsohn作品“被咬的拳王”,6月28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WBA重量拳手争霸战出现惊人的一幕,当比赛进行到第三回合时,挑战者泰森竟猛然向卫冕霍利菲尔德的耳朵狠咬一口。体育类一等奖。
1998年,美国摄影师 Simon Bruty作品“横空出世”,7月12日法国与巴西的世界杯决赛中,法国门将巴特兹的一次精彩扑救。体育类一等奖。
1999年,美国摄影师 Eric Larson 作品“乘风破浪”,冲浪健将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到南美洲哥斯达黎加航行的途中。体育类一等奖。
2000年,进入21世纪,荷赛体育类获奖作品第四次出现了“中国体校少年”的大热题材,该作品拍摄地仍然在北京某体操队练功房,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教练严苛指导下起早贪黑苦练基本功的场景,摄影师为新西兰的 Greg Baker。体育故事类三等奖。
2001年对中国体育摄影而言是有突破性意义的一年——中国摄影师第一次获得荷赛体育奖:贾国荣的作品“体操女将”荣获体育类三等奖,该作品描述了广东体操女队为争取国家队名额进行的内部训练赛,体现了国家队选拔机制的残酷与竞争的激烈。
2002年,摄影师 Robert Boguslawski作品“飞檐走壁”,河南少林寺内取景,体育类一等奖。
进入2003年,随着荷赛奖对于体育类作品的重视,奖项开始多类细分,包含动作类(单幅/组照)、特写类(单幅/组照)等多个奖项。图为美国摄影师Adam Nadel作品“非洲残疾人足球队”,体育特写类组照一等奖。
2004年,“中国体操娃娃”第五次征服荷赛奖评委——中国摄影师邱焰的“李小双体操学校”获体育特写类组照三等奖。照片描述了中国“体操之乡”湖北省仙桃市,有一个“李小双体操学校”,140多名4岁到10岁的孩子,他们远离父母亲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为实现奥运梦想而拼搏。
2005年,美国摄影师John Mabanglo作品“头磕跳板”,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游泳世锦赛中,美国选手Chelsea Davis在女子三米板预赛里起跳失误,头部不慎磕到跳板。体育动作类单幅一等奖
2006年,荷兰摄影师Peter Schols作品“顶撞”,描述了德国世界杯决赛,法国球星齐达内顶撞意大利球员马特拉齐的经典场面,体育动作类组照一等奖。
2007年,中国摄影师的作品第三次入围荷赛体育,新华社记者费茂华的作品“备战世锦赛的花游姑娘”获得体育动作类组照二等奖。
2008年,伴随着奥运第一次来到中国,体育类摄影佳作在这一年也呈现出井喷之势,与奥运相关的作品占据了荷赛奖的半壁江山。图为中国青年报记者赵青作品“奥运中的北京”,体育特写类组照一等奖:奥运期间某商场大屏幕上直播中国男篮的比赛。
2009年,美国摄影师Elizabeth Kreutz作品“阿姆斯特朗归来”,刻画了09年复出后的车王经典瞬间,体育特写类组照一等奖。
2010年,南非摄影师Mike Hutchings作品,世界杯半决赛时荷兰队的德泽乌被乌拉圭队的马丁·卡塞雷斯踢到脸上。体育类单幅一等奖。
2011年,澳大利亚摄影师Adam Pretty作品“跳水训练”,跳水运动员在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期间训练的场景,体育动作类组照二等奖。
2012年,马来西亚摄影师Wei Seng Chen在印度尼西亚拍摄的“公牛赛跑”,体育动作类单幅一等奖。
2013年,美国摄影师Al Bello作品“正手击球”,塞尔维亚网球名将德约科维奇在美网男单第四轮和西班牙对手的比赛瞬间。体育动作类单幅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