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文先生《我的父老乡亲》摄影观摩展今天在这里与大家见面了。
这次展出的是玉文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选出的66幅的作品,我们将看到作者对摄影艺术和农民的痴情、挚爱和执着。他喜欢摄影,是因为他相信,文字和语言的描述代替不了那些来自生活本身的影像,尤其是来自铭心刻骨的经历和饱含着理解、感受的生活本身。于是他伴着“希望的田野”的歌声,满怀着艺术激情,把镜头对准了那心中敬畏的东北大地,对准了毕生感念的乡亲。
我们将看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不是记录,而是关注。关注生命的过程。从冰雪映照的平淡生活中,从漫天皆白的大自然中,从风雪中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人群中,从冰雪映衬的惊愕、愉悦、茫然、感动、振奋等种种面容中,选择那些让鲜活的生命痕迹在岁月长河中永存的瞬间。
我们将看到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寒冬腊月,春节长假,约朋而行,数十年一以贯之地扑向他所钟爱的冰雪世界。他在冰天雪地里与农民们一起上山砍柴,破冰捕鱼,一起载歌载舞,陶醉在民间的喜庆中。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说过:“艺术是我们给自己做的一面镜子,用有形的图画显示无形的梦想。”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将更形象地看到东北大地给予艺术家的人文滋养,看到东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看到了王玉文先生把自己“成为照片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不懈追求。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 郭兴文
作者简介
王玉文 六、七届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摄影师。
1986年摄影作品《矿工》获辽宁省政府文艺创作奖,并入选日本国举办的第46届国际影展。1987年摄影作品获美国波特兰市长奖。 1991年随中国摄影家代表团访问芬兰。同时,在芬兰第二大城市坦贝雷举办〈王郁文、李瑞雨摄影作品展〉。 1993年在日本扎晃举办〈王郁文摄影作品展〉。
2000年摄影作品《冬天的河》发表于《中国摄影》杂志,并入编1957—2000《中国摄影》精选作品集。 2006年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王郁文摄影作品集《影像背后》。 2006年举办王郁文工业摄影展览及创作研讨会。中摄协顾问吕厚民、中摄协主席邵华、中摄协副主席朱宪民、中摄协副秘书长谢海龙、辽宁省委宣传副部长郭兴文出席并讲话。 2006年摄影作品集《影像背后》获2006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凤凰卫视杯”中国摄影家优秀画册奖。 2006年荣获首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艺术节优秀策展人奖。 2007年三十幅反映东北老工业的摄影作品在上海国际影展展出。 2008年系列作品《东北老工业记忆》入选新华社策展的中国十位摄影家作品联展〈观看中国〉,在日本展出。
2011年中央电视台〈见证 亲历〉栏目制作系列专题〈为中国肖像二、〉《工业摄影家王玉文》,在中央电视台九頻道及数字頻道播出。 2011年朱宪民王玉文摄影作品联展《工人 农民》在云南、广东展出。
2011年在新华社举办王玉文朱宪民《工人农民》典藏展,2011年王玉文摄影工业作品展《时代印记》在辽宁美术馆展出。 2011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组委会授予王玉文中国摄影杰出成就奖。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第九、第十届作品组评委。 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 第二十二届、第二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 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摄影大师资格评委会委员。 2012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辽宁省文联举办了《时代印记》 王玉文工业摄影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