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梦—摄影家采风创作基层行作品选登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King
2013-12-23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麻风病康复者的幸福生活 李洁军 摄影
麻风病康复者的幸福生活 李洁军 摄影
麻风病康复者的幸福生活 李洁军 摄影
马贵的故事 解海龙 摄影 爸爸说,打扮自己,就是尊重别人
马贵的故事 解海龙 摄影 爸爸说,庄稼人是靠天吃饭的
马贵的故事 解海龙 摄影 马贵的三个孩子
马贵的故事 解海龙 摄影 全村的男女老少和摄影家们合影
马贵的故事 解海龙 摄影 我叫马小平,我读一年级
杨卫华 摄影
杨卫华 摄影 龙门乡隆兴村张德文家地震时房屋全部倒塌绵阳晚报杨卫华摄
杨卫华 摄影 受伤的孩子在等待救治绵阳晚报杨卫华摄_副本
杨卫华 摄影四月二十日8点02分,雅安发生7.0级强烈地震 绵阳晚报杨卫华摄
“小候鸟”在北京(组照之一) 贾婷 摄影 姐妹兄弟4人在临时租住的房子昏暗的灯光下合影
“小候鸟”在北京(组照之一) 贾婷 家中也有一张像样的书桌只能在用砖头垫起的床上写作业
“小候鸟”在北京(组照之一) 贾婷 今年才10岁的陈梦菲在寒夜里为妈妈烧洗脚水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苹果村 李馨 摄影
苹果村 李馨 摄影
苹果村 李馨 摄影
苹果村 李馨 摄影
苹果村 李馨 摄影
石油炼化厂系列 郭钧 摄影 .炼化厂原材堆积全景,冬季
石油炼化厂系列 郭钧 摄影.炼化厂独立装置1号,冬季
石油炼化厂系列 郭钧 摄影.炼化厂独立装置11号,夏季
石油炼化厂系列 郭钧 摄影.炼化厂装置大全景2号,夏季
太行山里的“袖珍小学” 燕雁 摄影
太行山里的“袖珍小学” 燕雁 摄影
太行山里的“袖珍小学” 燕雁 摄影
太行山里的“袖珍小学” 燕雁 摄影
太行山里的“袖珍小学” 燕雁 摄影 翻山越岭求知路
我的同学80后乡村女教师 龚雷 摄影
我的同学80后乡村女教师 龚雷 摄影
我的同学80后乡村女教师 龚雷 摄影
查看大图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大漠边缘的民生 李舸 摄影
麻风病康复者的幸福生活 李洁军 摄影
麻风病康复者的幸福生活 李洁军 摄影
麻风病康复者的幸福生活 李洁军 摄影
马贵的故事 解海龙 摄影 爸爸说,打扮自己,就是尊重别人
马贵的故事 解海龙 摄影 爸爸说,庄稼人是靠天吃饭的
马贵的故事 解海龙 摄影 马贵的三个孩子
马贵的故事 解海龙 摄影 全村的男女老少和摄影家们合影
马贵的故事 解海龙 摄影 我叫马小平,我读一年级
杨卫华 摄影
杨卫华 摄影 龙门乡隆兴村张德文家地震时房屋全部倒塌绵阳晚报杨卫华摄
杨卫华 摄影 受伤的孩子在等待救治绵阳晚报杨卫华摄_副本
杨卫华 摄影四月二十日8点02分,雅安发生7.0级强烈地震 绵阳晚报杨卫华摄
“小候鸟”在北京(组照之一) 贾婷 摄影 姐妹兄弟4人在临时租住的房子昏暗的灯光下合影
“小候鸟”在北京(组照之一) 贾婷 家中也有一张像样的书桌只能在用砖头垫起的床上写作业
“小候鸟”在北京(组照之一) 贾婷 今年才10岁的陈梦菲在寒夜里为妈妈烧洗脚水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广州艺术青年 肖雄 摄影
苹果村 李馨 摄影
苹果村 李馨 摄影
苹果村 李馨 摄影
苹果村 李馨 摄影
苹果村 李馨 摄影
石油炼化厂系列 郭钧 摄影 .炼化厂原材堆积全景,冬季
石油炼化厂系列 郭钧 摄影.炼化厂独立装置1号,冬季
石油炼化厂系列 郭钧 摄影.炼化厂独立装置11号,夏季
石油炼化厂系列 郭钧 摄影.炼化厂装置大全景2号,夏季
太行山里的“袖珍小学” 燕雁 摄影
太行山里的“袖珍小学” 燕雁 摄影
太行山里的“袖珍小学” 燕雁 摄影
太行山里的“袖珍小学” 燕雁 摄影
太行山里的“袖珍小学” 燕雁 摄影 翻山越岭求知路
我的同学80后乡村女教师 龚雷 摄影
我的同学80后乡村女教师 龚雷 摄影
我的同学80后乡村女教师 龚雷 摄影
前 言
在举世瞩目的党的第十八届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世界 宣示“中国梦”的同时,对“中国梦”进行了诠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今天,强国梦、创业梦、小康梦、和谐梦……宏伟的中华民族复兴梦与一个个多姿多彩的家庭梦、个人梦互动交融,让神州大地跃动起勃勃生机,也为广大的摄影人提供了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的广阔舞台。为此,我们策划组织了“追寻中国梦—摄影家采风创作基层行”活动。
半年多时间里,近20位摄影家和青年摄影师不辞辛苦,深入基层,以他们独特的视野发掘“追梦者”拼搏、奋斗的故事,用镜头撷取和凝固“追梦者”工作、生活的场景和瞬间。在他们收获的作品中,有反映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希望工程梦”、异乡务工者的“创业致富梦”;有展示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美好家园梦”,有当下男女老少的“追逐汽车梦”,还有记录盲人的“我们也能摄影梦”、麻风病患者的“治疗康复梦”等等。
在这些“追梦人”的步履中,有许多人生活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努力打拼,日子艰辛但很快乐;也有一些人生活已然富足,但仍在为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他们踌躇满志但时遇困惑……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告诉我们: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光荣而美好,任重而道远。为此,摄影人选择的一些题材也许不够“光鲜亮丽”,甚至有些悲凉,却真切地记录、反映了我们当下社会还依然存在的、不尽人意的境况,同时满怀热情地坚守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向人们传递出一份份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让我们欣赏摄影作品的精彩生动,珍惜欣逢盛世的幸福和美好,直面现实的不足和困难,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