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第8届南都新闻报道奖获奖作品欣赏

来源:南都网 责编:斫子 2013-04-08

    3月30日,南都人一年一度的“节日”———南都新闻奖暨南都奖学金颁奖典礼举行,颁奖典礼揭晓了普通新闻报道奖等31个类别的奖项,共有87篇作品获奖。这也是自2006年以来,连续举办的第八届南都新闻奖。

    现场新闻摄影奖金奖:《僵持三小时 还是跳了》(作者:张明术)。颁奖辞:诡异的瞬间,意外的收获,照片拓展了“跳楼拍摄”的疆域。不仅专注跳楼的瞬间,也摄入了围观的众生,展示了抽象的人性,也寄托了诸多的拷问,新闻摄影原来还有另一种可能。


2012年12月20日,佛山市(鸿运)汽车站,10点18分,男子站在汽车站三层高的雨棚上一动不动。
(点击照片查看组图)


    现场新闻摄影奖银奖:《重温改革路》(作者:陈文才)。颁奖辞:南都记者坚守三天,突出重围,得以近距离记录习近平莲花山之行的全过程,成就时政报道的典范。


8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深圳莲花山向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随行官员有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朱小丹,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以及四位曾陪同邓小平南巡的老同志也出席仪式。(点击照片查看组图)


   现场新闻摄影奖铜奖:《可惜我们不是蝙蝠侠》(作者:赵炎雄)。颁奖辞:停滞的车辆,焦虑的人群,每个人,每辆车都构成彼此的背景。还原高速公路堵塞壮观场景,在同类照片中角度选择最佳。


9月29日23:05 孩子在车里熟睡。(点击照片查看组图)


        现场新闻摄影奖铜奖:《双刀御警 败给神叉》(作者:郭继江)。颁奖辞:典型的突发新闻拍摄案例,全程无一遗漏,画面力求完美。

5月24日,一男子在禅城街面挥舞菜刀、水果刀,自刺并追赶路人。疑似吸毒的持刀者在街头游走。(点击照片查看组图)

    特写摄影奖金奖:《归途:春运舞台10秒钟 》(作者:孙俊彬、郑梓煜)。颁奖辞:春运摄影报道的全新视角。别出心裁地将春运设置成一个舞台,返乡民工个体则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由于打灯和慢门的视觉效果,他们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个体历史得以定格。


这名男子开始的时候只是默默的坐在我们身旁,后来爽快地站到镜头前,留下这张照片便匆匆离开。(点击照片查看组图)


    特写摄影奖银奖:《广州:足球复兴有多远 》(作者:贺顿)颁奖辞:惊险与紧张,小细节与大场面,镜头记录了一个地区的足球荣耀。



    特写摄影奖铜奖:《人类“消失”后的深圳》(作者:陈以怀)。颁奖辞: 看似平淡最奇崛。繁华都市失去了人类会怎样?在这静谧诡异的时刻,我们得以反观自身和城市。


大年初二,早晨7:40,深南大道。(点击照片查看组图)


    专题摄影奖金奖:《消逝的乡土:杨箕村的最后时光 》(作者:钟锐钧)。颁奖辞:拆迁机器之下,个体命途多舛。故土故人,双双沦陷,影像凝固当事人变化莫测的命运。城市的变迁,村庄的记忆,个体的境遇,文字已显乏力,惟有镜头沉重。

2010年7月14日,傍晚的杨箕村,只有一处小巷亮着零星灯火。(点击照片查看组图)



    专题摄影奖银奖:《流浪在冬天里:都市“隐形人” 》(作者:孙俊彬、郑梓煜)。颁奖辞:熟视无睹的城市流浪者题材,在独有的视角下呈现为一个个“隐形人”。这是弱者个人的不幸,亦是文明社会的亏欠。


11月6日晚,天气变冷,在沙河立交桥下生活了近十年的阿成用被子将自己盖得严严实实的。(点击照片查看组图)


    专题摄影奖铜奖:《烟囱下的安居梦》(作者:郭继江、郑梓煜)。颁奖辞:这是记录的力量,环境危机未加修饰的客观存在,几度轮回终究重蹈覆辙。影像还原真相,镜头戳破谎言,呈现一段不可逆的历史。


2008年7月15日,震后倒塌的蓥峰实业工厂车间。(点击照片查看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