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实干家-江建文记录下的《村支书》
来源:中国摄影报
责编:斫子
2012-11-19
刘兰英,46岁,党龄22年,2005年6月任全区唯一的水产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村民依靠科技养殖,扩大静养面积,养殖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鱼家乐、水上旅游,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
陆介明,74岁,党龄35年,曾任戴庄村党支部书记2年,退休后担任村老年协会会长。
陆小云,58岁,党龄7年,2004年任雅浦村总支书记以来,恢复生态植被,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整治村庄、“雅浦版本”享誉全省。
徐国清,68岁,党龄33年,曾任蒲岸村党支部书记20年,退休后协助村里编史修志,怡然自得。
袁敖泉,71岁,党龄41年,曾任共建村党支部书记8年,退休后种植果树2亩,丰收喜悦写在脸上。
周敏,37岁,党龄16年,2002年任东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为了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把1000万元用于购置物业,把2000万元投资镇工业园,投入2000万元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助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东桥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朱浩华(左),62岁,党龄27年,曾任晨山村党支部书记3年,退休后积极支持现任工作,业余时间喜爱体育运动。
邹皎如,76岁,党龄55年,曾任龙潭村党支部(党委)书记30年,退休后担任村老年协会会长,协助化解各种矛盾。
查看大图
刘兰英,46岁,党龄22年,2005年6月任全区唯一的水产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村民依靠科技养殖,扩大静养面积,养殖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发展鱼家乐、水上旅游,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
陆介明,74岁,党龄35年,曾任戴庄村党支部书记2年,退休后担任村老年协会会长。
陆小云,58岁,党龄7年,2004年任雅浦村总支书记以来,恢复生态植被,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整治村庄、“雅浦版本”享誉全省。
徐国清,68岁,党龄33年,曾任蒲岸村党支部书记20年,退休后协助村里编史修志,怡然自得。
袁敖泉,71岁,党龄41年,曾任共建村党支部书记8年,退休后种植果树2亩,丰收喜悦写在脸上。
周敏,37岁,党龄16年,2002年任东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为了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把1000万元用于购置物业,把2000万元投资镇工业园,投入2000万元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助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东桥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朱浩华(左),62岁,党龄27年,曾任晨山村党支部书记3年,退休后积极支持现任工作,业余时间喜爱体育运动。
邹皎如,76岁,党龄55年,曾任龙潭村党支部(党委)书记30年,退休后担任村老年协会会长,协助化解各种矛盾。
《村支书》江建文 | 摄影并文
对村支书的敬畏之情,从孩提时就开始滋生。上世纪70年代,冒雨上学的我,常常因路上泥泞不堪而摔成“泥猴”,是村里的老支书带领大伙,用拖拉机从附近的山上运来碎石铺就了一条便民路;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我已经从军校毕业,戍守在祖国西陲,每年春节来临时我都会收到家乡的慰问信,那是老支书亲切的问候和嘱托;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我已经转业回到家乡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长期在党务部门工作的经历,使我有更多的机会,认识、了解了更多敬业、朴实且都具有无限奉献精神的村支书。
《村支书》这个专题的选择,可以说是自然天成。正由于我生于斯、长于斯,对故土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才特别地深切、真挚,而村支书,又是故土情节中最不可忽略的一个群体。
《村支书》专题的具体拍摄过程,缓慢而艰苦。每次拍摄前,我都首先做细做实调查访问工作,对所拍摄村的历史和当下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且尽量多地掌握到每一个村的亮点和特色,同时还用预先印制好的采访表格,填写必要的事实和数据情况。在具体的拍摄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和环境(背景)的选择、确定,也颇费思量;既要体现人物特有的个性,又要交代好其所在村的特征和状况,从而完成“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的拍摄初衷。为了避免千人一面,有些人物是数度斟酌、反复拍摄才完成的作品。
108——是纯粹的数字巧合。全区十多个镇拍下来,刚好拍摄了54个村的108位新、老村支书,他们是带领群众率先实现小康、率先奔向现代化的勇士。
勇士前行,纵有千难万险。但他们眉宇间透出一种执著和自信,面孔上写满了自豪和幸福,话语中倾吐着憧憬和未来……我想,这是当下武进村支书的形象,也是全国千千万万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缩影,在他们的身后,是无数农民的殷切期望,更是我们国家“三农”稳定的基石和希望。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