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跟随欧阳星凯走进湘西传统手艺人生活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图/文:欧阳星凯 2012-12-04

001. 弹棉花工匠。 湖南民间流传的“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的谚语,这是对弹棉花工匠手艺的一种诠释。

002. 唢呐制作人。 唢呐在中国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用于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唢呐也是湘西各种民间祭奠活动重要乐器。以前,买支唢呐行走江湖可养家糊口。

003. 棺材铺木匠。 棺材又名老房,是专为死者设的。湘西盛产树木,大众化的棺材用松、柏木加工而成;上等讲究的棺材是用名贵楠木精做。

004. 钱纸作坊伙计。 昔日谁家死了人,盛行“做斋”、“烧纸”。钱纸是草纸用特制的铁凿子打成一路路的穿眼钱,封成“包封”,再行火化,所以又叫“化财”。

005. 药铺伙计。 一排排抽斗,一个个坛子放满中草药,店里伙计通晓中医知识,天书般药单也能识别无误。他们按照处方将一味味中药称好、配好、包扎给顾客。

006. 刻碑老者。 老人挥舞着沉重的石锤敲打着大理石墓碑,用精雕细琢的手法来书写死亡,铭刻生命,记载祖先芳名。这种民间记事也逐渐成为湘西墓葬风俗。

007. 剃头匠人。 如今这门历史悠久的老手艺被现代发廊所取代。在湘西一些偏远山村小镇还能寻觅踪影。如今老主顾也越来越少,老剃头匠日子越来越寂寞了。

008. 木秤制作者。 杆秤是先祖勤劳、智慧的结晶。 加工一杆秤,从选料到做秤杆、打刀口、包铁皮前后有几十道工序。有诗写到“制衡偶奇求公平,斤两重轻照眼明”。

009. 榨油房老大。 寒露过后,湘西人上山采茶子。开榨时节,老大点蜡烛、燃红香,三跪九叩祖师神像,祈求丰年。姑娘纷纷前来讨取,用茶油抹发,妆扮美丽。

010. 年画绘制老艺人。 传说贴年画可防火灾免瘟疫。湖南西部流传“滩头年画威力大,歪风邪气见它怕。贴上一幅滩头画,子子孙孙幸福家”的歌谣。

011. “钢精锅换底”工匠。 民间把铝锅叫做钢精锅,过去用它烧水、煮饭,熬汤。有沙眼的锅换个底又可用上一年。于是就有了“钢精锅换底”这种修理职业。

012. 钟表修理师。 上世纪中期戴手表是身份的象征。人们钟爱手表,坏了都会拿到钟表店修理。修表是令人羡慕赚钱的手艺。如今手机等通讯工具取代了钟表,修表行业走向衰退。

013. 民间土郎中。 湘西一些小镇每到集日都有些买草药、拔火罐、针灸等医摊。来看病的是一些年长或吃惯 “土方药”山民。这些郎中深知野生药材药性,一些病痛药到康复。

014. 铁匠铺打铁工。 炉边架一风箱,风进火炉,火苗直蹿温度猛升。热铁锤打可成方圆、扁尖,制成传统农具和生活用品。如今铁匠铺生意萧条,已经淡出了我们视野。

015.山间挑夫。 挑夫又称脚夫,是专门搬运货物的人。现在的挑夫一般都集中在山区或一些旅游景点。那里山路狭窄搬运货物比较困难,所以只有用人力来担运。

016.算命仙姑。 她们了解星相﹑占卜﹑巫医等法。传说高者经数十年修行有通天之能。一般为人问凶化灾,指点迷津。

017.民间巫师。 湘西巫术主要是避邪、招魂、诅咒、驱鬼。经常使用一些特殊的符称作巫符收鬼缚魂。他们主持民间葬礼祭祖活动。

018.

查看大图

001. 弹棉花工匠。 湖南民间流传的“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的谚语,这是对弹棉花工匠手艺的一种诠释。

002. 唢呐制作人。 唢呐在中国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用于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唢呐也是湘西各种民间祭奠活动重要乐器。以前,买支唢呐行走江湖可养家糊口。

003. 棺材铺木匠。 棺材又名老房,是专为死者设的。湘西盛产树木,大众化的棺材用松、柏木加工而成;上等讲究的棺材是用名贵楠木精做。

004. 钱纸作坊伙计。 昔日谁家死了人,盛行“做斋”、“烧纸”。钱纸是草纸用特制的铁凿子打成一路路的穿眼钱,封成“包封”,再行火化,所以又叫“化财”。

005. 药铺伙计。 一排排抽斗,一个个坛子放满中草药,店里伙计通晓中医知识,天书般药单也能识别无误。他们按照处方将一味味中药称好、配好、包扎给顾客。

006. 刻碑老者。 老人挥舞着沉重的石锤敲打着大理石墓碑,用精雕细琢的手法来书写死亡,铭刻生命,记载祖先芳名。这种民间记事也逐渐成为湘西墓葬风俗。

007. 剃头匠人。 如今这门历史悠久的老手艺被现代发廊所取代。在湘西一些偏远山村小镇还能寻觅踪影。如今老主顾也越来越少,老剃头匠日子越来越寂寞了。

008. 木秤制作者。 杆秤是先祖勤劳、智慧的结晶。 加工一杆秤,从选料到做秤杆、打刀口、包铁皮前后有几十道工序。有诗写到“制衡偶奇求公平,斤两重轻照眼明”。

009. 榨油房老大。 寒露过后,湘西人上山采茶子。开榨时节,老大点蜡烛、燃红香,三跪九叩祖师神像,祈求丰年。姑娘纷纷前来讨取,用茶油抹发,妆扮美丽。

010. 年画绘制老艺人。 传说贴年画可防火灾免瘟疫。湖南西部流传“滩头年画威力大,歪风邪气见它怕。贴上一幅滩头画,子子孙孙幸福家”的歌谣。

011. “钢精锅换底”工匠。 民间把铝锅叫做钢精锅,过去用它烧水、煮饭,熬汤。有沙眼的锅换个底又可用上一年。于是就有了“钢精锅换底”这种修理职业。

012. 钟表修理师。 上世纪中期戴手表是身份的象征。人们钟爱手表,坏了都会拿到钟表店修理。修表是令人羡慕赚钱的手艺。如今手机等通讯工具取代了钟表,修表行业走向衰退。

013. 民间土郎中。 湘西一些小镇每到集日都有些买草药、拔火罐、针灸等医摊。来看病的是一些年长或吃惯 “土方药”山民。这些郎中深知野生药材药性,一些病痛药到康复。

014. 铁匠铺打铁工。 炉边架一风箱,风进火炉,火苗直蹿温度猛升。热铁锤打可成方圆、扁尖,制成传统农具和生活用品。如今铁匠铺生意萧条,已经淡出了我们视野。

015.山间挑夫。 挑夫又称脚夫,是专门搬运货物的人。现在的挑夫一般都集中在山区或一些旅游景点。那里山路狭窄搬运货物比较困难,所以只有用人力来担运。

016.算命仙姑。 她们了解星相﹑占卜﹑巫医等法。传说高者经数十年修行有通天之能。一般为人问凶化灾,指点迷津。

017.民间巫师。 湘西巫术主要是避邪、招魂、诅咒、驱鬼。经常使用一些特殊的符称作巫符收鬼缚魂。他们主持民间葬礼祭祖活动。

018.

    2003年春天我开始在湖南湘西行走拍摄,7年来我深深的爱上了这片古老土地。 我爱这里的秀丽风光,清澈见底的小河,翠绿连天的高山,急流险滩中飞驰的木船,风格独特的吊脚楼。也爱那些古老传说中牵人心魄的故事和感人情怀的山歌。更爱边城人民纯朴、善良、好斗却懂得识大体、顾礼义的品性和人格。 我常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土地上感受着和谐与宁静的生活。独特的地域与社会环境使湘西人心口相应,行思一致。他们对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且习惯于自己的本性自在的生活。 我用“乡下人”的视觉角度系统的拍摄湘西人生。用相机记录买木材的挑夫,铁铺里的老总,棺材店里的木匠,中药柜前的郎中的生活。用这些朴实影像来叙说湘西人的人生观念、精神信仰、论理道德、习俗民风,再现湘西人务实乐观的“游侠精神”和“君子之风”,他们是中国西部山地文化生活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