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王洪连摄影作品:《南水北调淅川大移民》

来源:影像国际网 作者:王洪连 责编:zss 2016-06-03

1--淅川县上集镇魏营移民村旧貌。

2--2010年8月4日,淅川县马蹬镇寇楼村的移民小伙伴们,最后一次在老家村子里玩耍。

3--2011年2月2日,是农历年三十。淅川县金河镇中吴移民村6组王家的老老少少在村子老井旁照张全家福。

4--2011年8月4日,淅川县马蹬镇寇楼村寇华峰一家团聚,一起在老家吃最后一顿饭。

5--2011年6月18日,淅川县大石桥乡清风岭村移民装车后,坐在老家的旧址上,吃最后一顿中午饭。

6--2011年8月7日,淅川县金河镇下吴店移民村吴廷彦一家在祖坟前烧纸跪拜告别。

7--2011年6月16日淅川县上集镇白石崖村山根组83岁刘荣娃老人带着心爱物品准备搬迁。

8--2010年7月20日,滔河乡下寨村移民抱着年事已高的母亲,等候搬迁。

9--2010年8月30日,淅川县县城西施广场古代商圣范蠡塑像下的一排排搬迁车辆整装待发。

10--2010年8月20日,淅川县上集镇李营村2组的移民们,用船把家具运输到河对岸停车场。6

11--2011年6月30日,淅川县仓房镇的渡口,移民船即将离岸,亲人赶到岸边送别。

12--2009年8月16日,淅川县滔河镇姬家营村移民姬华娃隔着搬迁车的玻璃窗,含泪与家乡和亲人告别。

查看大图

1--淅川县上集镇魏营移民村旧貌。

2--2010年8月4日,淅川县马蹬镇寇楼村的移民小伙伴们,最后一次在老家村子里玩耍。

3--2011年2月2日,是农历年三十。淅川县金河镇中吴移民村6组王家的老老少少在村子老井旁照张全家福。

4--2011年8月4日,淅川县马蹬镇寇楼村寇华峰一家团聚,一起在老家吃最后一顿饭。

5--2011年6月18日,淅川县大石桥乡清风岭村移民装车后,坐在老家的旧址上,吃最后一顿中午饭。

6--2011年8月7日,淅川县金河镇下吴店移民村吴廷彦一家在祖坟前烧纸跪拜告别。

7--2011年6月16日淅川县上集镇白石崖村山根组83岁刘荣娃老人带着心爱物品准备搬迁。

8--2010年7月20日,滔河乡下寨村移民抱着年事已高的母亲,等候搬迁。

9--2010年8月30日,淅川县县城西施广场古代商圣范蠡塑像下的一排排搬迁车辆整装待发。

10--2010年8月20日,淅川县上集镇李营村2组的移民们,用船把家具运输到河对岸停车场。6

11--2011年6月30日,淅川县仓房镇的渡口,移民船即将离岸,亲人赶到岸边送别。

12--2009年8月16日,淅川县滔河镇姬家营村移民姬华娃隔着搬迁车的玻璃窗,含泪与家乡和亲人告别。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淅川人,在儿时的记忆里,经常看到乡亲们拖家携口,泪别桑梓,远迁他乡。为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初期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淅川自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先后移民20多万人,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内,乡亲们有的西进青海、有的南下荆门、有的后靠自安,虽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却无怨无悔地支持着国家建设。

    200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启动,淅川作为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还要搬迁16.5万人。这一年,我被推举为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为全程记录淅川人民的移民过程,深入到移民家庭真实记录,同时也为了能够全面南水北调淅川大移民的整个过程,我组织当地摄影爱好者深入各个村落完整的记录下移民过程中的全貌,留下了珍贵影像资料。

    作为一个摄影人,在大移民的3年间,在一千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里,我奔波于移民村和移民中间,留下近3万张珍贵的照片。那一个个动人场景,那一幕幕感人瞬间,在我心里,无时无刻不为移民乡亲的大义大爱感动,无时无刻不为脚下这块热土上生长的舍己为公、奉献牺牲的“移民精神”感动,同时我也会继续履行自己的使命,继续用影像记录他们的生活,也希望他们的生活可以更加精彩。

    摄影并文:王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