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张家界
邵柏林 图/文
人们多知道张家界,很少听说武陵源。实际上武陵源是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个风景区的总称,过去分属湖南省大庸、慈利、桑植三个县治。这里在古代被称之为“九州之外,南裔荒菔之地",秦置慈姑县治,汉改设武陵郡辖之,后历代更迭,屡易其名,至1985年胡耀邦同志来此视察时始定名为武陵源。1992年列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现统一归张家界市管辖。
历史上这里就人烟稀少,至明清方圆百里,不过二三十户人家。当地先民与世隔绝,民风淳朴,身处茅花界外,不识甲子。平时刀耕火种,以采蕨挖葛为食,养蜂为业。官府亦听其自然,不勤于远,不受其贡。生其时,居其地,仿佛羲皇时景象。明万历廿五年,时任荆南道参政的胡桂芳率部行骑至此,不禁惊叹:“峡高百丈洞云深,要识桃源此处寻。"但终因地处偏远,人迹罕至而鲜为人知。就连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都不曾到过这里。
现在交通方便了,我有幸几次来到张家界的武陵源,如同走进时间的隧道,眼前的景象不时地令人生疑,这里莫非就是1500年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到过的地方,他描写的武陵渔夫因迷路误入和南阳人刘子骥遍寻无着的“桃花源”莫非就是这里?
1979年吴冠中先生偶然来此画画,竟疑是到了桃花源洞口。并连呼这里就是真正的桃花源!
武陵源境内千峰耸翠,万石峥嵘,如剑戟森列,莫记其数,加之古木蓬荫,溪泉湖瀑星罗棋布更增加了她的无尽秀色。她不同于黄山,不同于桂林,不同于雁荡,不同于匡庐,她美在自我,美在独特,美在原始幽深,还带有几分桀骜不驯的古野之气而卓然众山之外。
张家界有几条进山的路,从金鞭溪走,两旁林木葱茏,峰峦皆碧,满山满谷的绿色扑面迎来,人行其间如同进入一个绿色的清凉世界,连衣服都被淡淡地染成绿色。放轻脚步谛听,潺潺溪流声中不时伴有鸟鸣,忽然感到一阵清凉,才觉察到有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清香不由得吸引你频频深呼吸,难得地体味这城市里从未有过地清新。
行至千里相会处,遇当地人指点,沿此上山可看天下绝景云云,心中总是半信半疑。及至登上袁家界,千仞绝壁从万丈深渊飞升,方知天外竟有如此超人神力,将巨石凌空架起。你站在观景台上,顿觉脚下森森然生风,一股莫名的力量攫来,令人惊心动魄。天下第一桥是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它不是秀,不是柔,它是令人震撼的雄奇!
自军地坪驱车没几分钟就驶抵一个山口,路边有一羊肠磴道通鹰窝寨,据说这里是过去绿林豪强的栖所,出于好奇,就策杖攀登,想看看究竟。不料快到山顶的时候,却探骊得珠,在万山环抱中发现一泓碧水熠熠闪光,我完全被这旖旎美景怔住了。石蕴玉而山晖,这镶嵌在苍翠欲滴中的美玉就是宝峰湖。
雨中自绿隅山庄登天子山,走得累了,坐下避雨。抬头望见大门洞开,如神荼、郁垒雄踞山口,好不巍峨壮观,这就是行将跨入神仙世界的南天门。小憩时见有猿猴与人戏嬉,颇有仙趣,突然阴霾洞开,云雾蒸腾,群山忽隐忽现,疑是天上,赶紧按下了快门。
我们登上天子山的时候天渐开,雾霭从谷底升腾,偶尔飘来几丝细雨,把我的速写本打湿了,也将御笔峰淋得模模糊糊。风来了,风来了,推开云雾,托起了峰峦无数,刚拍了一张,不知是风吝啬,还是云吝啬,急匆匆地又将这幅天然图画卷起,眼前又挂起一片空白的天幕…… ..
待转过身来时,同行的人几乎惊叫起来,啊,仙女出来了!仙女出来了!一位仙女手捧鲜花矗立云端,是梦是幻,是人们的想象力,还是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是谁雕塑了这尊女神,是谁浇灌了她手中的鲜花,赠予人们满山的绿,遍野的幽香?
不知你可去过张家界?没有去过一定要去看看,去过的,不妨再去寻寻觅觅这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