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历史不容忘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摄影展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 责编:zss 2016-06-03

9-150R4105045

9-150R4105024

1944 年6 月4 日 中国军队训练中心的起床号 站在一座古墓上,一名中国号手吹响了起床号,唤醒在中国西南部陆军营训练的同志们。

1944年9月4日 隶属于(中国远征军)第53军美国联络组总部的丹尼尔·迈克考中士(来自德克萨斯州)负责安排将美军人员提供的M-1型钢盔分发给向腾冲发起冲锋的中国士兵们。美军联络官兵们非常愿意先让出自己的装备帮助中国友军的冲锋部队,因为从附近军备仓库调取装备可能会延误战事。这些钢盔将优先分配给肩扛火焰喷射器、无后坐力平射炮以及其他攻击性火器的冲锋在前的中国士兵。美军陆军通信兵拍摄。(汤马斯·梅尔文五级技术军士)

1945年2月4日开往中国的第一车队列队行驶在中国昆明的街道上,老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欢迎车队到达。CT-45-21510摄影师:谢默瑞

美军飞机运送中国伤患前往战地医院 一名中国军队伤患躺在一架美军侦查机上,正被从缅甸北部胡康河谷的战场转运至后方的急救中心。在中缅印战区总指挥约瑟夫·史迪威中将的指挥下,中美混合联军把日军驱赶出了具有战略地位的胡康河谷。

收复的腾冲点燃友谊之火 一位年长的中国男人在满目疮痍的腾冲街头停下脚步,向一名美军军士借火,点燃他的烟。美国军人也为把日本人驱赶出这座古城尽了一份力。五周的浴血奋战以卫立煌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的胜利告终,这位耐心的玉石之都居民便挑着装着他所剩无几的家当的篮子回到了被焚毁的城里。图片中的美军隶属于Y 部队作战指挥部,他们协助中国远征军打下了这场胜仗。33943-PME 美国陆军通信兵(U.S. Army Signal Corps)

战区11号(中国)——地勤人员 疲倦的返回基地之后,一架波音B-29轰炸机再次腾空而起;从它的机腹下面钻出来的两位飞机工程师,刚刚修补了它身上的高射炮弹孔,替换掉脱落的起落架,在维修保养中心,飞机工程师们昼夜不停地工作,更换零件、修理保养、调试,目标一致的将这架轰炸机送上天空。这群开心的地勤人员从停机坪走过来,对自己的工作心满意足。左起:麻省的弗兰西斯· 达利(Francis L.Daly)技术军士、路易斯安那州的费兰克林·布莱

战时广州学生 这些爱国的男女青年组织起来,进一步加强民族抵抗力量。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抗战,年长的学生从军参战,医学科的学生和中学生共同成立了紧急救护队。这张照片讲述他们不知疲倦地救助那些深受战争伤痛的人的整个故事。这位紧急救护队的女学生在被炸毁的房屋废墟上,竖起了红十字会的标准旗帜。卡帕(Capa)GLU10

战时中国 中国信号兵发出日军进攻怒江前线的预警信号。(美国)国防部战争资讯办公室海外部展览科。

战时中国 在中国某地,一名中国军士在在向日军阵地发射迫击炮。1937年7月7日,日本军侵略中国领土,占领了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和山东五省。六年之前日军占领了东北的满州地区,那里有中国辽阔的内陆土地。国防部战争资讯办公室海外部展科。

中国女战士 她们有勇有谋,有坚定的信念,看到她们的家园被侵略者洗劫屠杀,激起了她们奋起反抗的决心。现在的中国学校里,请求男女平等,女孩像男孩一样自由。很多女孩都自愿加入抗日武装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强制性的军事训练使她们学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作战技巧,她们的英勇表现在前线被广为传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10)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6)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9)

八路军行军穿过村庄。1938

八路军战士用土法制造手榴弹(1938-39)

晋察冀边区民兵在村口埋地雷,1943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学校(1938)

狼牙山道观中的道士,曾目击五个抗击日军的八路军战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跳崖。1942

李效黎骑在林迈可的摩托车上。林迈可用这辆摩托车为八路军运送药品等物资。北平大觉寺,1941

林迈可在晋察冀军区担任无线电通信顾问。河北,1941-1944 (胡冰摄影)

聂荣臻将军出席部队大会。河北,1938

延安保育院的孩子们(1944-45)

朱德总司令在晋东南出席部队大会,1939

001-沙飞,保卫国土,保卫家乡。

002-童小鹏,1936年12月,欢迎周恩来重返延安

003-苏静,1937年8月,黄河之畔,改编东渡出师抗日

004-苏静,1937年9月,平型关大战中的我军机枪阵地

005-徐肖冰,1938年,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做《论持久战》报告

006-叶挺,1939年2月,周恩来在新四军军部作报告

007-沙飞,1940年8月,井陉煤矿八路军机枪阵地。

008-罗光达,1940年春,朱总司令在太行

009-徐肖冰,1940年,我军在华北地区敌后发动“百团大战”,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前线指挥。

010-高帆,1941年,129师领导在太行山区涉县,右起:蔡树藩、刘伯承、邓小平、李达。

011-沙飞,1940年冬,北岳区反扫荡战斗。

012-沙飞,1940年冬,北岳区反扫荡战斗。

013-雷烨,1941年,“冀东子弟兵艰苦生活”组图二:开会讨论

014-雷烨,1941年,冀东子弟兵艰苦生活 塞外山岗上的晚炊

015-高帆,1942年,太行八路军出击晋中攻打祁县。

018-石少华,1942年,河北冉庄,地道战

019-石少华,1943年,河北冉庄,地道口

020-石少华,1944年,河北冉庄,民兵从地道转入地面工事伏击敌人

021-石少华,1944年,河北冉庄,游击队员由地道转上房顶

024-张爱萍,1943年,反扫荡中张爱萍于苏北阜宁孙家墩

025-张爱萍,1943年,苏北青年参军

028-石少华,1941年4月4日,河北冀中安平县,儿童团员们庆祝四·四儿童节

029-赵烈,1940年,“四.四”儿童节纪念大会,小主人讲话

032-罗光达,1942年,平山县儿童团向参加志愿义务兵的48名自卫队员致敬

033-赵烈,1941年,《放下你的鞭子》街头剧,抗敌剧社游击区宣传演出由郑红羽、胡朋饰演

036-石少华,1943年,民兵在敌人的必经之路埋地雷

037-石少华,1944年,渤海之滨,渤海上的八路军部队

038-石少华,1945年8月,河北张家口,乘车西进

吴印咸,1943年,组织起来

1-3,方大曾, 1936年,军事训练。/方大曾 摄

1-4,方大曾,1936-1937年,运送军用物资。/方大曾 摄

方大曾,1936年,在前线瞭望的军人。/方大曾 摄

1945年郑景康在延安拍摄新闻(吴炜供稿)

郑景康,1940年代,马术表演

郑景康,1940年代,铁水

郑景康,1940年代,运南瓜

2012.08.04湖南湘西自治州德夯

014-雷烨,1941年,“冀东子弟兵艰苦生活”组图四:塞外山岗上的晚炊

查看大图

9-150R4105045

9-150R4105024

1944 年6 月4 日 中国军队训练中心的起床号 站在一座古墓上,一名中国号手吹响了起床号,唤醒在中国西南部陆军营训练的同志们。

1944年9月4日 隶属于(中国远征军)第53军美国联络组总部的丹尼尔·迈克考中士(来自德克萨斯州)负责安排将美军人员提供的M-1型钢盔分发给向腾冲发起冲锋的中国士兵们。美军联络官兵们非常愿意先让出自己的装备帮助中国友军的冲锋部队,因为从附近军备仓库调取装备可能会延误战事。这些钢盔将优先分配给肩扛火焰喷射器、无后坐力平射炮以及其他攻击性火器的冲锋在前的中国士兵。美军陆军通信兵拍摄。(汤马斯·梅尔文五级技术军士)

1945年2月4日开往中国的第一车队列队行驶在中国昆明的街道上,老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欢迎车队到达。CT-45-21510摄影师:谢默瑞

美军飞机运送中国伤患前往战地医院 一名中国军队伤患躺在一架美军侦查机上,正被从缅甸北部胡康河谷的战场转运至后方的急救中心。在中缅印战区总指挥约瑟夫·史迪威中将的指挥下,中美混合联军把日军驱赶出了具有战略地位的胡康河谷。

收复的腾冲点燃友谊之火 一位年长的中国男人在满目疮痍的腾冲街头停下脚步,向一名美军军士借火,点燃他的烟。美国军人也为把日本人驱赶出这座古城尽了一份力。五周的浴血奋战以卫立煌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的胜利告终,这位耐心的玉石之都居民便挑着装着他所剩无几的家当的篮子回到了被焚毁的城里。图片中的美军隶属于Y 部队作战指挥部,他们协助中国远征军打下了这场胜仗。33943-PME 美国陆军通信兵(U.S. Army Signal Corps)

战区11号(中国)——地勤人员 疲倦的返回基地之后,一架波音B-29轰炸机再次腾空而起;从它的机腹下面钻出来的两位飞机工程师,刚刚修补了它身上的高射炮弹孔,替换掉脱落的起落架,在维修保养中心,飞机工程师们昼夜不停地工作,更换零件、修理保养、调试,目标一致的将这架轰炸机送上天空。这群开心的地勤人员从停机坪走过来,对自己的工作心满意足。左起:麻省的弗兰西斯· 达利(Francis L.Daly)技术军士、路易斯安那州的费兰克林·布莱

战时广州学生 这些爱国的男女青年组织起来,进一步加强民族抵抗力量。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抗战,年长的学生从军参战,医学科的学生和中学生共同成立了紧急救护队。这张照片讲述他们不知疲倦地救助那些深受战争伤痛的人的整个故事。这位紧急救护队的女学生在被炸毁的房屋废墟上,竖起了红十字会的标准旗帜。卡帕(Capa)GLU10

战时中国 中国信号兵发出日军进攻怒江前线的预警信号。(美国)国防部战争资讯办公室海外部展览科。

战时中国 在中国某地,一名中国军士在在向日军阵地发射迫击炮。1937年7月7日,日本军侵略中国领土,占领了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和山东五省。六年之前日军占领了东北的满州地区,那里有中国辽阔的内陆土地。国防部战争资讯办公室海外部展科。

中国女战士 她们有勇有谋,有坚定的信念,看到她们的家园被侵略者洗劫屠杀,激起了她们奋起反抗的决心。现在的中国学校里,请求男女平等,女孩像男孩一样自由。很多女孩都自愿加入抗日武装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强制性的军事训练使她们学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作战技巧,她们的英勇表现在前线被广为传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10)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6)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篇 (9)

八路军行军穿过村庄。1938

八路军战士用土法制造手榴弹(1938-39)

晋察冀边区民兵在村口埋地雷,1943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学校(1938)

狼牙山道观中的道士,曾目击五个抗击日军的八路军战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跳崖。1942

李效黎骑在林迈可的摩托车上。林迈可用这辆摩托车为八路军运送药品等物资。北平大觉寺,1941

林迈可在晋察冀军区担任无线电通信顾问。河北,1941-1944 (胡冰摄影)

聂荣臻将军出席部队大会。河北,1938

延安保育院的孩子们(1944-45)

朱德总司令在晋东南出席部队大会,1939

001-沙飞,保卫国土,保卫家乡。

002-童小鹏,1936年12月,欢迎周恩来重返延安

003-苏静,1937年8月,黄河之畔,改编东渡出师抗日

004-苏静,1937年9月,平型关大战中的我军机枪阵地

005-徐肖冰,1938年,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做《论持久战》报告

006-叶挺,1939年2月,周恩来在新四军军部作报告

007-沙飞,1940年8月,井陉煤矿八路军机枪阵地。

008-罗光达,1940年春,朱总司令在太行

009-徐肖冰,1940年,我军在华北地区敌后发动“百团大战”,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前线指挥。

010-高帆,1941年,129师领导在太行山区涉县,右起:蔡树藩、刘伯承、邓小平、李达。

011-沙飞,1940年冬,北岳区反扫荡战斗。

012-沙飞,1940年冬,北岳区反扫荡战斗。

013-雷烨,1941年,“冀东子弟兵艰苦生活”组图二:开会讨论

014-雷烨,1941年,冀东子弟兵艰苦生活 塞外山岗上的晚炊

015-高帆,1942年,太行八路军出击晋中攻打祁县。

018-石少华,1942年,河北冉庄,地道战

019-石少华,1943年,河北冉庄,地道口

020-石少华,1944年,河北冉庄,民兵从地道转入地面工事伏击敌人

021-石少华,1944年,河北冉庄,游击队员由地道转上房顶

024-张爱萍,1943年,反扫荡中张爱萍于苏北阜宁孙家墩

025-张爱萍,1943年,苏北青年参军

028-石少华,1941年4月4日,河北冀中安平县,儿童团员们庆祝四·四儿童节

029-赵烈,1940年,“四.四”儿童节纪念大会,小主人讲话

032-罗光达,1942年,平山县儿童团向参加志愿义务兵的48名自卫队员致敬

033-赵烈,1941年,《放下你的鞭子》街头剧,抗敌剧社游击区宣传演出由郑红羽、胡朋饰演

036-石少华,1943年,民兵在敌人的必经之路埋地雷

037-石少华,1944年,渤海之滨,渤海上的八路军部队

038-石少华,1945年8月,河北张家口,乘车西进

吴印咸,1943年,组织起来

1-3,方大曾, 1936年,军事训练。/方大曾 摄

1-4,方大曾,1936-1937年,运送军用物资。/方大曾 摄

方大曾,1936年,在前线瞭望的军人。/方大曾 摄

1945年郑景康在延安拍摄新闻(吴炜供稿)

郑景康,1940年代,马术表演

郑景康,1940年代,铁水

郑景康,1940年代,运南瓜

2012.08.04湖南湘西自治州德夯

014-雷烨,1941年,“冀东子弟兵艰苦生活”组图四:塞外山岗上的晚炊

    70年前,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是全世界热爱和平事业人民的胜利。中国战场作为东方主战场,战争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条件最艰苦。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珍贵记忆,是我们前行途中永不枯竭的动力。本次展览展出的近300幅摄影作品,全部由红色摄影家及其遗属、著名学者、策展人提供,部分作品是第一次面世。它们从世界历史和国家记忆两个层面,从冲天的狼烟中,从逐渐远行的历史中,为我们重新展示了这一段血与火的历史,这一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言,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也是抗战精神生动、有力的诠释和展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和平、进步、发展。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此展,展现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决心,警示世人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让我们并致力于与世界各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让世界更加和平,更加和谐,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