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的藤篾桥
独龙族地区交通闭塞与艰险是古今历史上所罕见的。因为它所处的地区是两座陡峭的高山夹着一条入柱的独龙江, 两山之处是悬崖峭壁,要过江就只有藤篾桥或者溜索, 这种桥是以四根藤绳横跨江面,两根平行在上,两跟在下,铺上四根细竹。人在上面行走,由于视差的关系,走桥中央时,摇晃很大常使人感到头晕目眩,以往就有不少外人来心生恐惧而掉落江内。
巴坡完小上课的小孩
一般而言,住在山区或乡村的小孩较城市小孩活泼,在独龙江流域的独龙小孩也不例外。虽然,巴坡完小的教育设施缺乏,但孩童在没课时仍可在大自然的环境下接受成长。这里的孩童一年四季几乎只穿一件衣服。在冬季气温虽低,早晨,他们只是手里提着用细藤吊着的小火炉,一路晃到学校,有些小女孩还背着自己的弟妹上学,在和他们相处的期间,他们都乐于拍照,甚至有个小男孩,还把他父亲早已不堪使用中共制珠江相机拿出来和我对拍,十分有趣。虽与外界隔绝,但独龙江流域的小孩淳朴活泼的格性,由此可见一斑。
剽牛祭天仪式
“卡雀娃”(过新年)中的剽牛祭天是独龙族非常重要仪式,这是对天神的祭祀,借着杀牛的方式, 除了可表现独龙族男性勇敢的一面外,另外,是乞求天神保佑全族五谷丰收,人畜平安。这个仪式也象征家族大团员的意味,所以全村或全族都会参加。仪式大致分成四个步骤,先是由主祭祀者将牛牵到主祭场中央的木桩,然后在念祈祷文,随后妇女和观众在牛周边唱歌跳舞,等剽牛士进场后,往往观众与牛的情绪都达到最高潮,在一阵刺杀,牛倒地后,将牛肢解分给群众,每人一份,仪式到此就算正式结束。
马帮运补
马帮,一群活在中国西南省份的运输队伍,一般铁、公路不易到达地区,都必须依靠骡马运补,而藏族的马帮也是此行中的能手。也许马帮活动区域过于辛苦, 以至,一直不为外人所知,但与他们相处过后就可发觉,这样的生活必须要有极大的勇气,因为没有任何一位马锅头能预知崇山险阻的羊肠小道的天候变化。此外,他们也必须要了解每一匹马的性格,能揣测马的情绪,虽然每日这些骡马都要行上几十公里的路程,但只要休息时刻,马主人总会先照料劳苦的骡马,喂上最好的饲料, 帮它们跟换损坏的马蹄,给它们医病。所以,另人敬佩的是它们和骡马的依存关系,在日常生活,好似亲兄弟般的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