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生,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摄影评论家,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艺术委员会委员,学者型摄影家,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评委,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从事摄影记者、美术编辑、学术专栏主持三十余年,兼作艺术评论、音乐策划人、艺术院校客座教授。长于人文、地理、建筑、风光类摄影专题的拍摄,主要作品有《古都寻梦——中国皇家文化系列》、《乡土中国——古代民居系列》、《雪域密藏——藏传佛教系列》、《大美青海——青海人文地理系列》、《高原阳光——西部风光系列》、《残荷遗韵——心理情感系列》、《沧海遗珠——世界遗产系列》、《历史与现实——非洲人文地理系列》、《冰原的迴响——北欧人文地理系列》,《集合打散——平面构成系列》等;主要著作有“学者镜头系列”——《山川行旅》、《沧海遗珠》、《别样乡愁》、《长河系日》,《古宅轶事》,《古都逸史》等;摄影画册有《故宫》、《天坛》、《颐和园》、《中国四大名园》、《古都寻梦》、《中国的世界遗产》、《武当山与紫禁城》,《武当山与中国大一统文化》,《三江源的祝福》,《江山社稷》等。
摄影足迹遍及中国所有省份及世界五十余个国家,在联合国、法国、日本、新加坡及中国二十余个城市举办个人摄影展览;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学术团体及广播电视等媒体举办百余场摄影学术讲座;并以中国摄影家身份参与了国际国内五十余项重大摄影比赛与摄影展览的作品评选工作。近年来尤为注重“世界遗产影像学”体系的创立与整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以摄影的方式对于在中国的世界遗产进行了大量的拍摄与研究工作。发表学术性文章四十余万字,作品二千余幅。在世界七大洲拍摄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二百余处,对于人类共同财富世界遗产进行了系统的影像表现,鉴于在“世界遗产影像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2007年荣获由世界遗产基金会颁发的“世界遗产弘扬奖”。
精于思考,勤于创作,摄影作品富于哲理,博大超逸,兼及摄影评论与摄影学术文章的写作,立论严谨,文采清雅,对中国摄影在文化深度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拓展,是中国摄影界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