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占有兵摄影作品:打工

来源:影像国际网 作者:占有兵 责编:zss 2016-06-03

2008年5月19日,广东省东莞市。汶川大地震后的头七,全国哀悼日,电子厂的车间停工三分钟,为幸遇难的同胞默哀。

2008年7月29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保安员合影。大型电子厂员工总数超过2万人,有200多名保安。

2009年10月1日,广东省东莞市。打工者们在长安广场观看大屏幕上转播的国庆大阅兵。

2009年12月31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举行消防疏散演习,结束后,入厂和出厂的人挤在一起。上班时,员工的鞋子放在入口的鞋柜内,消防演习时,他们直接从车间被快速疏散到室外,演习结束后,他们要回到鞋柜区去穿鞋。

2011年1月5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打工者在更衣室进行工间休息。工间休息每次10分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工厂生产高精密的电子产品,车间全部是无尘室。

2013年1月29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员工食堂。

2013年2月2日,广东省东莞市。临近春节,打工者们准备返乡,长安汽车站的长途乘车处,背着行李的打工者在人群中艰难地挪动。

2013年7月9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打工者的储物柜。每一个柜子,对应着一名打工者。

2013年7月30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打工者在工位上进行工间休息。工间休息每次10分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2013年7月30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生产线,工厂主要生产高精密的电子产品。

2014年6月14日,广东省东莞市。工业区的标牌。工业区密集地分布着各类工厂,数万名打工者在不同的工厂打工。

2014年8月14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打工者的手。

查看大图

2008年5月19日,广东省东莞市。汶川大地震后的头七,全国哀悼日,电子厂的车间停工三分钟,为幸遇难的同胞默哀。

2008年7月29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保安员合影。大型电子厂员工总数超过2万人,有200多名保安。

2009年10月1日,广东省东莞市。打工者们在长安广场观看大屏幕上转播的国庆大阅兵。

2009年12月31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举行消防疏散演习,结束后,入厂和出厂的人挤在一起。上班时,员工的鞋子放在入口的鞋柜内,消防演习时,他们直接从车间被快速疏散到室外,演习结束后,他们要回到鞋柜区去穿鞋。

2011年1月5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打工者在更衣室进行工间休息。工间休息每次10分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工厂生产高精密的电子产品,车间全部是无尘室。

2013年1月29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员工食堂。

2013年2月2日,广东省东莞市。临近春节,打工者们准备返乡,长安汽车站的长途乘车处,背着行李的打工者在人群中艰难地挪动。

2013年7月9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打工者的储物柜。每一个柜子,对应着一名打工者。

2013年7月30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打工者在工位上进行工间休息。工间休息每次10分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2013年7月30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生产线,工厂主要生产高精密的电子产品。

2014年6月14日,广东省东莞市。工业区的标牌。工业区密集地分布着各类工厂,数万名打工者在不同的工厂打工。

2014年8月14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打工者的手。

    中国制造闻名全球,其背后,就是无数个象我一样,在工厂默默地干活的农民工。我们经历了找工难、管理严、生存寒、被罚款、被处分、被开除、查暂住证被抓、工厂倒闭被欠薪等困境。
     东莞,是我打工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中国制造最具代表性的区域。这里的工厂,以来料加工企业为主,大量的劳动力在生产线上从事手工劳动。工厂的特点,就是人多,工作量大,加班时间长。打工者,就象生产线上的一个元件,被秩序化、密集地排列在一起,从事高度细化的工序,周而复始地格式化运作。生产线高效率的节奏,从车间延伸到打工者生存的每一个空间。我们的打工生活,就是在人头涌涌的环境下生存。工作之余,仍是密集化地生存,招工挤、下班挤、吃饭挤、睡觉挤、乘车挤、逛街挤、返乡挤。
    打工者的青春,在流水线上消逝,随着产品出口。留给打工者的,是过度劳累后带着伤病的身体,是长期从事高度细分工作之后而产生的机械、迟钝的思维。最终,在城市付出了青春,向往城市却被城市抛弃,前途迷茫、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