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九一八 抗战摄影师雷爱德的摄影作品
来源:影像国际网
作者:赵俊毅
责编:zss
2016-06-03
3、美国大兵在天津法租界会议局大楼前布置受降仪式现场
2、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的舰船停泊在天津海河码头
4、受降代表乘坐的小卧车驶入受降仪式现场
5、早已备好的英文版投降书
6、美军上尉引领着7名日军投降代表待命进入受降现场的指定区域
7、全体美军立正恭候中美受降代表步入受降现场
8、中美及盟国受降代表与日军投降代表
9、奏中美两国国歌 美国军官向中美两国国旗敬礼
10、前排是美国受降代表洛基中将和瓦顿少将
11、日军投降代表依次解下腰间的军刀,双手高高托起,深深地低下头,将军刀放在受降台上,以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12、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内田银之助在投降书上签字
13、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内田银之助在投降书上签字
14、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内田银之助在投降书上签字
15、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司令洛基中将代表中美双方在投降书上签字
16、抗战摄影师雷爱德
纪念九一八 抗战摄影师雷爱德的摄影作品
查看大图
3、美国大兵在天津法租界会议局大楼前布置受降仪式现场
2、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的舰船停泊在天津海河码头
4、受降代表乘坐的小卧车驶入受降仪式现场
5、早已备好的英文版投降书
6、美军上尉引领着7名日军投降代表待命进入受降现场的指定区域
7、全体美军立正恭候中美受降代表步入受降现场
8、中美及盟国受降代表与日军投降代表
9、奏中美两国国歌 美国军官向中美两国国旗敬礼
10、前排是美国受降代表洛基中将和瓦顿少将
11、日军投降代表依次解下腰间的军刀,双手高高托起,深深地低下头,将军刀放在受降台上,以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12、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内田银之助在投降书上签字
13、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内田银之助在投降书上签字
14、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内田银之助在投降书上签字
15、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司令洛基中将代表中美双方在投降书上签字
16、抗战摄影师雷爱德
纪念九一八 抗战摄影师雷爱德的摄影作品
雷爱德( 1912 — 1966 ),湖南衡山人,医学博士,中国医学摄影先驱,我国著名摄影家。
1929年6月,上海柯达公司设立了柯达摄影征求会,在天津读中学的雷爱德,由于酷爱摄影,报名加入了征求会。柯达摄影征求会每一期的影赛成绩,均刊在《柯达画报》上,在画报的获奖名单中,雷爱德的名字屡次出现,由此可见,他是国内摄影界早期的获奖专业户。
1945年10月6日上午9时,在天津法租界会议局大楼门前,举行了天津受降仪式。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官兵列队在大楼左右,美海陆第三军团司令及盟军代表,国民党第十战区受降代表施奎龄,天津市市长张廷谔、副市长杜建时,以及天津市民10万人参加了受降仪式。雷爱德以抗战摄影师的身份,获取了记者证件。在受降仪式的拍摄现场,美军战地记者拿着硕大的格莱菲4×5英寸的新闻相机,天津当地报馆摄影记者拿着笨重的格莱弗莱克斯木质单反相机,只有抗战摄影师雷爱德拿着轻巧的莱卡135相机。在受降仪式过程中,美军记者虽能娴熟地操作大型新闻相机,但雷爱德手里的小型莱卡相机更适合新闻摄影,美军记者在羡慕莱卡相机的同时,也向抗战摄影师雷爱德竖起了大拇指伸。次日,雷爱德拍摄的日本投降的照片,刊登在天津当地的报纸和号外上,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啦!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投降啦!天津市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1950年,雷爱德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医疗队,跨过鸭绿江,深入到朝鲜战争的前线,在救护中朝伤病员之余,他仍用相机拍摄医院救治伤员,以及伤病员痊愈后重返战场的情景。雷爱德用摄影的形式,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地医院的照片,托通讯员捎回国内,有些照片还刊登在报纸上。
新中国之初,天津医学院开设了全国首家医学摄影学习班,雷爱德作为主讲老师,自编讲义,为我国医学摄影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虽说雷爱德在我国医学摄影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事迹也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内,雷爱德的名字能在天津广为流传,还是他拍摄的日本受降的照片,因为这组日本受降的照片,留给世人的印象太深刻、太深刻了。
注:在此特别感谢雷爱德之子雷绍笙先生及他的亲友王恒先生为本文提供的照片。
图文提供:赵俊毅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