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主人

来源:Photointer 作者:姜健 责编:suyuezhuo 2016-06-03

河南鹿邑 1994

河南尉氏 1995

河南柘城 1995

河南辉县 1996

河南宝丰 1997

河南济源 1997

河南兰考 1997

河南西峡 1999

河南陕县 2001

主人

查看大图

河南鹿邑 1994

河南尉氏 1995

河南柘城 1995

河南辉县 1996

河南宝丰 1997

河南济源 1997

河南兰考 1997

河南西峡 1999

河南陕县 2001

主人

   “主人”的历程
   鲍昆

   从1993年姜健在北京当代美术馆首次举办个人系列摄影展《场景》开始,姜健是闻名了中国二十年的摄影家。他的摄影以《场景》和《主人》两个系列最为著名,曾经在众多的国内、国际艺术节和艺术馆展览过,也得到过很多的国内外批评家的关注和评论。姜健的系列作品成为近二十多年来中国摄影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曾经影响了无数的中国摄影师,在差不多近十年的时间内,因为模仿姜健摄影的摄影师太多,以致形成一个中国摄影的“姜健现象”。

   中国的文明属于农耕生产方式产生的文明,河南一直是农耕文明的核心区域,古代称中原。在遍布全球的华人中一直认为自己文化根脉的河洛文化则产生于这一区域。姜健的摄影就是在这一区域展开的。姜健以摄影媒介最为本质的如实摄影方式,记录这一区域的农民家庭和农民人物。在姜健的镜头中,没有多余的元素,只有农民家庭的居所空间和生活用具构成了他作品《场景》的基本内容。这种直接单一的内容记录,让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以影像的形式成为历史文献。姜健摄影的正是中国农村刚刚开始现代性的城市化之刻,农民们开始告别自己的土地,踏上身份转变的历史行程。持续了几千年的农民自然生活方式也同时开始了它具体的消亡过程。

   和身份同时变化的还有文化的面容与表情。那些和土地、阳光与柴灶烟火相生的农民们,被劳动和岁月形塑了文化的身躯与表情。新的生活方式也会像被改变的物理空间一样,改变一切生产主体的内心世界,那些与泥土和庄稼有关的面容也不会再质朴和沧桑。姜健的《主人》系列,记述的就是这一深刻改变之前的人们。在《主人》的影像群中,新的生活元素开始出现在农村青年的身上,他们穿着上的城市化倾向虽然显得有些蹩脚,但相对应于那些老一辈人在穿着上的传统与矜持,呈现了一种无法逆转的告别态度。

   在今天山河巨变的现代性城市化进程中,重看二十年前姜健的作品,时间给了作品意义最好的回答。物非人非,似乎一切都无法挽回。但农民在中国文化中的主体性地位与现代性城市文明的关系,却并非是一种和谐并进的关系,而是显得紧张与冲突,并一直贯穿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多年中。

   姜健的《主人》与《场景》,加上白驹过隙的时间,构成了我们探讨自身复杂性的视角。这也就是我们在今天举办这个展览的目的。

   2013.04.25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