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无形

来源:Photointer 作者:高辉 责编:suyuezhuo 2016-06-03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大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沙痕小照”与“大象无形”


   记得还是孩提时代,每每走过小河边,我便对河床上到处都是裸露的、被水冲蚀的沙痕充满了好奇。那鳞次栉比与变化无穷的沙痕纹理,就像一幅幅美妙而神秘的图画,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时光荏苒,转眼间自己已是知天命的人了。感叹人生攸忽几十载,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情大动人心,倒是十几年痴迷的摄影爱好,让我从中体味到了无穷的乐趣。

   学摄影已经时日不算短了,摄影发烧过程中,我常常问自己:到底要拍摄什么为好?名山大川之风光,人山人海之盛况,典型事件之时节……这些壮观宏大的题材的确是我们摄影人趋之若鹜的亮点;可我从一心追求大题材到返朴归真的实践轨迹中也深深感触到:我们身边的一些凡俗事物,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往往蕴含着特有的美,或许还是我们苦苦求索的大象无形之美。

   沙痕,那平平常常、悄没声息的沙痕,那无以言状、美仑美奂的沙痕,早与我结下不解的情缘。每当我走近大小河流的岸边,一种纯真的童心就会怦然而生。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举起手里的相机,拍了一张又一张,把我对沙痕的美的感受忠实地记录下来。这组拍摄的沙痕作品,就是从我众多的沙痕照片中遴选出来的。此前,我很想给它们冠上一个很好的名称,却百思不得其名,只好以简单的《无形》两个字用作命题。

   “无形”,是从“大象无形”这个成语引伸而来。溯其源渊,它最早是由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大象无形”。其意是指大物象、大气派、大境界往往是无形无状与无拘无束的。老子论“道”提出“象”、“无”、“形”等概念,实指无则多,多则无,这就是辩证法,是对世界万物的本原及特征的概括旨要。我们热爱摄影这门艺术,要真正弄明白什么才是我们想要拍摄的美好的东西?老子的“大象无形”就是最好的诠释,对我们如何拍出好作品具有很大的启迪与点拨作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照片,就是从距离我的故乡不远的黄河滩上拍摄的。幼儿时代喜欢看这扑朔迷离的美的沙痕,那是一种天真的物象感觉。而今我把它们拍摄成作品,是在物象感觉的基础上,用相机把自己心中的意象描绘了出来。在这组照片里,没有任何的其它,只有那普通的纯粹的沙子,一些平实俗见的沙子的痕迹。而这些沙痕,又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象形。我们从线条上,可以看到的是盘旋的、奔放的、和缓的、粗犷的线条,这线条灵动奇趣浑然天成;从光影上,可以看到的是明快的、深沉的、淡雅的、浓重的光影,这光影斑驳陆离恰到好处;色彩上,以黑白灰为基调,深浅相宜,层次分明,简洁雅致的色调远胜过万紫千红的俏艳;细节质感上,沙子以其特有的颗粒质,结聚成明晰美妙的纹理,既表现出朴实无华的庄重大方,又展示出温润细腻的柔和情调。这些沙痕粗粗细细,虚虚实实,千变万化,巧夺天功。乍见它渺小单纯,
却能将点线、光影、色彩等绝妙结合起来,尽现出大自然的无比壮美。我把相机聚焦在这个再平实不过的对象上,在“无形”之中捕获到了“大象”,从真实之中提炼出了抽象,从而也使自己的摄影创作理念有了一个新的升华。

   这些“无形”的沙痕小照,既是我用相机对客观存在的自然写真,又是我从内心世界的记忆、感悟与体验中抽取的物象,转化成了抽象概念。照片中的沙痕,以真实的线条、色彩、质感等要素组成美之大象;而它像烟像云又像风的抽象呈现,又演绎出若有若无、似有非有之无形。老子“大象无形”中对“无”的定义并不是完全的没有,而先是“有”中生“无”,继而“无”中生“有”,在抽象的层面上完成了转化。一个不断追求高境界的摄影人,要以一种至真至诚的心灵,去感知、认识和挖掘现实生活之精髓,不仅要重视宏大的摄影题材,更要注重身边平实的物象,因为往往在此类不起眼的“沙痕小照”中映射出“大象无形”的真美。

   濮阳市高辉

   2012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