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然

​奚志农:第9届金像奖获奖作品之“单幅作品”

来源:Photointer 作者:​奚志农 责编:yangzhaolong 2016-06-03

马可波罗羊 拍摄地点:新疆塔什库尔干 2005.11

川金丝猴 拍摄地点:陕西周至 2003.9

普氏原羚 拍摄地点:青海湖东岸 2004.01

香鼬 拍摄地点:四川石渠 1995.8

那仁 拍摄地点:云南德钦 1999.6

大熊猫 拍摄地点:陕西长青 1999.3

野牦牛 拍摄地点:青海可可西里 2003.12

朱鹮 拍摄地点:陕西洋县 2004.6

热带雨林 拍摄地点:海南霸王岭 2004.10

滇金丝猴 拍摄地点:西藏芒康鸿拉雪山 2006.5

马可波罗羊 拍摄地点:新疆塔什库尔干 2006.8

四川白河 拍摄地点:四川白河 2006.10

滇金丝猴 拍摄地点:云南白马雪山 2006.11

藏原羚 拍摄地点:青海可可西里 2006.12

黑喉红尾鸲 拍摄地点:四川九寨沟 2006.10

​奚志农:第9届金像奖获奖作品之“单幅作品”

查看大图

马可波罗羊 拍摄地点:新疆塔什库尔干 2005.11

川金丝猴 拍摄地点:陕西周至 2003.9

普氏原羚 拍摄地点:青海湖东岸 2004.01

香鼬 拍摄地点:四川石渠 1995.8

那仁 拍摄地点:云南德钦 1999.6

大熊猫 拍摄地点:陕西长青 1999.3

野牦牛 拍摄地点:青海可可西里 2003.12

朱鹮 拍摄地点:陕西洋县 2004.6

热带雨林 拍摄地点:海南霸王岭 2004.10

滇金丝猴 拍摄地点:西藏芒康鸿拉雪山 2006.5

马可波罗羊 拍摄地点:新疆塔什库尔干 2006.8

四川白河 拍摄地点:四川白河 2006.10

滇金丝猴 拍摄地点:云南白马雪山 2006.11

藏原羚 拍摄地点:青海可可西里 2006.12

黑喉红尾鸲 拍摄地点:四川九寨沟 2006.10

​奚志农:第9届金像奖获奖作品之“单幅作品”

    如何拍摄野生动物


     前期准备 


       1.寻找能拍摄的野生动物 


  对于广大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可以观察自己居住的周边环境,留意季节的变化。俯下身去,是可以看到一些野生动物的。即使在城市,我们还是很容易见到鸟,鸟是很好的拍摄对象,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种类的鸟经过我们的身边。 


  我个人的经验是,依托研究项目和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讯息,这是我选择较多的方式,非常有效。


       2.野外拍摄装备 


  根据目的地的生态类型和拍摄季节气候携带相应的装备。如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气候,天气较热,穿着宜凉爽。如青藏高原早晚温差较大,即使夏季也得带上厚衣服;冬天就得考虑防寒,要带厚袜子和围巾帽子。野外最好穿透气性好的衣服。 隐蔽帐是长时间伏守的好工具,有独立的空间,便于把自己隐藏起来拍摄。 野外摄影者的服装颜色,尽可能和环境颜色类似,诸如迷彩服之类。 药品方面,应该携带一些肠胃、蚊虫叮咬方面的药品,感冒药、创可贴,热带地区还要准备蛇药。 食物方面,压缩饼、糖果是不错的选择。有人带巧克力但容易融化。若野外做饭就得带上全套餐具,寻找朽木、动物的粪便当燃料。 


       3.相机的选择 


  相机必须有高速连拍能力,野生动物拍摄的机会稍纵即逝,最精彩瞬间出现是非常短暂的,当镜头和它的眼神相对的一刹那,动物就要做出反应了,留给快门反应的时间只有零点几秒。如果在原始森林等环境,光线可能不太理想,如果相机的高感光度成像优秀,则允许使用更高的快门速度,更能提高成功几率。野外拍摄环境千变万化,高温、低温、潮湿、随时被雨淋,这对相机防水性能、快捷能力、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我现在使用的相机是佳能 EOS-1D Mark IIN、EOS-1D Mark Ⅲ,能满足我目前的拍摄要求。 


       4.镜头的选择 


  拍摄野生动物最大的特点是不能过于接近拍摄对象, 300mm或400mm远摄镜头是最基本的要求,500mm以上的大光圈定焦才是拍摄利器。稳定性、便携性、防抖能力也是要考虑的因素。我使用最多的是佳能的500mmF/4镜头。


  如果不是猛兽,拍摄范围比较小、离被摄体又不太远,也可用70-200mm变焦镜头,而拍摄大面积温柔型野生动物,如鸟类或不太怕人的食草动物,可以使用广角镜头。

       5.必要的附件 


  如果在移动中拍摄野生动物可不必准备三脚架,但如果在固定地点伺机拍摄最好准备三脚架或独脚架。焦距越长需要的快门速度越快,所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就一定要使用三脚架。


  在需要更长焦距时,增倍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增倍镜的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要说明的是,使用增倍镜后对图像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通常加1.4×后的图像质量是还是可以的,加2×后的锐度就有一定的损失了。 


  高容量的存储卡、充足的电池也是必须的,望远镜是观察的好工具,建议轻装上阵,器材过多行动不便。 



   其他事项 


       1.保护好自己


  拍摄野生动物就好像和野生动物捉迷藏,时刻要让自己和环境融为一体,这是一个重要原则,便于隐藏自己。到非保护区拍摄野生动物最好邀请当地人做向导,切忌独自深入,以免出现意外,尤其是拍摄凶猛的野生动物更要注意这一点。最好二三人同行,互相帮助。 


       2.保护好动物 


  拍摄野生动物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拍摄,都不应该伤害野生动物及周围的植被,更不能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和景观,这是每个拍摄野生动物的人必须严格遵守的道德规范。如果到国家和地方的动物自然保护区内拍摄,事先一定要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闯入,同时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拍摄技巧

       1.拍摄时机 


  野生动物摄影者处于被动地位,不能支配动物的行为,因此要熟悉野生动物的习性和生活规律,这一点既可亲自观察,也可向专家或当地人请教。掌握了野生动物的习性和活动规律后,摄影者就能变被动为主动。这时你的观察能力也会有很大变化,会发现许多可拍摄的镜头,如喂食、求偶等场面。 


  拍摄最好的时间是太阳出来后的两个小时和太阳落下前的两个小时,大多数野生动物出来活动、觅食喝水,这时光线比较柔和,带有暖色。中午的光线太强,在此时间段拍摄的照片多带有对比很强烈的阴影。多云或阴天时光线也比较柔和,比较适合拍摄。


        2.快门速度 


  野生动物动作比较快,一般拍摄动态镜头时宜用1/250秒、1/500秒高速快门。当快速奔跑的动物在镜头前横向移动时,有时得用1/1000秒高速快门。控制快门速度的原则是:被摄体在镜头前横向移动要用高速快门,纵向移动可相应降低快门速度。捕捉野生动物动态画面宜用快门优先AE模式。  


       3.测光模式的选择 


  我用得比较多的测光方式是评价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在要求快速构图时,相机的设置状态经常是评价测光。在自然环境中拍摄野生动物时,由于背景颜色一般都比较深,而且很多动物的毛色接近自然环境的颜色,如果按相机测光值曝光则背景比较亮,主体不突出。如果被摄体皮毛是深色的,一般可减0.5EV。时间比较充裕时,可以考虑选用点测光。  


       4.怎样快速准确对焦 


  由于经常拍摄的是动态物体,对焦模式一般选用伺服对焦。为拍摄到令人满意的镜头,最好用连拍模式连拍几张,从中选择最好的一两张,这样比较保险。 

       5.拍摄角度与构图


  在没有时间做精细构图的情况下,我一般选择中心点对焦,凭着直觉的连续拍摄。很多野生动物在眼前稍纵即逝,首要的是“拍到”。 


  在拍摄水上的鸟类时,尽量低角度,角度越低,就越能获得好的背景和漂亮的倒影。如果能取得跟小鸟眼睛平衡的角度最好,如果不能,也要使用尽量低的角度。


  要将到被摄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背景,野生动物的画面应该是“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物”,否则观众会认为你是在动物园里拍的。    


  背景对一张照片是极为重要的,干净的背景可以令人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落在主体上。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就越好。因为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到的角度非常小,所以只需要稍稍移动,就能获得完全不同的背景。

       作者:奚志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