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述:
很喜欢拍摄冬天的残荷,非常欣赏它的线条、结构和水中的倒影,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表现形式。
去年冬天,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当地的美术馆参观书法展览,被各种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所吸引。看着眼前那些风格各异的书法和字体结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能否用摄影的手法将有些素材,如冬天的残荷组合成一幅具有书法风格的作品?之所以考虑选择残荷,是因为无论从线条和结构看,残荷最具有这样的特质。
有此想法后便开始着手这样的尝试。首先是素材的积累。在休息时间,多次去杭州的各个风景区寻找合适的拍摄素材,利用阴天、漫射光、长焦镜等拍摄出一幅幅具有高反差效果的残荷照片。其次是素材的整理和选取。每次拍摄后用电脑将所拍摄的残荷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具有书法的字体风格,选择合适的留下备用。第三是作品的合成。当素材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根据中国画大胆落笔的原则,将合适的素材以一定的比例逐一贴入事先选好的白框内,选择时注重素材的线条构成和形状,做到合理搭配,有收有放。最后是对整幅作品进行一些必要的微调。在完成初稿的基础上,细心收拾,对个别素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符合作品的整体风格,并贴上同样是用残荷制成的落款章和压角章,从而完成整幅作品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