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述:
今年7月份的某一天,某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新闻时,将现场展出的意大利巨匠米开朗基罗著名的雕像大卫•阿波罗生殖器部位打上马赛克,对于这一做法,众多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
同样是人体雕塑的维纳斯(上半身裸体),在百货商店工艺品柜台出售,难道也要把关键部分遮挡起来吗?对于艺术,我们可以不懂,但不能亵渎;绝对不能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不能“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呀,更何况只是一个雕塑!如此马赛克遮掩,完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丹纳说,一个人体就像一座建筑。他指的是人体各个关节衔接紧凑,各个部位之间有着比例上的和谐。人体天生就具备完满的对称、均衡的形式因素;有着婉转起伏的柔和线条;此外,人体是一个由众多大大小小的团块组成的、体积感很强的立体结构,所以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说:“对人体的理解应当是理解所有其他造型形式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人体是精神的载体,它给雕塑的充分表现力提供了充足的,甚至是无限的形式。
人体不单单是被作为雕塑使用最多的素材,而且人体帮助雕塑艺术走向表现力的完美。雕塑中的人体是抽象的人体。这里的抽象是指就形式上加以概括化和理想化,这种抽象和概括的目的是脱离人体的动物性生理特征,并在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排除外在现象中的偶然的特殊细节,以求纯粹地表现不受外物所役的、永恒不变的精神的丰满,按照黑格尔对古希腊雕塑的研究结论——庄重静穆的神性。
希腊人追求的是完美,他们相信人是神按照他们自己的模样创造的,所以人体是至美的;公元1820年春天,希腊米罗岛上的农民波托尼斯在耕作时发现一座维纳斯雕像,后为法国驻土耳其大使以8000银币购得,献给国王路易十八。国王将雕像转交卢浮宫保管直至今天。一百多年来,她一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雕像。她的艺术魅力永恒无限:端庄的身材,丰腴的体态,典雅的面庞,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转的站姿。这一切构成十分和谐而优美的体态。雕刻家罗丹在卢浮宫见到这尊雕像时,惊讶地叫道:神奇中的神奇!她上身赤裸,起伏变化的玉肌似丘如谷,仍不失端庄典雅与崇高优美。整个形象给人以矜持而智慧的亲切感,雕刻家确实创造了一个人化了的神。
讲分寸,重尺度,应该具体针对某些特定涉及重大的政治事件、突发的恶性事件或者血腥暴力的场面,适当的马赛克遮挡画面是妥当的。对于经典的艺术品,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多样化开放的社会,传统媒体和网络上面的公众多多少少也对艺术作品有所了解,还是能够接受得了的。媒体如此丰富,传播渠道这么广泛,人们对于人体雕塑作为艺术的化身,也会以艺术的眼光去欣赏和面对。
我的作品主以戏谑讽刺的手法,分别为两尊人体雕塑挂上了马赛克的磨砂玻璃,醒目的红色圆形禁止标志表达非礼勿视的表象,实则是对艺术品被变相篡改的现象进行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