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

《乐园》

来源:“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 作者:李克君 责编:wangweiping 2016-06-03

《乐园》

《乐园》

《乐园》

《乐园》

《乐园》

《乐园》

查看大图

《乐园》

《乐园》

《乐园》

《乐园》

《乐园》

《乐园》

作者自述

 

        《乐园》拍摄于1月,那一年开封连续几天大雾弥漫,我试图拍一组表现雾天的新闻照片,不经意间来到离报社一公里之遥的儿童公园,名字叫汴京公园。当时公园正举办卡通人物和动物造型展,那些展品造型各异,形容诡谲,和平时见到的分外不同,大雾中仿佛它们一个个都成了精灵,有了生命。后来我又连续几天在雾天和夜间进行拍摄,便有了《乐园》这组片子。


        记不清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与其拍一个事件,不如拍一种意念。与其拍一种意念,不如拍一种梦幻。大雾弥漫和月黑风高的天气容易带来梦幻和诗意,雾之迷离、雾之神秘、雾之恍惚,夜之浪漫、夜之妩媚、夜之诡异,是寻常天气无法找到的,更何况在这种氛围中又有那么多精灵在里面,这种场景为我展现了一个超现实的画面,我无须刻意制造或制作,仅仅用眼睛发现,信手拈来,就拍到了这么一组作品。


        我喜欢既描述现实同时又超越现实的照片。我认为,摄影要符合当代精神,寻找感觉的东西。摄影的主要功能是记录,但如果仅仅满足记录,就会显得太实。而通过嫁接、移植、穿插等手段,把照片弄得过于玄乎,又显得太飘。那种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或美轮美奂的照片,又显得太腻。照片不能照抄物体,重要的是实现摄影家自己的感觉,与生俱来的纪实性使摄影不能逃脱具象,如何利用具象制造出我们看到的图像,并忘掉呈现在眼前的东西,展示出一个独特的、可视的精神世界,是当代摄影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我多年来努力追求的方向。《乐园》追求一种典型的暧昧想象,使影像处于以种似是而非的疏离状态,拉开与现实的距离,把现实与虚幻、具体与抽象结合起来,让那些卡通造型与真实的树林之间形成难以捉摸的关系,既安全又恐怖、既宁静又喧嚣、既让人神往又使人逃避、既深不可测又一览无余。


        《乐园》是一组由客观实相来表现主观心相的作品,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拍摄不是纪实,却是掏心。因为走进儿童公园,在大雾中徜徉,仿佛是在做一场大梦,误入了一个童话世界,这是一个久违的童真世界,这是一个我一直寻找的孩提天地,朦朦胧胧,亦真亦幻,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多少落寞惆怅,多少忧愁烦恼,多少不如意,多少不顺心,都一下子烟消云散,遗忘在飘动雾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