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长歌 光影传情 | 《丝路记》——高均海摄影作品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责编:张双双
2024-07-19
1990 年 7 月 7 日,从北京开往兰州的列车上,同车厢的小女孩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时装。那纯真的笑容,为旅途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1990 年 7 月 11 日,舟曲县草原上,藏民一家席地而坐。面对我的镜头,他们自然且从容,尽显淳朴民风。
1990 年 7 月 20 日,嘉峪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交通要塞,它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见证了历史沧桑。
1990 年 7 月 25 日,从甘肃敦煌启程,向新疆东部的哈密伊吾行进。沿途悠悠驼铃,仿佛重现 2000 多年来丝绸之路上的经典画面。
1990 年 8 月 3 日,交河古城屹立于吐鲁番盆地。它连接河西走廊与天山南北,作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1990 年 8 月 7 日,在新疆阿克苏城,多浪河穿城而过。每天,河畔车水马龙,人们的生活忙碌而充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
1990 年 8 月 10 日,沙雅客运站。在这个时期,城市之间的交通往来主要依赖大巴车,人们在这里出发与抵达,见证着时代的出行方式。
1990 年 8 月 16 日,新疆喀什古城艾提尕尔清真寺外,孩子们快乐无比。西汉时张骞就曾记载此地,历史的厚重与童真的欢乐在此交织。
1990 年 8 月 17 日,喀什古城中,毛驴车缓缓行驶。浓郁西域风情瞬间扑面,仿佛将人带回古老的时光,令人陶醉其中
1990 年 8 月 19 日,改革开放十几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喀什街头,骑自行车的身影日益增多,展现出生活变化的生动图景。
1990年8月18日,新疆喀什的畜牧市场中,一位老人的“试乘试驾”生动展现了毛驴在生活里的角色,毛驴也成为了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4 年 10 月 2 日,镜头聚焦喀纳斯的月亮湾,这里是丝绸之路上极具神秘色彩的景点之一。
2009 年 10 月 18 日,在阿克苏沙雅县,维吾尔族乘“马、驴”赶巴扎。这是他们的习俗,更是一场充满欢乐的盛会之约,洋溢着独特风情。
2009 年 10 月 20 日,沙雅的维吾尔族老汉和骆驼一同定格。骆驼作为“沙漠之舟”“旱地之龙”,是古丝绸之路不朽的标志,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2013年5月18日,新疆哈密伊吾胡杨林是丝绸之路和玉石之路交汇处
2013年5月24日,美丽的赛里木湖是天山的娇子,是丝路上的骄傲,是大自然的乐土
2022 年 6 月 6 日,吐鲁番库木塔格沙漠中,驼铃声声,黄沙漫漫已千年。游客在此体验,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丝绸路上的独特风情。
2022 年 6 月 17 日,站在安集海大峡谷山顶,似能感受千年岁月的冲刷,古代商队的驼铃声仿佛在风中回荡。
查看大图
1990 年 7 月 7 日,从北京开往兰州的列车上,同车厢的小女孩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时装。那纯真的笑容,为旅途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1990 年 7 月 11 日,舟曲县草原上,藏民一家席地而坐。面对我的镜头,他们自然且从容,尽显淳朴民风。
1990 年 7 月 20 日,嘉峪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交通要塞,它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见证了历史沧桑。
1990 年 7 月 25 日,从甘肃敦煌启程,向新疆东部的哈密伊吾行进。沿途悠悠驼铃,仿佛重现 2000 多年来丝绸之路上的经典画面。
1990 年 8 月 3 日,交河古城屹立于吐鲁番盆地。它连接河西走廊与天山南北,作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1990 年 8 月 7 日,在新疆阿克苏城,多浪河穿城而过。每天,河畔车水马龙,人们的生活忙碌而充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
1990 年 8 月 10 日,沙雅客运站。在这个时期,城市之间的交通往来主要依赖大巴车,人们在这里出发与抵达,见证着时代的出行方式。
1990 年 8 月 16 日,新疆喀什古城艾提尕尔清真寺外,孩子们快乐无比。西汉时张骞就曾记载此地,历史的厚重与童真的欢乐在此交织。
1990 年 8 月 17 日,喀什古城中,毛驴车缓缓行驶。浓郁西域风情瞬间扑面,仿佛将人带回古老的时光,令人陶醉其中
1990 年 8 月 19 日,改革开放十几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喀什街头,骑自行车的身影日益增多,展现出生活变化的生动图景。
1990年8月18日,新疆喀什的畜牧市场中,一位老人的“试乘试驾”生动展现了毛驴在生活里的角色,毛驴也成为了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4 年 10 月 2 日,镜头聚焦喀纳斯的月亮湾,这里是丝绸之路上极具神秘色彩的景点之一。
2009 年 10 月 18 日,在阿克苏沙雅县,维吾尔族乘“马、驴”赶巴扎。这是他们的习俗,更是一场充满欢乐的盛会之约,洋溢着独特风情。
2009 年 10 月 20 日,沙雅的维吾尔族老汉和骆驼一同定格。骆驼作为“沙漠之舟”“旱地之龙”,是古丝绸之路不朽的标志,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2013年5月18日,新疆哈密伊吾胡杨林是丝绸之路和玉石之路交汇处
2013年5月24日,美丽的赛里木湖是天山的娇子,是丝路上的骄傲,是大自然的乐土
2022 年 6 月 6 日,吐鲁番库木塔格沙漠中,驼铃声声,黄沙漫漫已千年。游客在此体验,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丝绸路上的独特风情。
2022 年 6 月 17 日,站在安集海大峡谷山顶,似能感受千年岁月的冲刷,古代商队的驼铃声仿佛在风中回荡。
两千年以来,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交相辉映,将开放包容写入了洛阳的城市气质。今天,叮当作响的驼铃声韵,舳舻相接的盛景故事依然让古今辉映的洛阳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深度拓展“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新空间,谱写着文明交流与传承的新篇章。
从初次走进丝路故事到先后九次与丝绸之路相约,我仍然对丝路之行有着浓厚向往。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拍摄丝绸之路的过程,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摄影造诣,也是一个逐步认清自我的过程。
初次相约丝绸之路,是在1990年。那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结束后,我便踏上了追寻丝绸之路的征程。那是一次历时两个月的采风之旅,从北京坐上绿皮车,一路向西。先抵达兰州,黄河穿城而过,羊皮筏子在河中摇曳,那是古老与现代交织的画面;接着来到敦煌,鸣沙山的沙鸣诉说着千年沧桑,莫高窟壁画令人震撼,一笔一划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嘉峪关雄伟壮观,让人不禁想起戍边将士;从敦煌到哈密,再到阿克苏,最终到达喀什,戈壁苍茫,山河激荡,沿着历经两千年的丝绸古道,看到了荟萃锦绣山河的壮美神韵,承载着华夏文明的辉煌与梦想,演绎着东西方交流的诗与远方;一路上,维吾尔族的歌舞、哈萨克族的骏马、塔吉克族的鹰笛……丝绸之路的风情万种,都让我迷恋忘返。
之后的30多年间,我一次次走进丝绸之路。特别是近几年河南省对口援助哈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感受那里的风韵。曾经的边陲小城,如今高楼林立,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援疆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我也多次到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兵马俑、兰州拉面、塔尔寺、固原和银川,每一处闪烁着独特的魅力。用镜头聚焦丝路故事,记录当代城市的发展现状,亲身感受古代曾经的繁荣,更加钦佩圣贤先辈的在这条路上的艰难跋涉,我同无数古今的人们一样,也在这条路上书写着自己的摄影历史和人生感悟。
回望历史,玄奘大师从洛阳净土寺出家,一路西行取经。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摄影人深入了解世界历史上这条重要的道路,用手中的镜头讲好这里曾经发生且继续发生的精彩故事。
“让日历上最简单的数字变成岁月最厚重的注脚”,历史需要纪念日。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随着丝绸之路与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洛阳作为唯一的“双申遗”城市,受到世界瞩目。我的这组“丝路记”专题摄影,是对丝绸之路的致敬,也是对洛阳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我希望通过这些影像,让更多的人了解丝绸之路的魅力,感受洛阳与丝绸之路的不解之缘。未来,我的作品和这个专题有望延伸到罗马,因为洛阳是东方丝绸之路东汉时期的起点,而罗马则是终点。我相信,通过讲述这样的故事,能够更好地传承丝绸之路的伟大精神。
驼铃声声、胡商云集,帆影绰绰、舟楫往来。千年前的隋唐盛世是独属于洛阳的璀璨与繁华;只此洛阳,美贯东西;未来之洛阳,也将在路与河的历史回荡,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摄影并文:高均海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