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年影像

青年影像 | 方云峰:彝村苏撒坡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方云峰 责编:张双双 2023-03-24

密枝林位于海拔2750米的乌蒙山上,苏撒坡彝族村就坐落就这片古树林下。古树林彝语称为“密枝社”,意为密枝神殿。密枝林被彝人视作圣洁之地,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破坏,所有树木的生长超然物外。2018年8月

春节前,部分在家的村民合影。村里的年轻人很多都在福建、广东一带打工,为节省开支几年才会回家一次,村里很多时候只看得到老人和孩子。2016年12月

迷雾中的密枝林。2019年9月

帮家里放羊的小学生。苏撒坡海拔高、气候干冷,适合养殖绵羊。2016年4月

村民耕作之外,参与风场的排水沟、道路等附属工程施工,每天大约有200元的工钱。 2016年3月

村民李国林穿着防护服从树上将马蜂蜂巢取回家。他白天一边放羊一边用望远镜跟踪马蜂,找到它们的蜂巢后便等到半夜将树枝连同蜂巢一同取回。2021年8月

村民家里的骡子和几只小羊羔。2022年1月

第一天上岗(拉车)的小骡子。村里的道路都进行了水泥硬化,一到雨季马和骡子走在上面经常打滑很是不习惯。2021年7月

2月的密枝林被白雪覆盖,一对刚订婚的年轻人在古树下的空场处跳舞。2022年2月

村里的“礼啦队”,村里祭祀、各家的红白事都要请他们。本村的请他们招待好烟酒即可,请他们到外村则要支付一定费用。2022年1月

山坡上的送葬队伍。遇到老人过世,全村村民便会自发的着民族盛装送到坟地。2022年1月

村边斗牛。近年来附近乡镇和隔壁县区都新建了大量的斗牛场,逢年过节便会组织斗牛,获胜的牛主都会得到一笔不错的奖金。2022年12月

路边的篮球场。2015年2月

村民投票选举本村村长。2021年2月

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从地里回来。农忙时,孩子都是随身带到地里照顾。2018年7月

留守在家的妻子。丈夫在广州玩具厂打工,之前是夫妻两都在一个厂打工,有了孩子后妻子回到老家带孩子。2020年7月

风车下的劳作。自2015年起,村子周边便陆续耸立起一个个大风车,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白色的森林,气势恢宏。2019年7月

查看大图

密枝林位于海拔2750米的乌蒙山上,苏撒坡彝族村就坐落就这片古树林下。古树林彝语称为“密枝社”,意为密枝神殿。密枝林被彝人视作圣洁之地,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破坏,所有树木的生长超然物外。2018年8月

春节前,部分在家的村民合影。村里的年轻人很多都在福建、广东一带打工,为节省开支几年才会回家一次,村里很多时候只看得到老人和孩子。2016年12月

迷雾中的密枝林。2019年9月

帮家里放羊的小学生。苏撒坡海拔高、气候干冷,适合养殖绵羊。2016年4月

村民耕作之外,参与风场的排水沟、道路等附属工程施工,每天大约有200元的工钱。 2016年3月

村民李国林穿着防护服从树上将马蜂蜂巢取回家。他白天一边放羊一边用望远镜跟踪马蜂,找到它们的蜂巢后便等到半夜将树枝连同蜂巢一同取回。2021年8月

村民家里的骡子和几只小羊羔。2022年1月

第一天上岗(拉车)的小骡子。村里的道路都进行了水泥硬化,一到雨季马和骡子走在上面经常打滑很是不习惯。2021年7月

2月的密枝林被白雪覆盖,一对刚订婚的年轻人在古树下的空场处跳舞。2022年2月

村里的“礼啦队”,村里祭祀、各家的红白事都要请他们。本村的请他们招待好烟酒即可,请他们到外村则要支付一定费用。2022年1月

山坡上的送葬队伍。遇到老人过世,全村村民便会自发的着民族盛装送到坟地。2022年1月

村边斗牛。近年来附近乡镇和隔壁县区都新建了大量的斗牛场,逢年过节便会组织斗牛,获胜的牛主都会得到一笔不错的奖金。2022年12月

路边的篮球场。2015年2月

村民投票选举本村村长。2021年2月

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从地里回来。农忙时,孩子都是随身带到地里照顾。2018年7月

留守在家的妻子。丈夫在广州玩具厂打工,之前是夫妻两都在一个厂打工,有了孩子后妻子回到老家带孩子。2020年7月

风车下的劳作。自2015年起,村子周边便陆续耸立起一个个大风车,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白色的森林,气势恢宏。2019年7月

寻甸县是我的家乡,这里有一个小村子,叫做苏撒坡,是寻甸比较大的一个白彝族村子。苏撒坡村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乌蒙山上,村子地处高原丘陵地带,海拔2750米,山高谷深,气候干冷,土地零散、贫瘠,主要种植洋芋、苦荞、油菜等农作物。在云南,像苏撒坡这样的村落大多建在山区和半山区,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其自身文化传统不为外界所扰,保存相对完整。也正因为如此,使得这些村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苏撒坡村成了寻甸这个贫困县的深度贫困村。

2008年5月,苏撒坡村全村通自来水,村民在一片古树林里举行庆祝仪式,我被安排前去报道。那是我第一次踏入这片古树林,全村人围坐在“神树”下,毕摩的古歌和参天的古树,全村人虔诚的表情和升腾在林间的香火相互交织……当时的场景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便被这片神秘的古树林所吸引,开始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他们的点点滴滴。2019年,我对苏撒坡村的拍摄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这个坚持了多年的项目才得以更加顺利开展。一方面,获得资助对选题是一种肯定和鼓励,让我坚定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另一方面,解决了棘手的资金难题,让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创作。

苏撒坡村最大的改变是从2015年开始的。这一年,苏撒坡村周围陆续耸立起一个个巨大的风车,远远望去犹如白色的森林,气势恢宏。据了解,苏撒坡村周边这片白色的“森林”属于苏撒坡风电项目。项目建设中,部分附属工程由当地村民承包施工,山地里每座塔站间都修了车路,村民便能开着车去地里干活,外地商贩也直接把车开到地边收购村民的洋芋,每到洋芋花盛开的时候,白色、紫色的花海中巨大的风机叶片缓慢转动着,远远望去犹如一群婀娜多姿的白衣少女挥动长袖翩翩起舞,让人不由目眩神迷。这样的景观也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前来打卡留念。

随着这些大风车成规模地建成,先进的风机和原始的劳作构成了一幅幅强烈对比的画面,就像这座封闭的彝族小村在城市化的浪潮中纠结和撕扯,并在艰难中逐渐走出贫困。2016年,苏撒坡村有人口258户11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5户414人,2017年,脱贫38户142人,2018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出列通过了国家验收。我有幸见证了风电与脱贫这一特殊历史,为这里的少数民族村落,也为后人留存下了这些影像档案。

摄影并文:方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