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佳作 | 任世琛:中国石窟千年艺术的宝藏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任世琛
责编:张双双
2023-03-06
2020年7月5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洞窟形制主要有方形人字披顶、四面坡顶、平顶、盝顶、方楣平顶及方形四角攒尖佛帐式龛、圆形小浅龛等,各洞窟间以栈道相通。
2019年10月2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石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宝藏。
2013年4月30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延安钟山石窟,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
2012年10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学术界有"石窟鼻祖"之称。
2016年7月15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悬崖上的造像。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大地震,中部洞窟塌毁,使现存洞窟成东、西两崖分布。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
2020年8月10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
2022年7月3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29窟造像,莫高窟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
2022年7月3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81窟内的精美壁画,莫高窟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
2017年5月16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
2022年6月24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
2012年10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石窟鼻祖、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在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2022年10月26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瓜州榆林石窟,始建于北魏,以后的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都有建造。现存壁画5000多平方米,彩塑100多身。
2016年4月23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北石窟寺现存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计北魏7窟、西魏3窟、北周13窟、隋63窟、唐209窟、宋1窟。另有壁画69.7平方米,碑刻8通,隋-清各代和墨书题记150方,建筑遗迹多处。
2013年4月30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延安钟山石窟,万余尊石雕造像造型逼真,体态丰满,千姿百态。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排列紧凑,协调有致,场面富丽,奇伟生动,工艺精细,活灵活现。泥金彩绘,保留千年,经久不衰。
2012年11月6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张掖金塔寺石窟,该石窟距地表60余米。沿211级石砌台阶拾级而上,可先进入东窟。这是一座宽9.70米,残深7.65米,高6.05米的纵长形石窟。窟顶为覆斗式,"中间有一中心方柱,众多的高肉雕佛、菩萨、飞天把中心方柱装饰得华丽辉煌。
2013年2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以后各代修葺重妆,成为原州(今固原)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
2013年11月8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
2012年9月22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
2016年9月17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镇国寺,镇国寺各殿皆有塑像,其中万佛殿内塑像最为珍贵,是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
2016年9月23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2013年11月5日,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窟,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2014年1月27日,世界文化遗产、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是陕西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标。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寺内有446处佛龛,1980余尊精美造像,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2013年4月1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是炳灵寺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四个阶段。西秦时期的石窟主要有169、192和195窟。其中,在169窟北壁保存有西秦建弘元年墨书题记,这是我国已知石窟中最早的造窟题记,为早期石窟的断代提供了一把标尺。
查看大图
2020年7月5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洞窟形制主要有方形人字披顶、四面坡顶、平顶、盝顶、方楣平顶及方形四角攒尖佛帐式龛、圆形小浅龛等,各洞窟间以栈道相通。
2019年10月2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石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艺术宝藏。
2013年4月30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延安钟山石窟,始建于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千余年凿建而成,据历史记载共十八窟,现仅发掘五窟。
2012年10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学术界有"石窟鼻祖"之称。
2016年7月15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悬崖上的造像。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大地震,中部洞窟塌毁,使现存洞窟成东、西两崖分布。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
2020年8月10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
2022年7月3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29窟造像,莫高窟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
2022年7月3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81窟内的精美壁画,莫高窟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
2017年5月16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
2022年6月24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
2012年10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石窟鼻祖、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在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2022年10月26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瓜州榆林石窟,始建于北魏,以后的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都有建造。现存壁画5000多平方米,彩塑100多身。
2016年4月23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庆阳北石窟寺,北石窟寺现存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计北魏7窟、西魏3窟、北周13窟、隋63窟、唐209窟、宋1窟。另有壁画69.7平方米,碑刻8通,隋-清各代和墨书题记150方,建筑遗迹多处。
2013年4月30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延安钟山石窟,万余尊石雕造像造型逼真,体态丰满,千姿百态。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排列紧凑,协调有致,场面富丽,奇伟生动,工艺精细,活灵活现。泥金彩绘,保留千年,经久不衰。
2012年11月6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张掖金塔寺石窟,该石窟距地表60余米。沿211级石砌台阶拾级而上,可先进入东窟。这是一座宽9.70米,残深7.65米,高6.05米的纵长形石窟。窟顶为覆斗式,"中间有一中心方柱,众多的高肉雕佛、菩萨、飞天把中心方柱装饰得华丽辉煌。
2013年2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以后各代修葺重妆,成为原州(今固原)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
2013年11月8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
2012年9月22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
2016年9月17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镇国寺,镇国寺各殿皆有塑像,其中万佛殿内塑像最为珍贵,是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
2016年9月23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2013年11月5日,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窟,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2014年1月27日,世界文化遗产、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是陕西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标。大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寺内有446处佛龛,1980余尊精美造像,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2013年4月1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是炳灵寺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四个阶段。西秦时期的石窟主要有169、192和195窟。其中,在169窟北壁保存有西秦建弘元年墨书题记,这是我国已知石窟中最早的造窟题记,为早期石窟的断代提供了一把标尺。
2010年在一次采访中,我接触到石窟,被石窟精湛的艺术造像深深吸引,产生浓厚的拍摄兴趣。翻阅资料得知,中国石窟大多遗存在古丝绸之路上,最短的也有几百年,最长的已经达到一千年多年历史,它不仅是中国的巨大文化宝藏,也是全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而石窟艺术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石窟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延绵千里之长,大多开凿在山峰或陡峭的岩壁之上,主要分布甘肃、新疆、陕西、河南、山西、重庆、四川等地,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大繁荣。在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形成了著名的中国石窟走廊,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北石窟寺、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这些自魏晋以来不断营造、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大小小的石窟170多处,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千年不毁,既是文化、艺术、科学的结晶,也是丝路历史的见证。
中国石窟艺术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构成了一部相对完整的佛教石窟艺术史,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中国石窟的魅力在于千年来时代变迁赋予它的独特艺术性,它的历史背景和所处的不同地域文化,奠定了中国石窟的历史文化性。在中国佛教史和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石窟的规模,塑像技术,民族特色,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世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一种很好的途径。
针对中国石窟的历史和艺术的重要性,如何拍摄好中国石窟,是我苦思冥想许久的话题,最终我决定以石窟的艺术造像符号为铺垫,以石窟肖像艺术化的手法开始创作,拍出石窟的历史、文化、艺术感,让这些陈列千年的栩栩如生的造像给人们诉说千年文化的根脉。艺术来源于生活,必须高于生活。真实记录,艺术表达必须与众不同,才会达到“鹤立鸡群”的效果。让人们一目了然的解读石窟艺术,读懂中国石窟文化历史的独特意义。
在十几年的拍摄中,我以丝绸之路上遗存的石窟为重心,以点带面,不断延伸到全国20多个省的200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通过石窟艺术还原千年前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的生动历史画卷。我不断创新自己的拍摄思路,建立别具一格的石窟拍摄思想,深挖千年历史文化的根源,艺术化的呈现过去人们真实的生活源泉。
摄影并文:任世琛
//=$row['title'] ?>//=$row['thumb']?>//=$row['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