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佳作欣赏

刘凤林作品:《家庭相册:1978-2021》

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作者:刘凤林 责编:张双双 2023-01-18

我的父亲刘根银是一名抗战老兵。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9•3”前夕,全中国约21万名抗战老战士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我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我这样评价父亲:“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他同许许多多英雄战友一样,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生活中从未向困难低头。”

这是我的自拍照片。1984年

这是我上中学时,在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村前往刘湖兰纪念馆扫墓。这张照片是在刘胡兰塑像前留影1977年4月5日。

1978年,我的爸爸61岁。而我的妈妈于当年因病去世(这年我18岁,我的妹妹12岁)。是我的爸爸又当爹又当娘把我和妹妹养大成人。图为1978年自拍的一家合影照。

1984年初,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住在同一个大院的女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恋爱了……图为二人在1986年初 山西省盂县藏山留影纪念照。

我至今记得,家里的一张双人床是单位送的,我的大舅哥帮忙把床改造了一下,又帮忙做了一套3米长的组合柜。新房内还有国产上海牌电视机和国产红灯牌收录机,都是妻子陪嫁带过来的。我家只有56平方米,而婚房只有9平米。图为婚礼第二天早上,我和妻子在新房中。

1987年4月21日,我们的儿子刘金鑫出生,给艰难的出租屋生活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

1987年5月1日,我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自拍了这一张与儿子的合照。

这张照片是我们家三世同堂合影。1988年4月22日是我儿子刘金鑫一岁生日。

1990年7月,儿子刘金鑫在模仿着修理自己的爱车。

1992年,这年我儿子刘金鑫5岁。在迎泽公园游玩中。

1993年,6岁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在家中写作业,爷爷在背后看报纸。

1994年我带着儿子回老家,与亲戚们的孩子(自拍)合影。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日,我们一家人来到五一广场参加市里组织的庆祝活动。这年我儿子十岁。

1999年,我家买了一台电脑。我为妻子和儿子拍下了这张照片。

2005年,我和妻子送儿子到北京考学,在天安门前留影。

2009年,我们一家终于有了自己的大房子。我把父亲接来和我们住在了一起。2011年8月,我的儿子刘金鑫结婚了。这是儿子刘金鑫和他新婚的妻子。

2013年1月17日,我们家的第四代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欣喜,全家老少小心翼翼地迎接着小宝贝的到来。

2013年9月10日,父辈…吾辈…子辈…-孙辈,四世同堂共享天伦之乐!这是我自拍的我在逗孙子玩。

2016年2月20日这是孙子刘恒邑3岁时在给他爸妈拍合影照片。

2016年2月22日元宵节,我推着爸爸观看正月十五灯会。

2016年7月22日夜,我孙子刘恒邑在太爷爷卧室的床上,缠着太爷爷要一起睡。

2017年7月30日,这天上午我陪着爸爸看《阅兵式》。

2018年2月8日,孙子刘桓邑在给我们上课,要求大家不能看手机。

2018年3月7日,星期三。这天中午,在照料完已不能自己吃饭的爸爸吃过饭后,我推爸爸回卧室休息。今天之所以为爸爸拍照,是因为我看爸爸有精神。门上的“春”字是我孙子写的。

2018年6月18日,这张照片是在我市万柏林区玉泉山拍的儿子一家三口合影,动作是孙子设计的。这次游玩是应孙子要求,我儿子特意开车接上我给他们做专职摄影师,因我爱人必须留在家中照料我的父亲,她没能和我们一起去。

查看大图

我的父亲刘根银是一名抗战老兵。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9•3”前夕,全中国约21万名抗战老战士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我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我这样评价父亲:“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他同许许多多英雄战友一样,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在生活中从未向困难低头。”

这是我的自拍照片。1984年

这是我上中学时,在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村前往刘湖兰纪念馆扫墓。这张照片是在刘胡兰塑像前留影1977年4月5日。

1978年,我的爸爸61岁。而我的妈妈于当年因病去世(这年我18岁,我的妹妹12岁)。是我的爸爸又当爹又当娘把我和妹妹养大成人。图为1978年自拍的一家合影照。

1984年初,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住在同一个大院的女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恋爱了……图为二人在1986年初 山西省盂县藏山留影纪念照。

我至今记得,家里的一张双人床是单位送的,我的大舅哥帮忙把床改造了一下,又帮忙做了一套3米长的组合柜。新房内还有国产上海牌电视机和国产红灯牌收录机,都是妻子陪嫁带过来的。我家只有56平方米,而婚房只有9平米。图为婚礼第二天早上,我和妻子在新房中。

1987年4月21日,我们的儿子刘金鑫出生,给艰难的出租屋生活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

1987年5月1日,我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自拍了这一张与儿子的合照。

这张照片是我们家三世同堂合影。1988年4月22日是我儿子刘金鑫一岁生日。

1990年7月,儿子刘金鑫在模仿着修理自己的爱车。

1992年,这年我儿子刘金鑫5岁。在迎泽公园游玩中。

1993年,6岁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在家中写作业,爷爷在背后看报纸。

1994年我带着儿子回老家,与亲戚们的孩子(自拍)合影。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日,我们一家人来到五一广场参加市里组织的庆祝活动。这年我儿子十岁。

1999年,我家买了一台电脑。我为妻子和儿子拍下了这张照片。

2005年,我和妻子送儿子到北京考学,在天安门前留影。

2009年,我们一家终于有了自己的大房子。我把父亲接来和我们住在了一起。2011年8月,我的儿子刘金鑫结婚了。这是儿子刘金鑫和他新婚的妻子。

2013年1月17日,我们家的第四代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欣喜,全家老少小心翼翼地迎接着小宝贝的到来。

2013年9月10日,父辈…吾辈…子辈…-孙辈,四世同堂共享天伦之乐!这是我自拍的我在逗孙子玩。

2016年2月20日这是孙子刘恒邑3岁时在给他爸妈拍合影照片。

2016年2月22日元宵节,我推着爸爸观看正月十五灯会。

2016年7月22日夜,我孙子刘恒邑在太爷爷卧室的床上,缠着太爷爷要一起睡。

2017年7月30日,这天上午我陪着爸爸看《阅兵式》。

2018年2月8日,孙子刘桓邑在给我们上课,要求大家不能看手机。

2018年3月7日,星期三。这天中午,在照料完已不能自己吃饭的爸爸吃过饭后,我推爸爸回卧室休息。今天之所以为爸爸拍照,是因为我看爸爸有精神。门上的“春”字是我孙子写的。

2018年6月18日,这张照片是在我市万柏林区玉泉山拍的儿子一家三口合影,动作是孙子设计的。这次游玩是应孙子要求,我儿子特意开车接上我给他们做专职摄影师,因我爱人必须留在家中照料我的父亲,她没能和我们一起去。

刘凤林《家庭相册:1978-2021》日常自是不寻常

所谓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因此,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独一无二的资格。

我创作的这组作品《家庭相册:1978-2021》,将自己从恋爱到结婚、妻子从怀孕到生子等片段用影像的方式予以记录,让一个家庭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变迁的缩影。私以为,这种形式,可以定义为一种家庭纪实摄影。《家庭相册》系列作品在2016年于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参展,第一次亮相即引发广泛讨论,这组作品在半年的时间内,就被中外媒体71个平台转发,仅腾讯网点击量就达400万。

谈起该系列的创作历程,从个人经历而言,如同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家庭一样,我和家人在这四十多年里,也经历了脸红心跳的恋爱、柴米油盐的婚姻、身怀六甲的欣喜和满怀憧憬的成长。所不同的是,自开始拍摄这组照片伊始至今的四十多年,是祖国激荡而传奇的四十多年。在漫长的拍摄周期中,我用影像的方式,以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做参照物,以小见大地解构了这四十多年中,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祖国命运的关系,个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回顾这套作品的创作,正始于1978年,彼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但也正是那年,母亲44岁因病离我们而去,那些记忆如今已成为我脑海中最宝贵的片段,最遗憾的是未曾有机会亲自给我的母亲拍摄一张照片,正因此,那年春节,我用海鸥牌120相机,自拍了我和父亲与妹妹,一家三口的全家福,实现了系列作品从零到一的突破。

具有意义的第二张照片,是拍摄于1986年的作品《结婚》,作为拍摄者的我同样出现在了这张作品里,甚至是其中的主角之一。那是在结婚后的第一天中午,吃午餐时,我的父亲为我们准备了非常可口的饭菜,我们喝的是清徐产的红葡萄酒,以表示庆祝,记得当年办喜事,人们都是喝清徐红葡萄酒,红色代表喜庆吉祥,而葡萄酒又是一种在当时颇为“洋气”的舶来品,这种当时颇具中西结合风情的“新兴习俗”,带有着当时鲜明的时代印记。

再到随后的《怀孕》这一作品。中国人有句古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家族繁衍的自然主题,也是每个家庭生活的主旋律,这一作品正是记录着我们全家准备迎接新生命到来的重要时刻。值得留意的是,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妻子身前的,是我所拥有的第一辆上海28大链盒凤凰牌自行车。那些年,是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社会大变革的来临,使得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个体户、万元户、大包干、港台歌曲、迪斯科、喇叭裤、BB机、大哥大等等等等......而28自行车,正是当时那个纷繁复杂、不断更新的世界在我生活中的真实投影。那时,我的妻子在孕育着我们未来的孩子,祖国也在用蓬勃发展的态势孕育着我们的新生活。

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来到了2015年9月,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发展变迁,祖国的强大国力令世界瞩目,我父亲是一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也在当时荣获由习主席所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章一枚。这时候,我的摄影工具,也从早先的海鸥牌120相机、135胶片单反相机、卡片相机,换成了旗舰单反——佳能5DII数码相机。不同以往黑白照片单调肃杀的观感,我转用艳丽饱满且浓郁的色彩记录下了当时已经91岁高龄的父亲,开心地佩戴纪念章的瞬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这一刻得以最璀璨的体现。

隔年,来到了2016年,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隆重开幕,彼时的《家庭相册》作品以30年作为时间节点,入选并参展,受到广泛关注。我相信,这组作品能够引起讨论的焦点不在于构图、色彩,还是旁的一些什么,而正是这组作品的纪实性和家庭这一主题,即家庭纪实摄影这一形式。家庭纪实摄影本身作为专题纪实摄影的一种,和其他专题纪实摄影一样,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摄影者也不会"被迫"用单独一张照片来说明问题,可以更深入的挖掘主题,更全面、更详细地表现被摄对象。但选择家庭作为被摄对象,还有不少额外的“好处”:首先,作为被拍摄者的家人在面对同为家人的拍摄者的镜头时,不会有过多的疏离感,保证了真实性;此外,在发现那些最精彩的瞬间时,作为家庭成员中一员的我们,也能够以最及时、迅速地方式去进行记录,避免疏漏。可以说,选择家庭作为题材,根据自己的视角,进行较长周期的专题性拍摄,就好像我们在通过一张张图片向观者讲述一个个发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最真实的故事。而观者读这些故事,就像是观看一部以真实家庭题材为背景的电视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深度理解和感受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第一个故事:

刘凤林:父亲在我心里变成一个老父亲,是从这张祈祷的背影开始。 2008年,父亲83岁。那年汶川地震,整个中国的新闻工作者都往汶川奔。单位第一时间也派我去。我走的时候,父亲并没有阻拦我,只是叮嘱我一定要小心安全,多给家里发信息报平安。我和同事前往成都进行拍摄报道,但也还是随时会有余震的危险。我从成都回来那天晚上,就看见父亲在家里点着一个小小的蜡烛,站在那里默默祈祷。背影不再是直挺挺的了,我就拍了下来。在取景器里他那个佝偻的背影,就更明显了。那个时候我特别感慨。一个是感慨从危险中回来,能再见到父亲、见到家人,是多么幸福的事。再一个是觉得那一晚父亲的背影,真的让我彻底醒悟,父亲已经很老了。

儿子告诉我,从我去灾区那天开始,8天里,父亲就每天这样祈祷,既为灾民,也为他的儿子。

后来我问父亲,既然那么担心我,为什么当时不拦着我?父亲说,在大灾大难面前,男人要有担当,灾区的工作需要你,你就去,这个时候不用太顾虑这个小家。

第二个故事:

这张照片上2017年,那个背影似乎永远挺直的男人,已经像婴儿一样,只能蜷缩在床上了。

刘凤林:那一年,我父亲92岁。第7次出院不久,身体很差完全下不来床,但还是早早让我打开电视,他侧卧在床上,等着看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他说,“国家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兵,我怎么能不看中国军人最荣耀的阅兵式。”

刘凤林: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章,这是父亲留给我的传家宝,父亲对我影响其实很大,他坚韧的品质,做事认真负责都是我在工作和做人的品格。

第三个故事:

刘凤林:2018年,8月底,有一天下午,父亲强撑着,在阳台上默默坐了很久,我在后面拍下了这张背影。

第四个故事:

父亲原本兄弟三人。他的父母在逃荒时饿死了。弟弟7岁时病死了。他的哥哥参加八路军,部队渡黄河时牺牲。父亲没能牵住那些亲人、他总是和他们失散。所以对于后来的父亲来说,一家人牵住手,是为了在一起,不失散。后来我也是这样。牵儿子的手,牵孙子的手。

在父亲最后的那段日子里,他的手上已经满是针孔,一块块胶布贴完了撕下,又再贴上新的,整个手浮肿着,可能已经感受不到太多疼痛了,也不太听得清我们在说些什么。我跟儿子只能一次又一次牵住他的手,希望这熟悉的动作和感觉,能让他明白我们想对他说的话。我们只想说:我们牵住您的手了,您能不能留下来,不要走。

今年是2021年,是《家庭相册:1978-2021》作品创作整四十多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感受阔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变迁,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起伟大的长征精神,带领我们迎来了新中国,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今天,在新的时代,我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百年辉煌、继往开来”,铭记这段历史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的丰硕成果。向世界展示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必将满怀信心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前进。为此,这四十多年来,我用四代相机记录了从中学时代到四世同堂的生活巨变。自由甜蜜的恋爱、柴米油盐的婚姻、添子添孙的喜悦……充满温度的镜头背后,所折射出的,正是国家发展和时代变迁。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奋力前行,国家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一穷二白”迈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所以,当我们宏观地,把这每一张单独的照片,放诸在历史的尺度中时,那些琐碎的,孤立的“时刻”,就会从点汇聚成线,从线交织成网,构建出一幅完整的图景。见微知著,这图景所呈现的,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宏大历史背景;一叶知秋,这些“时刻”,无一不和时代脉博的跳动、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这也正是纪实的意义之所在。

回望这四十多年,大概是生逢其时,仅仅是记录,就已足够让一切本寻常的,也有了不寻常的意义。

 摄影并文:刘凤林